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中国当代钢铁工业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中国当代钢铁工业指1949年以后的钢铁工业。1950~1952年,钢铁工业投资3.29亿元,占全部工业投资的11.6%,保证了钢铁生产的恢复。经过3年的恢复重建,到1952年,共恢复和扩建了高炉34座、平炉26座,当年全国钢产量达到135万t,超过历史最高年产量46.1%。从1952年到1965年,中国钢铁工业共投资203.84亿元,新增铁矿开采能力3800万t、选矿精粉能力1491万t、炼铁能力1400万t、炼钢能力1300万t、轧钢能力2200万t等。1966年,全国钢铁生产企业445个,其中鞍钢达到年产钢500万t的规模,进入世界水平。当年全国产铁矿石3929万t、生铁1334万t、钢1532万t、钢材1051万t,跃居世界钢产量前10位之内。1966~1976年间,钢铁工业在钢产量在2300万t/a左右徘徊的情况下,调整了地区布局,在西南、西北及部分省区迁建、新建、扩建了10多家大中型钢铁厂,并开始引进西方国家的先进技术和工艺装备。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钢铁工业进入快速、稳定、健康发展的时期。1978年, 中国产钢3178万t,超过英国而居世界第5位。1986年产钢5221万t,超过德国而居世界第4位。1993年产钢8953万t,超过美国而居世界第2位。1996年以后,中国产钢连年超过1亿t,成为世界第一产钢大国。1998年,中国产钢11435万t,占全世界钢总产量的14.75%;钢铁工业生产企业1078家,从业人数288.05万人;实现工业总产值2230.09亿元,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1.86%;实现工业增加值905.17亿元;资产总值达7355.19亿元。以1949年为基数,从1950~1998年中国钢产量由15.8万t增长到11435万t,年均增长率达到14.4%,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国家。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