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中外词语溯源故事大辞典︱西文字母开头的词语及符号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中外词语溯源故事大辞典︱西文字母开头的词语及符号
  • 位置: 首页/附录库/中外词语溯源故事大辞典

西文字母开头的词语及符号

【OK】


 其含义大体是“完全正确”或“很好”“皆好”的意思。“OK”一词源于美国。
 关于“OK”的出典,众说纷纭。
 ① 在讲德语的美国人中间,有的说OK是Oberkommando(最高统帅)的简称,美国内战期间有过这一军衔;也有的说是某个德国新闻记者在佳作的末尾要写上“OK”,意思是Ohne Korretur(没有错误)的简化;还有人说,可能是起因于一个名叫奥托·凯瑟(Otto Kaiser)的商人,他在检验产品后,在合格产品上都贴上写有自己姓名的第一个字母的标签。
 ② 辞典和语言专家认为: 1840年,美国民主党人马丁·范布伦在竞选连任总统时用“OK”作为竞选口号。原来,他出生于纽约的老金德胡克(Old Kinderhoek),遂从这地名中摘取了O·K两个字母作为口号,意思是“竞选成功”。
 ③ 通常认为“OK”的“诞生日”是1839年3月23日。这天,美国《波士顿晨邮报》的一位记者在文章付印前于末尾写下了“OK”。这是由“完全正确”(All Correct)一词的奇怪拼法——OllKorrect以讹传讹而来。
 据考,那个记者懂得希腊语和拉丁语。希腊教师如果发现出类拔萃的学生论文,往往在末尾写上“Ola”(事事)“Kala”(皆好),或“OK”。
 事实上,古代英国的论文后面也写有“OK”一词。从1565年起,英语遗嘱中开始出现这个词。1760年,美国总统杰克逊就这么写过;1815年,波士顿的一个商人在日记上也用过这个词。
 从古希腊到美国,再从美国到世界各地,“OK”这两个字母已经约定俗成,有其神奇的魅力。现已成为一个风靡世界的国际通用词。

【T恤】


 这是用音译加形符的构词法构成的新词,T为衫形,“恤”原来写作“裇”,是香港同胞自造的汉字,读“赊”音。造这个字是为了配英文shirt(衬衫)的音。所谓“裇”,即T形的短袖套头衬衫。随着改革开放,“裇”字首先传至广东,但因汉语并无此字,结果不知是谁便误用“恤”字代替,以至以讹传讹流行全国。
 T恤本是一种内衣,它的起源众说纷纭,但很有可能与航海有关。一种说法是英国水手受命将内衣加上短袖以遮掩腋毛,避免皇室人员视察时看见腋毛有碍观瞻。另一种说法则是17世纪马里兰州安纳波利斯卸茶的码头工人都穿这种短袖衣,人们把英文Tea简化为T,来称呼他们的短袖衫。1913年,美国海军规定水兵在工作服内穿水手领的短袖白色棉织汗衫,原因之一是为了遮盖水兵的胸毛。“恤”为英文Shirt,即衬衣的音译,而T又为无领、短袖衣服的象形符号。T恤便是一种无领、短袖、贴身穿的汗衫。

【】


 外币符号(表示以元为货币单位)。起源说法不一: 
 ① 源于美国。原是在写好的S上再写一个字母U,即美国的缩写US的重叠,后为书写简便,简化为。近年来,美国报刊又简化为,现已普遍使用,得到世界公认。
 ② 源于西班牙。16世纪初西班牙铸造了一种名为“比索”的银元。这种银元的图案一面是皇冠和王徽(狮子和城堡),一面是两根柱子。根据西方神话,这是大力士赫居里斯的柱子,代表直布罗陀两岸的山岩。传说很久以前,欧洲和非洲彼此连接,后来被赫居里斯拉开。1732年墨西哥城用机器铸造出一种新式的双柱银元,它的图形与“比索”相似,只是在两柱之间加上了东西两半球的图案,形似“”。后来人们就将“”看作银元的记号了。

【$】


 人民币的符号。在财务凭证单据金额前面,按规定都要写上一个$。$源于“元”的拼音。人民币以“元”为单位,用汉语拼音拼作“yuán”,简写时,取拼音的第一个字母“Y”,加上两横组成“$”(以避免在草写时与“7”“9”等数字混淆),规定为人民币的符号。采用“$”作为“元”的符号,除了我国还有日本。在国际上为区别人民币和日元,将人民币简写为RMB$,日元简写为J$。RMB取自“人民币”三个字的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J取自英语Japan(日本)的第一个字母。

【♂/♀】


 雄和雌的符号,经常在医学、遗传学、生物学及育种学上使用。♂和♀源于传说。在希腊的神话中,爱神丘比特能征惯战,善使弓箭,百发百中。他经常把弓箭背在身上,箭头向上斜插着。♂符号,正形象地描绘出这一雄姿。♀符号,是对女子美的形象刻画。○代表圆镜,+代表镜柄。二者组合成♀,则活现出希腊神话中女神打扮自己的情景。这两个符号,简洁明快,寓意生动,故为全世界科技学者沿用至今。

/?】


 是教师批改作业时表示内容正确的符号。源于英语“right”(意为“正确”)。开始简化为只写第一个字母“r”。久而久之,便演化为。最早只在英国教育界使用,近代为中国教育界引进。至于在“”上加一撇或一点,表示大致正确,略有错误之意,恐怕是借用者的创造了。
 ?是标点中表示询问的符号。源于拉丁文的“questio”(意为“疑问”)。在问号未出现以前,每当有表示询问的句式时,就在句子末端加上“questio”。人们为了书写简便,就取其开头的“q”和末尾的“o”,缩写成“qo”。后来又有人把“q”写在上面,“o”写在下面,久而久之,便写成“?”。后来用作标点符号,为世界所通用。


 “”读“万”音,作“吉祥如意”解。“”字最早出现于公元前4000年左右。
 “”是上古时代许多部落的一种咒符符号(一说是某一宗教的标志),通常被认为是太阳、火神的象征。在古印度、波斯、希腊等国家的宗教典籍中都有作为“瑞符”的记载。特别是婆罗门教、佛教、耆那教都用它作“护符”标志。后来被一些古代宗教所沿用,普遍作为吉祥的标志。
 “”字在汉语文籍中,首见于佛教经典,来自梵文。在梵文中意为“胸部的吉祥标志”。佛教始祖释迦牟尼胸部即佩戴字符号,佛门弟子解释此为“万德吉祥”之“瑞相”。据经书《华严经·入法界品》载:“胸标字,七处平满”,即是对其美好寓意的注解。
 中国佛教在各时代对“”字的翻译并不一致。北魏时较早的一部经书将它译成“万”字,唐代玄奘等人则译为“德”字,以强调佛的功德无量。后来女皇武则天再次把它定为“万”字,意思是集天下一切吉祥功德于一体。当时各种佛经传入中国,抄写过程中又常被写成“卍”,佛门弟子也叫不准孰是孰非。后有唐代慧琳法师撰《一切经音义》一书,将其定作“”为妥,遂被后世所沿用下来。

【《 》】


 书名号“《》”是我国标点符号中的“后起之秀”,新中国成立后不久颁布的《标点符号用法》中还没有这种符号。
 “《》”原是俄文中的一个符号,大约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引号。20世纪50年代,我国兴起一股学俄语的热潮,不少人把俄文中的“《》”搬过来当引号使用。
 我国早前使用的书名号是“-”,其用处是标出文章中的书籍、报纸、杂志、戏剧、歌曲等的名称。后来,因为这种符号排印起来费工费料,不太经济,所以便很少使用。为了印刷方便,节省人力物力,每当遇到书籍报刊之类的名称时,就常用引号(‘’或“”)代替。在实践中,人们逐渐感到用引号作书名号是很不科学的,于是有人就把“《》”专门当作书名号使用。久而久之,这种新式书名号最终为人们所广泛接受,并一直沿用下来。最初,人们将“《》”称为“尖括号”,后来才称为书名号。

【囍】


 专指结婚之喜,用于祝愿新婚男女双方共幸福、同欢喜。
 据考,“囍”字与宋代的王安石有关。王安石自幼显露才华,23岁那年赶考时路过马家镇,偶见马员外家挂的走马灯上显出“走马灯,灯马走,灯熄马停步”的对子,显然在是等人对出下联。第二天,王安石在考场交了头卷。主考官见他聪慧,便指着一杆飞虎旗念道:“飞虎旗,旗虎飞,旗卷虎藏身”。王安石顿时想起马员外家那副上联,便以此为对,使主考官惊赞不已。回程路过马员外家宅时,王安石见马员外恰在门首听几名书生应对联。王安石信手写出了主考官出的对子。员外见他才华出众,便将女儿许配给他。原来,走马灯的上联是马家小姐为选婿而出的。结婚那天,正当一对新人拜天地时,报子来报:“王大人金榜题名,明日请赴琼林宴。”马员外便重开酒宴。王安石喜上加喜,在红纸上大书一个“囍”字贴在门上,从此,“囍”字被贴在了千家万户办喜事之家的门上。
 另据有关资料:“囍”字是相传在明代湖州有一个名叫方明秋的书生,赴京赶考路过苏州时,对与该文同样的对联而来。


 是使用面比较广的一个字,婚丧嫁娶都可以使用它。不少神殿的佛案上,甚至苏北小孩的衣帽上也绣着这个字。它的读音有些地方为“寿”。其含义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的《金文诂林》中释为“安”。“”在古文字中是缶的形象,要将许多缶(瓦罐)放得平稳不碎,需将一只缶口向下放于地以生根,上一只缶正放,两只缶底对底,中间并垫一软物。“”正是此形,因此得出一个“安”义来。只有“安”才能适用于嫁娶喜事、老少丧事、大小寿庆;适用于天子宫殿,百姓草庐。古戏的官服上可以绣,村姑的鞋子上亦可以绣。
 “”字从古到今,在群众中应用极为广泛,成为人们用来祈求长寿的图案。


 “”读作“百吉”,它的形象如同用绳线模拟编造成一百个结,假借“百结”之声,作为百事吉祥如意的象征,还带有源远流长的寓意。“”是一条线绳盘曲成菱,它无首无尾,无终无止,故又称为“盘长”“盘肠”,在佛教的寺院中被供奉为八种法物之一,表示“回环贯彻”“一切通明”。
☚ 中外词语溯源故事大辞典︱网络热词及流行语   中外词语溯源故事大辞典︱词目笔画索引 ☛
0000978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8:3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