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中国导弹的研制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中国导弹的研制

中国导弹的研制Zhongguo daodan de yanzhidevelopment of China missile

中国导弹的预先研究、型号研制、试验、鉴定和制造的全过程。
中国导弹的研制走了一条从仿制到自行设计的发展道路。20世纪50年代中期,依照中苏签订的《国防新技术协定》,在苏联专家帮助下组建研制机构,抽调研究人员,开始仿制初期的苏制导弹型号。1960年夏,苏联政府毁约停援后,中国即在独立完成仿制任务的基础上开始自力更生地研制各类导弹武器。
战略导弹:1960年第四季度完成仿制苏制P-2近程导弹(全长17.7m,直径1.65m,起飞质量20.5t,射程590km),并开始设计中近程导弹。这种中近程导弹与P-2导弹比较,长度仅增加了3.2m,起飞质量增加9.3t,而射程却增加了一倍多。从1964年6月进行首次飞行试验后,又经过10多次飞行考验,于1966年10月27日加装核弹头,成功地进行了“两弹”结合飞行试验。中近程导弹的研制成功,闯出了一条自行研制地地战略导弹的道路,为导弹事业的发展打下了基础。1967年研制成功中程导弹,1970年研制出中远程导弹。中远程导弹的研制成功,为研制洲际导弹奠定了基础,也积累了研制多级火箭的经验,为中国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创造了条件。液体地地洲际弹道导弹的研制受到了“十年动乱”的干扰,但仍于1980年5月18日成功地完成两次全程飞行试验后而定型。至此,中国拥有了各种射程的、可供实战使用的液体地地战略导弹武器。固体地地战略导弹具有结构简单、机动灵活、发射准备时间短和便于操作使用等特点。中国于1967年开始研制这类导弹,于1985年5月经过几次从运输、起竖、发射三用车上发射试验成功后而定型。固体导弹由潜艇装载从水下发射攻击敌方固定目标,具有隐蔽、机动和生存能力强等特点,是一支重要的战略还击力量。中国从1967年开始研制这类导弹,攻克了从潜艇上进行水下发射带来的诸多技术难题,经过发射台、发射筒和常规潜艇上的一系列发射试验后,于1986年9月15日及27日成功地进行了两次导弹核潜艇水下发射后而定型。这标志着中国战略核导弹从液体型发展到了固体型,从陆上固定阵地发射发展到了水下隐蔽机动发射的阶段,具有了较强的生存能力和还击能力,为发展更为先进的第二代战略导弹武器奠定了基础。
战术导弹:除研制出较先进的地地战术导弹外,1964年仿制成功“红旗-1”高空拦截地空导弹,1967年7月自行研制出“红旗-2”导弹,1984年研制成功能拦截高、低空目标的“红旗-2甲”导弹;继之,又研制了单兵肩射的“红缨-5”和“红缨-5甲”导弹, “红旗-7”低空和超低空防空导弹, “红旗-61”海陆通用的中低空防空导弹。至此,中国拥有了能对付高、中、低空目标的配套齐全的防空导弹系统。海防导弹的研制是在仿制成功“上游-1”舰舰导弹之后,于1972年自行研制了“海鹰-2”近海防御岸舰导弹,1977~1984年间研制出“海鹰-2甲”、“海鹰-2乙”、“上游-1甲”和“鹰击-6”等反舰导弹;以后,又研制成功突防能力强、命中精度高的“鹰击-8”,威力大、操作方便的“上游-2”号和低空超音速反舰导弹,形成了第二代反舰导弹系列。在空空导弹方面,1977~1985年间研制了“霹雳-2乙”和“霹雳-3”导弹;之后,又研制了“霹雳-5乙”和新型全向攻击红外型格斗空空导弹。反坦克导弹方面,初期研制了“J-201”反坦克导弹,1985年又研制成功精度高和性能好的“红箭-8”反坦克导弹。
总之,中国已经研制和装备了种类齐全的实用型导弹武器系列。具有良好的生存能力、突防能力、抗干扰能力、命中精度、战斗威力、可靠性和使用性能的第二代和第三代导弹也已研制多年,即将陆续装备部队。

☚ 中国人造卫星的研制   中国兵器的研制 ☛
0000084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3: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