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释义 |
中国禅诗鉴赏辞典︱附录3 浙江普陀山 附录3 浙江普陀山 | 普陀山在浙江省普陀县, 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 也称普陀洛迦。 相传为观音菩萨应化的道场。 据佛教传说, 唐大中年间有一印度僧人来此, 亲睹观音现身说法, 授以七色宝石, 故称此地为观音显圣地。 北宋以来, 普陀山寺院渐增, 僧众云集。 南宋绍兴元年(1131年)普陀山佛教各宗归于禅宗。 明、清两代相继修建寺院, 至清末有三大寺, 70余座庵堂。 普陀山面积为12. 5平方公里, 最高峰为佛顶山, 海拔约300米。 普济寺为普陀山最大的寺院, 几经兴废。现存大殿为清雍正九年 (1731年) 奉敕重建, 有殿堂楼阁200余间, 为山中供奉观音大士之主刹。 法雨寺原名海潮庵, 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改为海潮寺。今存大殿为清康熙三十八年 (1699年)兴建, 并改名为法雨寺, 现存殿宇245间。慧济寺亦称佛顶山寺。明初僧人慧圆结茅山顶,创立慧济庵。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扩建为寺。全寺有四殿、七宫、六楼。 普济、 法雨、 慧济同为普陀山三大寺。 普陀山名胜遍布, 除三大寺外, 尚有南天门、 潮音洞、 海印池、 朝阳洞、 千步沙、 梵音洞等名胜古迹。 |
☚ 中国禅诗鉴赏辞典︱附录29 稷山青龙寺 中国禅诗鉴赏辞典︱附录30 朔县崇福寺 ☛ 000092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