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中国的茶叶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中国的茶叶 中国的茶叶zhongguo de chaye茶叶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我国是世界最古老的产茶国之一,茶树资源十分丰富,茶叶生产在世界贸易市场上曾长期居领先地位。19世纪末,中国出口茶叶占世界市场的80%以上。之后,茶叶生产受到严重破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茶叶生产恢复发展很快,1988年茶叶总产量达54.5万吨,仅次于印度,居世界第二位。茶叶是热带、亚热带多年生常绿树,喜温热、阴湿、多雾气候,好酸性土壤。茶树生育期要求的适宜生态环境是:年平均温度15~20℃,最高温35℃,极端最低温不低于-12℃,年雨量大于1000毫米,相对湿度80~90%,土壤酸度在4.5~6.5之间。我国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广大丘陵山区都能满足或基本满足上述要求。浙江、湖南、安徽、四川、福建五省是我国主要产茶省,合计产量占全国70%以上。其中,浙江、湖南两省约占40%左右。此外,产茶较多的省还有云南、湖北、江西、贵州、广西、江苏等。 ☚ 中国的糖料作物 中国的烟叶 ☛ 中国的茶叶 中国的茶叶Zhongguo de chaye我国是世界“茶树的故乡”,“茶叶的祖国”。早在五六千年前,我国已有人知其味而煎其香。2000多年前,我国就开始有人工栽培茶树。公元1世纪,王煲在《僮约》中云:“脍鱼疮鳖,烹茶尽具”,“牵犬贩鹅,武都卖茶”。这是我国最早关于饮茶、并把茶叶作为商品的记载。公元8世纪,唐代学者陆羽通过系统总结我国植茶经验和切身体会,写成了一部专门论述茶叶起源、种类、特性、制法、烹煎、饮茶风俗、名茶产地的专著——《茶经》。我国不仅有丰富的茶树资源,古老的饮茶历史,而且出口量一直在世界贸易市场上居领先地位。19世纪末,中国出口茶叶占世界市场的80%以上。之后,茶叶生产受到严重破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茶叶生产恢复发展很快。1988年茶叶总产量达54.5万吨,仅次于印度居世界第二位。茶树是热带、亚热带多年生常绿树,喜温热、阴湿、多雾,好酸性土壤。茶树生育期要求的生态条件是:年均温15—20℃、最高温35℃,极端最低温不低于-12℃,年雨量大于1 000毫米,相对湿度80—90%,土壤酸度4.5—6.5。我国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广大丘陵山区都能满足上述要求,所以茶叶主要分布在南方,其中以浙江、湖南、安徽、四川4省最多。合计产量占全国60%以上,被誉为我国四大产茶省。此外福建、云南、湖北、江西、贵州、广西等省、自治区也出产不少茶叶。浙江是我国最大的产茶省,80年代中期,其产量和出口量均占全国茶叶总量的1/3,其中绿茶出口量占全国2/3以上。全省产茶县有63个,万担以上县35个,5万担以上6个,最多的嵊县达9万担以上。主要名茶有“龙井茶”、“珠茶”、“眉茶”、“红茶”、“惠明茶”、“雁荡毛峰”、莫干山“黄芽”、天目山“青顶”、普陀山“佛茶”、天台山“云雾茶”等。湖南是我国第二产茶省,年产量占全国1/5以上,茶园面积约有250万亩,居全国之首。主要名茶有安化“湘红”、益阳“伏砖”、君山“银针”、宜章“宜红”、桂东“玲珑茶”、保靖“毛尖”等。安徽是我国长江流域名茶品种最多的省份,常年茶叶产量占全国1/10多。早在宋嘉祐年间,全国13个卖茶山场,安徽就占了5个。著名的茶叶有屯溪“屯绿”、祁门“祁红”、歙县“毛峰”、六安“瓜片”等。四川茶叶产量虽居全国第四,但饮茶、植茶历史却最久远。茶园主要分布在盆地边缘丘陵地带,以宜宾地区产量最集中。主要名茶有“川红”、“蒙顶石花”、“峨眉茶”、岷山“沱茶”等。除了四大产茶省的名茶外,其他地区也有不少久负盛名的茶种,如江西庐山“云雾茶”;婺源的“婺茶”;湖北恩施“玉露”;江苏洞庭“碧螺春”;河南信阳“毛尖”;福建武夷“岩茶”;云南省的“滇红”、“普洱茶”;广东英德“英红”;广西贺县“白毛尖”等等。 ☚ 中国的蚕丝业 中国的林业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