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
1983年6月26日邓小平会见美国新泽西州西东大学教授杨力宇时提出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问题。
邓小平指出: “和平统一已成为国共两党的共同语言。但不是我吃掉你,也不是你吃掉我。我们希望国共两党共同完成民族统一,大家都对中华民族作出贡献。”(《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0页)
邓小平在谈话中深刻指出: “要实现统一,就要有个适当方式,所以我们建议举行两党平等谈判,实行第三次合作,而不提中央与地方谈判。”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1页)
第三次国共合作在新的形势下具有可行性。
(1) 有良好的国际条件。当前,尽管世界上的局部战争和冲突连绵不断。但拥护和平反对战争的国际力量日益增大,可以说,新的世界大战不易发生。邓小平指出: “……虽然战争的危险还存在,但是制约战争的力量有了可喜的发展。日本人民不希望有战争。欧洲人民也不希望有战争。第三世界,包括中国,希望自己发展起来,而战争对他们毫无好处。”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05页)所以,第三世界的国家不希望有战争。这表明,和平力量的发展是当今世界形势的主流。中国的和平统一问题是世界和平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世界人民最为关注的政治问题之一。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包括美国的有识之士在内,都希望分裂的中国能够实现和平统一。自尼克松访华以来,美国政府公开声明,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的政府。香港问题的和平解决,得到了世界许多国家的称赞,为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开辟了先例,为创造良好的和平的国际气氛做出了贡献。这一新的国际形势,为中国最终实现和平统一创造了良好的国际条件。正是基于当前有利的国际形势,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实现第三次国共合作,实现祖国统一的方针。
(2) 有现实的政治基础。建设一个独立、富强的中国,这是国共两党多年追求的目标。为了这一目标的实现,两党曾两度合作。在科学技术发展,世界进入腾飞的今天,振兴中华,使繁荣昌盛的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国共两党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这即是国共两党实现第三次合作的政治基础。
(3) 有切实可行的道路。中国共产党为了同国民党实现第三次合作,在诸多方面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如主动停止对大小金门等岛屿的炮击,发表了一系列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政策,尤其是邓小平提出的“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的科学构想,为实现第三次国共合作指出了切实可行的道路。按照这一构想,根据国家宪法的规定,台湾成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继续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可以颁布不同于大陆的地方性法规,司法独立,终审权不到北京,可以有自己的军队,保卫台湾安全; 党、政、军系统都由台湾自己管; 可以财政独立,大陆不派捐税,有困难还可给予帮助等。总之,台湾现行的政治、经济、军事制度不变。这一科学构想更易被海内外人民和台湾当局所接受。尽管台湾实行了一些消极措施,但是,事实与他们的愿望恰恰相反。近年来,大陆与台湾民间往来不断发展。在事实面前,台湾当局不得不在许多问题上有所松动。香港问题的成功解决为台湾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个典范。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台湾问题迟早要解决。
(4) 有强烈的呼声。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国共两党的第三次合作,实现祖国统一的方针,得到了台湾同胞和国外侨胞的热烈响应。在全世界范围内,和平统一的呼声越来越高。许多台胞和侨胞,成立了旨在促进国共合作,实现祖国统一的组织或团体,从历史到现实,从理论到实际,认真研究,探讨中国的和平问题。
(5) 有雄厚的物质基础。当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事业正在蓬勃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已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中国大陆日益繁荣的科学文化和社会主义经济必然对台湾社会生活产生深刻影响,台湾先进的科学管理技术经验也有助于中国大陆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这是国共第三次合作的主要物质基础。
总之,国共两党的第三次合作是具有现实的可行性的,决不是人们的主观幻想。如果台湾当局珍视这些有利于国共合作的条件,那么国共双方就会化干戈为玉帛,分裂的中国最终将在非武力的和平的基础上实现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