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隐语行话大辞典︱例言 例言 一 本事典旨在通过著录有关隐语行话研究文献和参考资料, 反映迄今关于这一科学领域的基本概况, 为使用 《中国隐语行话大辞典》的读者, 和对这一领域有兴趣者, 提供一些必要的知识及信息。 二 所设160余条目, 以基本概念、 学说、 术语和有关专著、 论文为主,同时著录、 介绍古今有关著作、 文献中所含参考资料, 以及学术活动。 三 隐语行话涉及科学领域广泛, 而编者见识有限, 难以很全面地反映各方面的全部成果和情况, 海外的情况亦因条件所限暂为空缺待补, 请读者鉴谅。 四 为检索方便, 全部条目依汉语拼音为序编排, 并于正文前编制条目的音序目录。 |
☚ 中国隐语行话大辞典︱云游客《江湖丛谈》(1936年) 中国隐语行话大辞典︱例言 ☛
中国隐语行话大辞典︱例言 例言 一、 本辞典系辑释中国汉语古今隐语行话 (民间秘密语) 的专门工具书, 选收唐宋迄今社会诸行群体流行的语词形态隐语行话约20000余条。 二、 辞条, 以语词形态为主, 兼收经约定俗成而比较稳定的短语, 以及少量业已语词化了的反切秘密语语汇。 同时, 酌收部分虽非秘密性或难以直观界定的“行话”, 但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条目。 对于业已为方言、 通话吸收的隐语行话, 或某些一时难以辨识孰源孰流者,则视其参考价值适当选收。 三、 辞条的基本内容, 由辞目、 注音、 简明释语、 书证、 语例、 考释等构成。 四、 辞目注音, 采用现代汉语拼音。 辞目及释文、 书证等中的异读字、 方言字、 生僻字注音, 置辞条文末。 五、 释语, 悉以现代汉语简括说明大致流行时代、 地域、 行业群体及基本语义, 皆依有关文献或调查材料认定。 当代流行者, 不作标示说明。 其中, 无据认定的释语项目暂空。 六、 书证和语例, 以古、 近代文献为主, 多以该条目所出文献为本。 现、 当代辞条, 一般不出书证、 语例。 其中, 选用民初《切口大词典》书证者, 书名省作《切口》, 如《切口·乞丐》即其乞丐类。 其余均作全名, 作者、 版本参阅《隐语行话研究事典》。 七、 考释, 主要说明条目所源故实、 典故, 以及本字、 构造方式, 或可资考释参考的材料。 八、 自成完整系统的隐语行话数目, 均将其一至十数之内的基数总列为专条, 同时各数分别单列子条与之互见。 九、 辞条本身及书证、 考释等释文所及典章制度、 生僻字词, 视内容、 行文需要情况酌加注释。 十、 辞条及释文引录文献中的原缺字、 字迹漫涣不清难以确辨者, 以“□”代之; 错讹、衍误者, 于释文中说明。 十一、 因所据文献或流行时代、 群体、 地域关系, 记音用字不同而义同或义近的隐语行话, 悉分别立条。 用字相同而含异义条目, 即于释文中设立义项, 逐项分别注释。 十二、 辞典正文条目, 悉依现代汉语拼音音节为序编次。 除音序索引外, 另设笔画索引以便选用。 |
☚ 中国隐语行话大辞典︱例言 中国隐语行话大辞典︱前言 ☛ 000096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