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中国古代散文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中国古代散文

007 中国古代散文

中国古代散文,不仅指单行无韵的散体文,也包括骈偶押韵的诵体文;不仅指文学性散文,也包括记史、议论、述学、章奏、尺牍、札丛等实用性文体。其主体是以先秦诸子的议论散文和 《左传》、《史记》、《汉书》等历史散文为代表的传统散文,也称古文。现存最早的散文是上古史书《尚书》,虽佶屈聱牙,艰涩难懂,但已叙事清晰,语气分明,结构完整。至东周、秦汉时期,散文已达到相当成熟的程度,其精练、准确、生动、形象,以至思想的深刻,内容的丰富,感情的充沛,风格的多样,都成为后世散文创作的典范,是中国古代散文史上的第一座高峰。秦代的碑文和汉代的大赋,是典型的庙堂文学,流于虚夸呆板,但其铺排、张扬的写法,也为后世提供了借鉴。东汉兴起的小赋,以及魏晋南北朝趋于成熟的骈文,表现出文学意识的觉醒,追求藻饰,讲究声调,偏重抒情,促进了文学性散文与非文学性散文的分野,但对形式过分追求,流入堆砌造作,以文害质,乃至华美虚浮的骈体文长期垄断文坛。唐宋时期,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等,先后发动古文运动和诗文革新运动,提倡恢复先秦、两汉的优秀散文传统,同时又注意吸收当时流行的口语,以“文从字顺”为形式要求,以“文以载道”为内容要求,使质朴充实的古文传统得以复兴,出现了“唐宋八大家”等一大批名家名作,成为中国古代散文史上的又一座高峰。元、明、清以还,散文文体更加完备,风格更加多样,但就创作成就来说无大发展。明代只有归有光朴实简洁的散文被后世称道。但明末清初,小说创作对散文有所影响,使得“传奇”风韵弥漫天下,传记文写作有新的突破。晚明小品清隽细腻,在艺术上也有所创新,但格局终不够阔大。清代名家迭出,但超迈前人的名篇不多。康乾时期,方苞、姚鼐等倡导正统古文,系统地总结了散文创作理论,开创了“桐城文派”,对后世影响较大。至近代,龚自珍、魏源以不同风格的文章,开创了以今文经学评议时政的风气,影响及于清末。晚清时期,随着报刊的流行,通俗实用的报章文体迅速勃兴,尤其是政论文有很大发展,打破了传统古文的束缚,文白夹杂,骈散相间,纵横恣肆,气势酣畅,感染力空前扩大,适应了宣扬西方新学理、介绍海外新事物的需要,梁启超的“新民体”曾风靡一时。这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散文史上的第三座高峰。其成就虽不如前两座高峰,但代表了变革的趋势,是过渡体的散文。清末白话文运动的兴起与多种白话报刊的创办,更直接为现代白话散文的成熟奠定了基础。

☚ 中国古代诗歌   中国古代小说 ☛
00005939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7:3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