字词 | 中央政治会议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中央政治会议袁世凯为实现独裁统治,用以取代国会的御用“立法机关”。1913年10月袁世凯就任正式大总统之后,急于修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以使其窃取的权力合法化,并为复辟帝制铺平道路。而国民党占优势的国会却试图以“法律制袁”,在其制定的《天坛宪法草案》中仍沿用《临时约法》所规定的国家组织形式,而且扩大了国会的权力,并对总统权力以至谋叛等作了较多的限制和明确的规定。袁世凯要求取消这些限制,受到国会抵制。1913年11月袁借口国民党议员与讨袁军有联系,并在“制宪中捣乱”,下令解散国民党,派出军警连夜追缴国民党议员的证章、证书,致使国会不够法定人数,无法开会,而陷于瘫痪。袁下令召集由各省的和他特派的军阀官僚等组成了“中央政治会议”,代替国会作为“立法机关”。12月12日袁特任李经羲为政治会议议长,14日特任张国淦为副议长。15日政治会议在北海承光殿开幕,全体议员共80人。1914年1月经其议决,由袁世凯下令停止国会残余议员的职务,正式宣布解散了国会。随后秉承袁的意旨,议决设立“约法会议”以为“改造民国国家之根本法”的机构,制定了《约法会议组织条例》,于1月26日公布施行。1914年参政院成立,政治会议始结束,历时6个月。 中央政治会议 中央政治会议汪精卫集团召开的所谓“建国”会议。1940年3月20日,汪精卫以伪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名义在南京召开了由汪伪国民党、国家社会党、中国青年党以及临时、维新、蒙疆三个伪政权参加的会议,共有30位代表。会议授权汪精卫决定中日新关系调整方针,通过伪国民政府成立大纲案,决定政府名称为国民政府,定都于南京,以青天白日旗为国旗。共召开三次会议,先后通过了“中日关系调整”“中央政府树立大纲”“中央政治委员会及华北政务委员会组织条例”。会后,汪精卫发表了题为“国民政府还都的重大使命”的广播讲话,并公布了中央政治委员会委员名单及各专门委员会人选。这次会议的召开,使汪伪政权的成立准备就绪。3月30日,汪伪国民党政府在南京成立。 ☚ 中央研究院 中央信托局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