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塘古海岸线贝壳堤遗迹位于大港区中塘村西侧大坨子高地。系各类贝壳经海浪冲击形成。据天津市文化局考古发掘队考证:此堤约形成于公元前3500至3000年之间,早于上古林古海岸线3000年以上。由于海浪和潮流冲击、堆积,在中塘一带遂形成高1米、宽250米、长2.5公里的贝壳堤。贝壳种类有:魁蛤、文蛤、蚶、扇贝、锥螺、海蜗牛等。但多数已成沙粒状,是考证古海岸线重要依据。1958年采集到巨型瓮棺两具及有关遗物:粗红陶釜、泥质灰陶、Ⅰ式尊、Ⅱ式尊、盂、Ⅰ式罐、浅盘豆、筒瓦、板瓦、素面半瓦当和铜剑、带剑等。经专家鉴定:墓葬品和文物大部分属于战国时代,一部分属于秦汉时代。这说明在中塘古海岸线形成以后的2000多年时,人们已在这一带繁衍生息了。由于建筑和副业生产以贝壳作原料,贝壳遗迹逐年消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