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中国古典诗聚花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中国古典诗聚花

《中国古典诗聚花》

这套书共十一册,由当代日本著名汉学家、文学评论家前野直彬监修,数十位日本汉学家、诗歌评论家共同编著,东京·小学馆(株式会社)于1984年5月至1985年8月陆续出版。
这部《中国古典诗聚花》在体例上打破了以往上沿朝代、下依诗体和诗人逐一编排作品的传统方式,别具一格地先按诗歌内容分类,每一主题之下再依历史朝代有重点地介绍诗歌作品及诗人,使人们在阅读时首先强烈地感受诗歌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和抒发的情怀,在同一题材之中,欣赏到各朝代诗歌不同的体裁、风格和韵味。
这套书分为十个主题,每个主题一册,共十一册,第十一册是总论。每册主题分别为: 第一册:政治与战乱;第二册:隐逸与田园;第三册:詠史与詠物;第四册:思索与咏怀;第五册:山水与风月;第六册:岁时与风俗;第七册:美酒与宴游;第八册:友情与别离;第九册:旅行与边塞;第十册:女性与恋爱;第十一册:中国古典诗总论。
每一册的开篇是序论。作者以夹叙夹议的手法简要介绍本主题诗歌的发展概况,陈述自己的见解。
《政治与战乱》(横山伊势雄著)开篇题为“中国诗歌的政治性”。文中指出: 中国的诗歌约有三千年历史,在治乱兴衰的政治旋涡中,诗歌具有非常浓厚的政治色彩,这是中国诗歌的最大特点。诗人们对政治和社会背景有非常敏锐的意识和洞察力,他们将这些体现在诗歌中。
中国先秦至隋以前的诗歌除反映社会现实生活外,其政治特色还体现在具有讽谕和美刺的职能。
在选诗方面,由于怨愤租税、徭役的民众诗歌是政治诗歌的原型,乐府诗体是讽谕诗的最恰当形式,所以《政治与战乱》册较多选介《诗经》和汉乐府中的作品。
《隐逸与田园》(石川忠久著)收《诗经》及张协、左思、郭璞、谢朓、谢灵运、淘潜等人的诗,以陶潜的诗作为主。
《詠史与詠物》(市川桃子、斋藤茂著)选介曹植、阮籍、班固、左思的咏史诗及庾信、沈约、谢脁等人的咏物诗。
《思索与咏怀》(大上正美著)主要收曹操、曹植、刘桢、嵇康、阮籍、王羲之、支遁、陶潜、谢灵运、鲍照、庾信等人的诗作。
《山水与风月》(向岛成美著)选曹操、曹丕、谢灵运、谢惠连、鲍照、谢朓、江淹、吴均、庾信、斛律金的诗作。
《岁时与风俗》(中岛敏夫、市川桃子、斎藤茂著)正文分为正月、春、夏、秋、冬五章,选收《诗经》及庾信、谢灵运、汉武帝、陶潜等人的诗。
《美酒与宴游》(山之内正彦、成濑哲生著)选收《诗经》、古诗十九首、曹植、嵇康、潘岳、陶潜、江淹、庾信等人的作品。
《友情与别离》(高岛俊男、成濑哲生著)选介李陵、古诗十九首之七、曹植、刘琨、陶潜、沈约、何逊、阴铿、徐陵、庾信的诗。
《旅行与边塞》(佐藤保著)选介《诗经》、曹操、曹植、王粲、王讚、陆机、刘琨、颜延之、鲍照、范云、王褒、庾信的诗作。
《女性与恋爱》(野口一雄著)选《诗经》及左思、庾信、刘细君等人的诗。
这套书的最后一册是《中国古典诗总论》(前野直彬著)。正文分三章: 第一章是序论,其特点在于作者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对中国各朝代诗歌进行分析与比较,指出各自的特色及其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同时也分析和比较中国古典诗歌与日本“汉诗”在思想内容、艺术特色等方面的不同之处。第二章介绍中国古典诗歌史。作者认为,《诗经》是中国北方黄河流域的民谣,楚辞是中国南方长江流域的民谣。在楚汉争霸时期,胜者刘邦所作《大风歌》和败者项羽所作《垓下歌》都具有楚民歌的形式。楚辞中最负盛名者是屈原所赋《离骚》。后汉建安时期诗人当首推“三曹”——曹操、曹丕、曹植父子三人。“三曹”不仅是政治家、军事家,而且是才华横溢的文学家。建安以前诗歌的主流是民谣,凄楚哀怨之歌多而意气风发之歌少。既便是军歌中,感叹出征兵士的劳苦或兵士之妻空闺寂寞的作品也多于鼓舞士气之作。悲哀之音占据民谣的大部分,是民谣的一大特征。与此相反,“三曹”及其建安诗人们的作品中尽管也有悲歌,但给人以悲凉慷慨之感,与略含甜味的伤感格调截然不同。可以说,建安以前的诗歌大多犹如女子啜泣般悲戚,到后汉末期的建安时代才产生悲壮高歌般的男性诗歌。第三章介绍中国古典诗歌的形式。正文后附有诗作者小传及诗题索引。
这套书集译、注、评、介为一体,既全面又有重点地将中国古典诗歌介绍给日本读者。译文流畅、文字通俗、风格清新、独特。

☚ 《汉诗大观》(上卷)   汉诗研究 ☛
0000203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9:5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