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中国国民党中央妇女部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中国国民党中央妇女部 中国国民党中央妇女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妇女运动联合战线的组织形式。1924年1月24日,孙中山在广州召开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三民主义。会上通过的国民党党章规定:在中央执行委员会内设立妇女部。1924年1月31日,孙中山主持召开了国民党一届一中全会,改组了国民党中央党部。改组后的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及其下辖的上海、北京、汉口三个特别区的执行部,都建立了妇女部。随后,广东、直隶、江苏、湖北、湖南、山东等省的省党部也先后成立妇女部。各省党部妇女部内设执行委员1人。国民党“二大”通过的《妇女运动决议案》,提出了各地各级党部都应设立妇女部的要求。很快,许多县以下的各级党部也都设立了妇女部,有专人负责。在国民党内部形成一个较完整的妇女组织系统,成为全国妇女运动的领导机构。国民党中央妇女部的任务:执行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贯彻国共合作方针政策;在法律上、经济上、教育上、社会上确认男女平等原则,助进女权之发展;在注意领导妇女参加国民革命的同时,应注意开展妇女自身解放的工作。中央和特别区两级妇女部设部长、秘书、助理,下辖秘书科、宣传科、组织科、监察科。中央第一任妇女部长是曾醒(1924年1月—8月任职),第二任妇女部长是廖冰筠(1924年8月7日—14日任职),第三任妇女部长是何香凝(1924年8月—1927年4月)。其领导成员以国民党女党员为主,还有一部分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女共产党员,如高恬波、蔡畅、向警予、邓颖超、刘清扬、杨之华、王一知、缪伯英,此外女子参政协进会、女权运动同盟会和妇女同志会的少部分成员也参加了妇女部的工作,有会员300余人。国民党中央妇女部的主要活动:在广州举行中国妇女第一次纪念“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的活动;号召妇女起来参加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争取妇女解放;创办机关刊物《妇女之声》;开办妇女运动讲习所,培养妇女运动的领导人才;声援省港罢工,为罢工女工开设工读学校、工读传习所、妇婴医院;动员妇女积极支援北伐战争,慰问北伐将士,组织随军女子北伐救护宣传队。至1927年初,隶属国民党中央、各省、特别市党部妇女部,或与之有联系的妇女组织有62个,组织女工约35万、农妇15万、女学生及普通妇女约60余万。1927年“四·一二”和“七·一五”蒋汪反革命政变后,国共合作破裂,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何香凝愤然辞去国民党内一切职务而出国。女共产党员纷纷退出国民党。国民党中央妇女部解体。该机关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改为国民党中央民运会妇女科,抗日战争初期改称国民党中央妇女运动委员会,隶属于国民党中央社会部,1941年改由国民党中央组织部领导。 ☚ 《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妇女运动决议案》 中国共产党妇女部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