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中国民族拉弦乐器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中国民族拉弦乐器 中国民族拉弦乐器zhongguo minzu laxian yueqi中国最早的拉弦乐器是唐代的奚琴。我国的文献记载,奚琴最早见于北宋陈旸《乐书》。奚琴的出现,改变了我国民族乐器的结构,丰富了我国乐器的组合类别。由于拉弦乐器更接近人声,更赋有艺术的感染力,所以得到了很快地传播与发展。宋代的拉弦乐器已用马尾为弓,到了明清,由于戏曲音乐的兴起和发展,更是派生出多种不同形制的拉弦乐器,形成一个庞大的胡琴家族,成为地方戏曲、京剧、说唱、民间歌舞以及民族器乐合奏中不可缺少的伴奏、主奏乐器。我国现代的拉弦乐器主要有:二胡。其形制由琴杆、琴轴、琴筒(蒙蛇皮或蟒皮)、琴弦(过去用丝弦,今用钢丝弦或金属缠弦)、千斤、琴码及琴弓组成。音色柔和饱满,高音较为清亮。其演奏技巧,右手弓法有连弓、顿弓、连顿弓、颤弓(又称抖弓)、甩弓,左手指法有颤音、滑音、泛音、垫音以及左手手指拨弦、弹弦等。京胡,随着京剧艺术的形成和发展,在胡琴基础上研制而成,其外形与二胡基本相同,但形制要小得多,且琴杆、琴筒均为竹制。琴筒直径约5cm,一端开口, 一端蒙以蛇皮。琴弓有两种, 一种为软弓,即不张紧琴弓的马尾,早期京胡多用此形制,并称这种京胡为“软弓京胡”,目前京剧伴奏音乐已不用;另一种为硬弓,即张紧琴弓的马尾,这种京胡约出现于19世纪,主要应用于京剧音乐。京胡音色清脆、嘹亮,在乐队里鲜明而突出,右手弓法主要有长弓、短弓、抖弓,左手指法主要有吟、揉、绰、注、滑、打等。板胡,是在唐代奚琴、宋代胡琴的基础上,伴随着我国西北地区古老的戏曲西秦腔与梆子腔的出现而产生的一种乐器,主要用于戏剧音乐伴奏以及民间吹打乐、鼓吹乐的合奏,至少也有300多年的历史。其形制由琴杆、瓢、瓢面(面板)、弦轴、琴弦、千斤、码子、弓杆、马尾、琴座、弦座等部分组成。音箱用椰壳或木制,无音窗,面板用薄桐木板。琴杆比二胡粗短,用较硬的乌木或红木制作;两根弦,马尾竹弓比二胡长而粗,夹于两弦之间拉奏。板胡分为高音板胡、中音板胡、次中音板胡3种,均用于戏曲音乐的伴奏,音色锐利明亮,在表现高亢激昂、热烈欢腾、泼辣奔放的情绪方面最富有特点。中国拉弦乐器重要的还有:高胡、中胡、革胡、四胡、椰胡、坠胡、马头琴等。 ☚ 中国民族管乐器 中国民族弹拨乐器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