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中国窑洞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中国窑洞
并列正书名: Yao-Dong in China
主要责任者: 侯继尧,王军
责任方式: 著
出版者: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地: 郑州
字数: 280 千字
页码: 1-184
开本: 16
中图分类号: TU-092
装帧: 精
语种:中
定价:98.00
出版时间:1999-09
丛书多卷书否:否
书目简介:本册工具书共收录45条词条。
中国窑洞

中国窑洞

世界上现存最多的古代穴居形式,适于干旱地区和大陆性气候的高原干热区和多雪的北方湿冷区,基本满足人类的居住生活需求,故一直沿用至今。在中国西北部黄土高原地区的陕西、甘肃、宁夏、山西、河南和河北 (西南部) 等省的六大窑洞区内,现在大约有4000万人居住在各种类型的窑洞中。中国窑洞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适应气候,生土材料施工简便、便于自建、造价低廉,有利于再生与良性循环,符合生态建筑原则。窑洞是在地壳中挖掘的,只有内部空间 (洞室) 而无外部体量,所以他是开发地下空间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是节地的最佳建筑类型。窑洞深藏土层中或用土掩覆,可利用地下热能和覆土的储热能力,冬暖夏凉,具有保温、隔热、蓄能、调节洞室小气候的功能,是天然节能建筑的典型范例。
根据场地及窑洞形式可分为:
❶靠山窑洞。在黄土台地的陡崖上或冲沟两侧的土壁上挖掘出的窑洞,一般称为靠山式窑洞。
❷下沉式窑洞。在地势比较平坦的地带,直接利用自然地形挖窑洞比较困难,故先从地面挖一个坑,形成一个下沉的院落,四周成为人工黄土陡崖,向里横向挖洞,形成一个低于自然地面的窑院和窑洞,称下沉式窑洞。
❸独立式窑洞。在陕北一带,由于水土流失,沟谷切割,基石外露,采石较方便,因此,石砌独立式窑洞较多,有时也用青砖砌筑。有些农家砌筑土坯窑或用黄土筑窑。
黄土高原传统窑洞的特点:
❶节约土地。黄土高原,除平整台地的村镇,具有一般平原地区特点外,多数是丘陵起伏,沟壑纵横的地区,村镇常靠山、顺沟布置。用地也比较零散、不规则,这类村镇的选址都傍山、靠崖,依山就势,层层筑窑,不占良田,节约土地。
❷节约资源和能源。由于黄土深厚,稳定性好,雨量少,木材资源缺乏等自然条件,使得这一带传统上大量采用窑洞民居的形式,节省了大量建筑材料。地下空间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的特点,在窑洞建筑中同样表现出来,使窑洞内部环境受外界气候变化的影响较小。对日平均气温的变化,在地面以下0.5米即无影响。如在陕西西安地区,夏季绝对最高温度为38-40℃,冬季最低为-10℃,在地表以下4-6米的土体,常年温度为14-15℃(夏季),波动幅度仅1.5℃,冬季为14.5-16.5℃,波动幅度也只有2.5℃。故窑洞的室内有 “冬暖夏凉” 的优点。
传统窑洞的缺点。传统窑洞也有很多缺点,如潮湿,主要发生在夏季,由于室外温度高,含湿量大,入室后,空气温度大为降低,比地面一般传统建筑室内温度低得多 (通常8-10℃以上),故窑内空气相对湿度迅速增高 (可达90%以上),加之顶面、地面、后墙及两侧表面,温度很低,产生凝结水,因而在墙脚及角落处产生湿霉味。还有传统窑洞普遍自然采光不好,这是由于只有一面开窗,而且窗小、窑深造成室内阴暗。自然通风也很差,窑洞都没有便于自然通风的进出气孔。这些缺点都有待改进,结合现代技术,从而满足现代生活的需求。将窑洞中具有生命力的传统经验与技术延续下去,并从传统住区文化遗产的朴素的生态思想中发掘 “绿色” 永恒的主题。绿色住区的新型窑居,是在不改变传统居住的模式的基础上,采用被动式构造设计手段,充分利用太阳能、地能、风能的自然空调系统,达到建筑物具有保温、隔热、物质供给和调节小气候的功能,从而满足现代生活需要的居住环境。

☚ 建筑业生态经济建设案例   北京2008年奥运建筑 ☛
0000128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6:3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