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中国科学院合肥分院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中国科学院合肥分院

中国科学院合肥分院

成立于1978年11月,为中国科学院的派出机构。其职能是受中国科学院的委托,对合肥地区的院属4个研究所(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固体物理研究所和智能机械研究所)进行指导、协调、监督和服务。现任分院院长为邱励俭。
合肥分院和院属4个研究所坐落在合肥市西郊风景秀丽的蜀山湖北畔的董铺岛上,占地面积2775亩。这是中国科学院设在合肥地区的一个以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为主的技术物理基地。基地中的4个研究所主要从事激光、新能源、新材料和信息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与开发工作。1978年至1992年,4个研究所共取得科研成果417项,其中获国家级三等奖、中科院及省部级二等奖以上的71项。近几年来,进入市场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的项目和产品已达100个,其中有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的“高能氧化锌压敏电阻及其系列产品”,有可代替进口并被列入国家“火炬”计划中的项目“智能化空调电控极”,有已出口到美国、韩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激光医疗器”,有被国家医药管理局定为国家一类医疗器件产品的“医用高分辨人工晶状体”,还有被列为国家“七·五”重大成果的“农业施肥专家系统”等等。这些重大的科技成果及其产品,已为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目前,分院和各所正在探索与地方企业、与外资联合共办股份制高科技产业的新路。
基地现有职工2443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719人(高级348人、中级760人、初级610人、学部委员1人);科研用房14万平方米;仪器设备资产1.9亿元;设备先进与国际科技界学术交流密切的实验室20多个,已形成了一些在国内的唯一的极端物理条件,如全国最大的脉冲电源实验室、全国最高的强磁场实验室、全国最大的低温制氮、制氦装置等。4个研究所现有硕士生导师109人,博士生导师11人。1981年至1992年已培养研究生714人,其中硕士生581人、博士生133人。4个研究所还与美国、英国、法国、俄国、日本、德国、意大利、罗马尼亚、朝鲜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以及国际科研组织建立了学术交流与科研协作关系。目前中国科学院合肥分院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在技术物理领域内有自己特色、布局合理、配套设施比较完备、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初具规模的科研与开发基地。
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位于合肥市董铺岛科学路,于1970年12月成立,主要科技骨干来自中科院的北京大气物理所、北京电工所、上海光机所、长春光机所等科研单位。现有职工1034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700人,高级职称145人、中级职称298人、初级职称231人。现任所长为龚知本。该所主要研究方向是激光光谱、大气光学、新型激光器与激光晶体材料及其应用、遥感技术基础及其应用。开发方向是激光医疗仪器、激光加工、光学光谱检测分析仪器、自动控制技术、光学加工、光学薄膜等。建所以来,全所获得科技成果200多项,发表学术论文700多篇。其中近年来的重要科研成果中,高FOM值掺钛宝石晶体生长研究与高功率宽调谐钛宝石激光器及其倍频研究获中科院1992年度科技进步一等奖,皮秒宽调谐高功率激光系统获中科院1992年度科技进步二等奖,激光雷达平流层气溶胶探测获中科院1992度科技进步二等奖,激光制备高纯超细氮化硅粉末获中科院1991年度科技进步二等奖,YAG激光标记机获中科院1992年度科技进步二等奖。此外,该所研制并批量生产销售的激光医疗仪器已经远销30多个国家与地区。激光打标机、激光打孔机、激光焊接机、激光测厚仪、盘纸透气度测仪等加工、检测设备已在国内有关行业广泛运用,并占据了主要市场。
该所拥有多路信号分析仪、光学多道分析仪、Box-car积分器、光子订数器等一大批先进的光学光谱检测分析仪器。并拥有中科院首批对外开放的激光光谱开放室,大气气体高分辨率吸收实验室、大气探测实验室、大气传输实验室、遥感定标分析实验室、新型激光技术实验室、激光生物医学实验室、目标光学实验室、晶体材料生长实验室等20多个具有较高研究水平并配备有一批先进设备的实验室。通过这些实验室与国内外建立了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每年派出与来访开展国际学术交流活动人数都在10人以上。近一、二年来已与美、德、日、韩等国建立了技贸伙伴关系。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1978年9月经中国科学院批准成立。位于合肥市西郊风景秀丽的董铺岛,全所583名职工有科技人员460人,其中研究员22人、副研、高工95人、中级人员171人,现任所长霍裕平。该所主要从事高温等离子体物理、核聚变技术及相关高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它同时也是世界实验室核聚变研究中心。全所共有10个研究室分别从事等离子体物理理论、等离子体物理实验、电源、强磁场、计算机、真空、低温超导、微波和核聚变实验装置设计等技术方面的研究工作。此外,还进行氧化锌非线性电阻灭磁保护、电磁成型、电磁发射、等离子体镀膜和激光加工等高技术的开发应用研究。该所承担国家“863”高技术计划能源领域混合堆专题的工作、国家科委“八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离子束生物工程、国防科工委“八五”科研项目及科学院“八五”重大项目在超导托卡马克上实现并研究高温准稳态等离子体等多项重大科研任务,还建成了国内唯一的强磁场实验室。该所拥有HT—6B、HT—6M托卡马克实验装置并正在建设大型超导托卡马克HT—7装置,拥有4台2万千瓦直流脉冲发电机和一台12万千瓦的交流脉冲发电机,拥有一台20万高斯混合磁体和两台15万高斯水冷磁体,拥有国内最大的低温系统,拥有价值100万美元的计算机和数据采集系统和各种高温等离子体诊断设备,所属工厂拥有10多台大型机械设备,还拥有一个庞大的技术支持系统。
该所为北京对撞机研制的磁铁获国家特别奖,在HT—6B上进行的外加螺旋场物理实验获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HT—6M装置获得科技进步一等奖,正在发展的离子束生物工程技术为创造新基因提供了可能的有效手段。近年来,该所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国际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380多篇,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视和好评。该所开发的“氧化锌非线性电阻灭磁与过压保护装置”获安徽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达国际先进水平,产品占领了国内大部分市场,成为国家替代进口产品并销往国外。该所开发的电磁封盖机、避雷器等产品已通过技术鉴定即将投放市场。该所积极推进国际合作与交流,先后派遣近百人到美、日、西欧各国学习和工作,其中85%以上已回所工作。在国际交往中他们得到价值数千万美元的国外设备的支持,目前正和俄罗斯合作改建HT—7大型超导托卡马克装置。他们的工作多次受到科学院特别表彰并赢得了很高的国际信誉。
固体物理研究所 位于合肥董铺岛,创建于1982年3月,著名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委员葛庭燧研究员任第一任所长,1987年起,任名誉所长。现由戚震中任副所长,主持工作。全所现有职工150余人,其中高级研究技术人员23人(研究员9人)、中级研究技术人员64人。固体物理研究所是一个以基础研究为主的研究所,主要从事固体缺陷和力学性质以及与新材料发展有关的固体物理问题的实验和理论研究。现有5个研究室和一个固体微结构分析实验室,主要从事内耗与固体缺陷、纳米材料和界面物理、高T、超导材料、固体缺陷与力学性质、表面与薄膜物理以及新型功能材料等领域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的研究。葛庭燧研究员领导的内耗与固体缺陷实验室以其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和优良的实验室装备于1985年被中国科学院批准为首批对国内外开放的17个研究室之一。中国物理学会内耗与超声衰减专业委员会挂靠固体物理研究所。该所拥有一批用于材料的力学、电学和热学等物性测试及固体微结构分析的大型仪器设备,并拥有国际一流频谱齐全、温度范围宽的内耗测量装置。主要仪器设备有PhilipsPW1700全自动射线、JEOL200CX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Amray1000B扫描电子显微镜、Perkin-Elmer热分析系统、Instron1362蠕变疲劳试验机、多功能内耗仪等。10年来,固体所科技人员共发表了600多篇学术论文,其中三分之二的论文发表在国外刊物上或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交流,有些学术论文多次被国内外同行引用。根据1991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固体所论文发表数在全国科研机构中列第14位,论文被引用数列第15位。共取得成果20多项,其中4项优秀成果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二等奖。申请专利9项。该所已与世界上25个国家建立了学术交流关系,如美国、俄罗斯、意大利、法国、日本等,还与国际理论物理中心、第三世界科学院等国际组织和研究单位签订了合作交流协议。约有150名外国学者访问了固体物理所,有同样数量的科研人员应邀出访或去国外继续开展研究工作,或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在基础研究的同时,该所还十分重视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在固体物理的科技咨询、成果转让和技术服务方面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主要产品有:BF—2薄膜附着力测定仪、多功能内耗仪和三氧化二铝纳米粉等。
合肥智能机械研究所 位于合肥市董铺岛,成立于1979年10月8日,前身是中国科学院华东自动化元件及仪表研究所。全所现有职工近200名,其中研究员4人、副研究员、高级工程师35人、工程师、助研65人、初级60人。现任所长为方廷健。该所设有敏感元件与传感器研究部、智能技术研究部、高技术开发公司、技术开发部、天安消防电子设备厂。研究方向为自动化领域的传感技术和智能技术。传感技术侧重于敏感元件和传感器;智能技术侧重于人工智能应用技术。该所拥有各种研制、生产、测量敏感元件、传感器的仪器设备及中型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图象处理设备。该所获得国家、院部、省级科研成果近百项,其中获国家、院部、省级科技进步奖二等以上7项。如半导体应变片及其系列传感器、BY型半导体应变片、半导体荷重传感器、BPT型半导体压力变送器、半导体微压力、微压差传感器、BG型半导体加速度传感器、QM—B型薄膜气敏元件等。AZN系列心血管功能测试仪,采用专用脉搏传感器和微机脉波识别、数字处理技术、自动检测和记录人体34项心血管功能参数。PLIS通用实时图象分析系统,采用先进的并行算法及并行体系结构,配有与硬件操作良好匹配的高级图象语言和调试工具软件。AES—农业专家系统,运用prolog、lisp和C语言建立了5种农业专家系统和20多个施肥技术知识库综合专家系统。机器人六维腕力传感器,SAFMS型系列六维腕力传感器能同时检测三维空间全力信息,广泛应用于机器人进行精密装配,双手协调,零力示数等作业中。DT—Ⅱ电梯加速度测试仪,采用先进的传感技术和模式识别技术,实现实时电梯轿厢运行过程中垂直加速度等参数的自动识别、数据处理和编辑描绘功能。ZC系列智能测漏仪,采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对各类密封部件的气体微量泄漏检测,是阀内气体数量泄漏检测的关键设备。
该所科研人员共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或在会议上宣读的论文近300篇,申请专利5项。该所充分发挥传感技术与智能技术的优势,开发新技术产品,年销售额达500万元,年创利税百万元。该所在智能机械研究方面处于国家前沿,其研究成果在应用方面日益显示乐观前景。该所与国际交流日益增多,先后派出访问学者近20人,出国考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60余人次,接待来自20多个国家500人次专家学者来访或讲学。

☚ 一 研究机构   部属、省属部分研究机构 ☛
0000246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5:3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