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专业研究机构。在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前身为中国科学院地理所西南分所,1964年成立,先后改名为四川省地理所、中国科学院成都地理所,1987年改为现名。设泥石流、滑坡、山地环境、国土开发、遥感与地图等研究室,东川泥石流、贡嘎山生态系统、金龙山滑坡、九寨沟自然风景野外观测站,泥石流、滑坡模拟实验室,综合技术实验室。职工369人,其中科技人员297人。主要仪器设备有地图复照仪、泥石流测深仪和冲击力遥测装置、多点边坡位移自动记录仪、地面立体测绘仪、陆地摄影经纬仪等。藏资料情报3万余册。主要从事以泥石流、滑坡为主的山地自然灾害,山地环境的形成、演化与合理开发利用,遥感的图像分析和信息处理应用,地图制图理论、方法和自动化技术,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及国土开发、规划、治理等方面的研究。出版 《山地研究》、《中国地理科学文摘》 (合办) 和 《四川地理》。“八五” 期间有科研成果146项,获国家、省部级奖30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