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中国的经济地带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中国的经济地带

中国的经济地带Zhongguo de jingji didai

中国“七五”计划曾根据地理位置特点;经济技术水平、发展条件和发展方向的一致性;保持行政区的完整性三个原则,把全国划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经济地带。东部地区包括京、津、沪、辽、冀、鲁、苏、浙、闽、粤、桂和海南12个省、市、自治区。中部地带包括黑、吉、内蒙、晋、豫、皖、赣、鄂、湘9个省、自治区。西部地带包括陕、甘、宁、青、新、川、黔、滇、藏9个省、自治区(台湾暂不包括在三个地带中)。上述三个经济地带各有自己的优势和限制性因素,从总体上看,在社会经济技术方面,东部地带较优越,西部地带较差,中部地带介于东、西两带之间;在自然资源和发展潜力方面,中部和西部则优于东部地带。这种地带的划分,旨在发挥各个地带的优势,扬长避短,来确定各自的发展方向。在有计划指导下,发展商品经济,加强横向联系,逐步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全国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和综合效益的提高。东部地带一般工业中心多,生产规模大,分布密度高,部门比较齐全,加工工业比较发达;城市辐射力较强;科技文教发达;交通便利;资金相对充裕;频临海洋,拥有较大的市场和国际联系。其劣势是:原材料和能源短缺、运输紧张、环境容量小、北方各省水资源紧张等。根据这一特点,东部地带经济应着重发展耗能少、原材料消耗少、污染轻、运量小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切不可再安排过多的耗能多、原材料消耗大的传统工业项目,以避免与内地争能源、争原料,造成阻碍内地发展又延缓东部地区发展新型产业的局面;重点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和高档消费品工业,使产品向高、精、尖、新方向发展;应以技术为导向,以内涵扩大再生产为主,实行产业结构调整,率先实现产业结构高效化;加快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和经济开发区的建设,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资金,发展创汇产业,使这一地带逐步成为我国对外联系的“窗口”和外贸基地,培养和输送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的基地,向全国传送新技术、提供咨询和信息的基地,以促进和帮助中部和西部地带的发展。中部地带处于“承东启西”的战略地位,矿产、水能和森林资源丰富;经过40多年建设,很多工业部门,特别是原材料生产在全国占突出地位。其劣势是工业中心数量、分布密度和工业规模均赶不上沿海。本带应抓紧电力、煤炭、石油、有色金属、磷矿等能源和原材料开发建设,发挥其在全国能源和原材料基地的作用;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发展加工工业,提高产业关联度和加工能力,努力改变产品初级化、产业结构低效的局面;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和地区,积极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和新型产业;大力发展农业,促进粮食和经济作物稳定增长。西部地带地域广阔,能源、矿产等后备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大。其限制性因素是经济技术水平较低,工业比较落后,交通不便,科技文化水平低。当前应大力发展农林牧业、交通运输业;积极开发资源组合好的地区;发展有原料优势的加工工业;在经济技术基础比较好的城市和地区,积极对现有企业进行改造,提高技术水平。总之,要加速东部沿海地带的发展,同时把能源、原材料建设的重点放到中部,并积极作好进一步开发西部地带的准备。把东部沿海的发展同中部、西部的开发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三个经济地带的相互支持和促进。

☚ 中国经济区划与产业部门   中国的经济特区 ☛
0000291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1 23:3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