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铁路运输zhongguo de tielu yunshu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铁路运输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初步改变了旧中国铁路数量少、质量差、分布不平衡的局面,铁路通车里程由2万多公里增加到5万多公里。现在除西藏外,全国各省区都通了铁路。40年来,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布局,有计划修建了沟通各个地区之间的铁路,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我国西南地区,山险水急,交通十分闭塞,1950年开始便修建成渝(成都—重庆)铁路,1952年通车,使我国的粮仓——成都平原和长江干流连接起来;1956年又修通了宝(鸡)成(都)铁路,使西南的铁路和全国铁路网相衔接;60年代后陆续又建成了川黔(贵阳至重庆)铁路、贵昆铁路、襄渝(襄樊到重庆)铁路,还将黔桂铁路从都匀延伸到贵阳。这些铁路形成了云、贵、川三省的铁路网骨架,并与全国铁路网相连接,西南地区交通闭塞状况得到显著改善。我国西北地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只有陇海线潼关至天水一段铁路,并且质量低劣,时停时运。新疆、青海、宁夏等许多省区没有一寸铁路,为改变西北交通落后状况,我国于50年代初期就开始整治宝鸡——天水铁路,并修建了天水——兰州的铁路,使陇海铁路从东海之滨直达甘肃省会兰州。以后又相继建成了兰青(兰州至西宁)、兰新等铁路。过去不通火车的兰州从此成为西北地区铁路的枢纽,从兰州往北还新建了包兰铁路与京包线相连。在兰新线途中还分支了一条沟通天山南北的南疆铁路(现已由吐鲁番修至库尔勒)。西北地区的铁路建设对大西北的开发和建设起到了重大作用。在铁路网向西部地区展开的同时,东部地区铁路网布局也得到改善。在华东、华北、东北、中南等人口密集、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一方面积极改造原有铁路,另一方面也修建了一些干线和支线,以增加运输能力。主要有横越武夷山脉,从江西通往福建的鹰(潭)厦(门)铁路、来(舟)福(州)铁路;连接安徽、江西的皖赣(芜湖到贵溪)铁路;与京广线平行、纵贯南北的太原—焦作—枝城—柳州太焦枝线;连接华北与东北,与京山线平行的北京至内蒙古通辽的京通铁路;穿越内蒙古草原,通向边疆的集(宁)二(连)铁路;从内蒙古直达大庆油田的通(辽)让(湖路)铁路;还修建了包头至白云鄂博、嫩江至古莲、蓝村至烟台等一些通往矿山、林区和港口的铁路。近年来,又着重修建了山西煤炭外运的铁路,北京直线至秦皇岛铁路已经通车,大同至秦皇岛电气化铁路正在修建。在修建新线的同时,还对旧线进行了改造和加强,对运量增长较大、运输能力紧张的线路和区段,修建双线和实现电气化。双线铁路已由1952年的1410公里,增加到1988年的11771公里;电气化铁路从无到有,宝鸡至成都、宝鸡至兰州、阳平关至安康、襄樊至达县、石家庄至太原、北京至秦皇岛等铁路都已实现了电气化。1988年年底,全国电气化铁路已达6185公里,占全国铁路运营总里程的11.68%。
经过40年的建设,全国已经形成以北京为中心,各省区以省会为中心互相衔接的铁路网。除东北地区的铁路网外,大致可归纳为纵贯南北的四大干线与横贯东西的五大干线。四条南北纵干线是:
❶京广线。这是我国最重要的南北中枢干线,沿线通过华北大平原、两湖平原、江南丘陵、南岭山脉,直达珠江三角洲,全长2324公里,沟通六个省市,跨越五大流域。京广线在北京与京包、京沈、京通、京承等线相接;在石家庄与石德、石太二线相连;在郑州与陇海线相交;在武汉会汉丹(江口)和武大(冶);在株洲与湘黔、浙赣相遇,至衡阳接湘桂铁路; 在广州又有广湛 (江)、广深 (圳) 线可直达香港。京广线成为我国南北交通的中枢,支架起全国的铁路网,全线货、客运十分繁忙。
❷京沪线。这是纵贯我国东部沿海的主要干线,贯穿北京、天津、上海三个直辖市和河北、山东、江苏、安徽四省,是首都通往华东区的主要干线,全长1462公里。京沪沿线资源丰富,经济繁荣,人口众多,城镇密布,是我国主要的工农业生产基地,客货运输任务很大。京沪线北接京沈线,南接沪杭线,并通过德州、济南、徐州、蚌埠、南京等城市,分别与德石、胶济、陇海、淮南、宁芜、皖赣等线衔接,也是全国最繁忙的铁路干线之一。
❸集二—同蒲—太焦—焦枝—枝柳线。全线北起内蒙古二连,经太原、枝城达柳州。线路与京广线基本平行,连结了京包、石太、陇海、襄渝、湘黔、湘桂、黔桂等铁路干线,在枝城和长江相交。该线的建成提高了山西煤炭外运的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京广线的运量,起到了分流的作用。
❹宝成—成昆—滇越线。这是我国西南地区的南北干线。它翻越秦岭、巴山,穿过川西平原,飞越大渡河,横跨金沙江。沿途多崇山峻岭,悬崖峭壁,有许多 “地下铁道”、“空中车站”,工程之艰巨为世界铁路建筑史上所罕见。这条铁路的建成,促进了西南地区经济的建设,加强了民族团结。它既是攀枝花钢铁基地的重要运输线,也是联结西北地区的重要通路。
五条东西横干线是:
❶陇海—兰新线。这是我国最长的一条铁路干线,东起江苏连云港,西到新疆乌鲁木齐,是横穿我国东西的大动脉。其中,陇海铁路从连云港至兰州,全长1760公里,沟通了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和正在发展中的西部地区。陇海线在兰州接兰青线至西宁,由西宁接横贯柴达木盆地至格尔木的青藏铁路北段。兰新线从兰州至乌鲁木齐全长1904公里,经过甘肃河西走廊粮食基地、新疆吐鲁番与玛纳斯棉区、北疆广大牧区与酒泉、玉门等重要工业中心。在吐鲁番与南疆铁路相接。这条铁路把新疆与全国紧密联系起来,对开发新疆、巩固边防有重大意义。
❷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全线穿过上海、浙江、江西、湖南、贵州、云南六省市,是横贯我国南部、平行陇海线的东西大动脉,全长2700多公里。沿线矿产资源丰富,并且分别与沪宁、鹰厦、皖赣、京广、枝柳、川黔、成昆等多条铁路干线相交,成为沟通我国铁路网、密切东西联系的又一重要动脉。
❸京秦—京包—包兰线。这是我国北部与陇海线大致平行的东西干线。东段京秦铁路全长272公里,西接北京至大同的复线电气化铁路,东至秦皇岛煤港,成为我国晋煤东运的捷径和直接入港的重要通道; 西段是沟通华北和西北的交通要道—京包线,它东起北京越冀北山地,跨张北高原,过山西大同盆地,至内蒙古集宁接集二线通蒙古、苏联。所以这既是一条晋煤外运线,也是一条重要的国际线。包兰线,自包头沿黄河西行南下,经宁夏首府银川至甘肃省省会兰州,全长990公里。
❹湘桂—黔桂线。线路东起湖南,西经桂林、柳州,直达贵阳,穿越湖南、广西、贵州三省区。自柳州又以黎湛线联结湛江港,是我国西南地区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联系的通道,也是西南地区出海的要道。
❺成渝—襄渝—汉丹线。成渝线是联结成都和重庆两市的干线; 襄渝线由重庆经陕西安康到湖北襄樊; 汉丹线由襄樊直到武汉。这三条铁路互相联结,是 “天府之国”的四川省对外物资交流的最捷通道。
东北地区的铁路网以哈大线和滨洲、滨绥线构成丁字形的骨架,独具一格,自成体系。全区共有大小铁路70余条,铁路网长度近12000公里,占全国总长度的1/5以上。其中哈大线北起哈尔滨经长春、四平、沈阳、鞍山到大连,纵贯南北,全长946公里,全线都已实现复线和自动闭塞。哈大线联结了东北的三个省、主要工业中心及海港,并以沈阳、四平、长春、哈尔滨为枢纽联系各干支线,成为整个东北地区铁路的中枢,也是全国铁路最繁忙的干线之一。滨洲、滨绥线,全长1486公里,两端与苏联铁路接轨,是一条重要的国际路线,同时又联结了黑龙江省内各线,承担着西部的木材、石油、畜产品、大豆、粮食、甜菜、食糖,以及东部丰富的煤炭、木材、纸张、食糖等产品的南运任务。沟通东北铁路网与关内铁路网的干线有京沈、京通和京承三条。其中京沈线是我国通过能力最大的干线之一,全线铺设了复线和重轨,采用自动闭塞装置,是关内外联系最重要的通道。
此外,我国台湾省现有铁路1200多公里,其中干线约600公里。联结基隆、高雄两港的铁路为全省南北交通的主要动脉,全长400多公里。
中国的铁路运输Zhongguo de tielu yunshu
我国自1876年开始修建第一条铁路,到1949年73年间,仅修建铁路21 000多公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加速了铁路建设,至1989年,全国共修铁路3万多公里,使已通车的铁路里程达到52 000多公里,线路总延长达12万公里,分别比1949年增长1.4倍和2.6倍。40年来,我国共新建铁路干、支线近130条,营业里程2.7万公里(见下表)。使京广线以西的广大地区,铁路比重由1949年占全国铁路的19.5%提高到45%,其中西北、西南的铁路里程由占全国的5%左右上升到近25%。除西藏和海南外,其他省市区都有直达北京的客车。进入70年代后,为了加速晋煤外运,近10年来,我国又先后修建了京秦、新荷、兖石、侯西、大秦、侯月、孝柳、阳涉等煤炭运输线,初步改变了煤炭运输的被动局面。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建设的铁路干线
线路名称 | 起 迄 点 | 营业里程 (公里) | 建成情况 及时间 |
成渝线 京原线 | 成都—重庆 北京—原平 | 504 437 | 1953、 7 1972、 12 |
京承线 | 北京—承德 | 256 | 1938、10建成 1960、10重建 |
天兰线 包兰线 集二线 宝成线 焦枝线 太焦线 襄渝线 鹰厦线 湘桂线 黎湛线 湘黔线 川黔线 黔桂线 阳安线 兰新线 兰青线 成昆线 贵昆线 京通线 京秦线 新兖线 兖石线 侯西线 大秦线 侯月线 | 天水—兰州 包头—兰州 集宁—二连 宝鸡—成都 焦作—枝城 太原—焦作 襄樊—重庆 鹰潭—厦门 衡阳—凭祥 黎塘—湛江 株洲—贵阳 重庆—贵阳 贵阳—柳州 阳平关—安康 兰州—乌鲁木齐 兰州—西宁 成都—昆明 贵阳—昆明 北京—通辽 北京—秦皇岛 新乡—兖州 兖州—石臼所 侯马—西安 大同—秦皇岛 侯马—月山 | 348 979 333 669 782 434 899 694 1013 318 902 463 607 357 1 892 216 1 100 639 836 341 315 316 384 653 249 | 1954、 8 1958、 10 1955、 11 1957、 12 1975、 7 1979、 3 1981 1957、12 1955、 3 1955、 12 1980、 2 1965、 10 1959、 3 1977、 6 1965、 12 1961、 3 1970、 12 1966、 11 1981、 6 1984 已建成 已建成 已建成 正在修建 正在修建 |
孝柳线 阳涉线 | 孝义—柳林 阳泉—涉县 | | 正在修建 正在修建 |
神朔线 集通线 南昆线 北疆线 南疆线 青藏线 宝中线 | 神木—朔州 集宁—通辽 南宁—昆明 乌鲁木齐—阿拉山口 吐鲁番—库尔勒 西宁—格尔木 宝鸡—中卫 | 270 943 863 460 600 814 近500 | 正在修建 正在修建 正在修建 1990 1989 已建成 正在修筑 |
西延线 商阜线 | 西安—延安 商丘—阜阳 | | 已建成 已建成 |
皖赣线 来福线 通让线 包白线 蓝烟线 汉丹线 武大线 广茂线 大沙线 向吉线 | 芜湖—贵溪 来舟—福州 通辽—让湖路 包头—白云鄂博 蓝村—烟台 武汉—丹江口 武汉—大冶 广州—茂名 大冶—沙河街 向西—吉安 | 551 194 421 175 183 431 124 364.6 129 146 | 1982 已建成 已建成 已建成 60年代建成 1965 已建成 1991 1987 正在建设 |
续 表线路名称 | 起迄点 | 营业里程 (公里) | 建成情况 及时间 | 广梅汕线 沂淮线 | 广州—梅州—汕头 新沂—淮阴 | 474 116 | 即将修建 正在建设 | 汤濮线 | 汤阳—濮阳 | | 已建成 | 海南西环线 | 昌江—海口 | 188 | 正在修建 | 包神线 | 包头—神木 | | 已通车 | 合九线 干武线 丰准线 嫩西线 萧甬线 | 合肥—九江 干塘—武威 丰镇—准格尔 嫩江—西林吉 萧山—宁波 | 300.79 185 215 680 147 | 正在修建 已建成 正在修建 已建成 50年代建成 | 通霍线 | 通辽—霍林河 | | 已建成 |
|
建设铁路复线和电气化是增强铁路交通运输能力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运输现代化的标志。1949年,我国只有铁路复线867公里。经过40多年建设,到1988年,复线铁路增加到11 771公里,占营业铁路总长的22.6%。其中主要干线有:京哈线、哈佳线、哈大线、津沪线、石太线、京广线、陇海线(徐州至宝鸡段)、京包线(丰台至包头段)、石德线、胶济线、沪杭线、滨洲线、滨绥线、浙赣线、南同蒲(太原至侯马段)等。我国电气化铁路始建于1958年。到1961年,我国第一条长91公里的电气化铁路——宝成铁路宝鸡至凤州段建成通车,以后通过“六五”、“七五”加速建设,先后有大秦、郑宝(郑州至宝鸡)、北同蒲、衡广(衡阳—广州)、郑武(郑州—武汉)、鹰厦、湘黔、兰武(兰州至武威)、阳安(阳平关—安康)、襄达(襄阳—达县)石太、凤成(凤州—成都)、内重(内江—重庆)、贵水(贵阳—水城)、太焦线中的长治—月山段等16条铁路的全线或部分线段实现了电气化。至1988年底,电气化铁路总里程达到6 252公里,约占我国铁路总营业里程的11.8%。预计到2000年我国电气化铁路总里程将达到17 000公里,约占铁路总营业里程25%,承担铁路总货物周转量的50%。总之,通过上述铁路线的复建、新建以及复线、电气化铁路的建设,我国已形成了以北京为中心、各省区以省会为中心互相衔接的铁路网。目前我国铁路运输正在向“八纵八横”铁路网络格局发展,其中八纵是:哈尔滨—沈阳—大连;齐齐哈尔—通辽—北京;天津—南京—上海;北京—武汉—广州;大同—太原—洛阳—柳州—湛江;宝鸡—成都—昆明(以上已建成)。北京—阜阳—九江—南昌—九龙;包头—西安—安康—重庆—贵阳—柳州(以上部分段已建成);八横是:牡丹江—哈尔滨—满洲里;秦皇岛—北京—包头;连云港—郑州—兰州—乌鲁木齐—阿拉山口;上海—杭州—株洲—贵阳—昆明(以上已建成);石臼所—兖州—新乡—侯马—西安;通化—通辽—集宁;青岛—济南—太原—绥德—中卫;南京—襄樊—安康—阳平关—兰州。

全国铁路网略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