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中国古代报纸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中国古代报纸

中国是最早出现报纸的国家。中国古代报纸起源于唐朝,一般认为,唐开元年间(713~742)发行的《开元杂报》,是中国最早的报纸,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目前能看到的中国最古老的报纸是现存英国不列颠图书馆的《进奏院状》。它是唐光启年间(885~887)发行的,是一种手抄报纸,内容以朝廷信息为主,由各地方官派驻京城的进奏官负责传发。

中国古代报纸

001 中国古代报纸

中国古代报纸源远流长,其起源有两种说法:一说报纸源头在汉朝,但至今没有发现古籍记载。多数新闻史著作都以唐代孙樵《经纬集·读开元杂报》等史料和现存的唐代报纸实物为依据,认定唐代的“报状”是中国最早的原始形态的报纸。“报状”以朝廷政事动态为报道内容,主要有皇帝的诏书旨谕、起居言行、朝廷政令、臣僚的升黜任免、官吏的奏疏和皇帝的御批等。“报状”“系日条事,不立首末”,是朝廷每日发表的公报,通过手抄传播到朝廷所在地一定范围的官吏。朝廷“报状”经由各地藩镇自行设在京城的进奏院抄传到四方藩镇。这种具有传播功能的“官文书”已形成报纸的雏形,概称为“进奏院状报”。中国报纸至宋代有了长足的发展,占主要地位的是由朝廷直接向全国传播的“进奏院状报”。宋王朝改革了职官制度,前朝由各地节度使自行在京设置的进奏院,改由朝廷设立,称“上都进奏院”,进奏吏由朝廷任命。宋朝的“进奏院状报”沿袭前朝的旧称,也称“报状”、“状”或“报”,但它直接经由朝廷的传播渠道传播到全国各地的路、州两级地方官府。这一由中央政府编发的报纸的内容,除了诏谕奏章和升黜任免等政事外,又增添了宫廷生活和镇压农民起义与少数民族的战事报道,因而成为朝廷和地方官吏了解朝廷政事动态的重要媒介。它具有较强的新闻性。它的发布有较灵活的周期,或5日、或旬、或月,也是手写抄传的“誊报”。由于路、州、郡各有进奏吏依照“进奏院状报”向下转抄传播,扩大了“报状”的传播范围。进奏院和进奏吏历史上称“邸”与“邸吏”,遂称这种报为“邸报”。“邸报”虽然依据“进奏院状报”转抄传播,但不是照抄照录,而是选择要闻要点,简明扼要,并且有传递速度快、传播面广、新闻性强的特点。“邸报”是地方级官报,也称“邸抄”。到了南宋,“朝报”取代了“进奏院状报”,每日发行,由朝廷掌管行政事务的门下省编定后,报行天下,具有中央政府机关报性质。宋朝内外矛盾交错,经过严格审查的中央官报不能满足中下社会阶层渴望了解朝廷内幕的要求,于是,新闻色彩浓厚的“小报”于北宋末年产生了。“小报”是由进奏官和专司从朝廷和官府刺探消息的人合伙经营的报纸。“小报”以朝廷内幕新闻为主要内容,它摆脱了朝廷定本制度,打破了封建王朝对新闻事业的垄断。“小报”的经营者以盈利为目的,使报纸具有了商品性质。“小报”的出现,标志着古代报纸的新发展。“小报”传播很广,却始终没有得到朝廷的认可。尽管朝廷对它禁令不断,它却一直沿续了明清两代。宋朝是古代报纸的兴盛时期,元朝报纸曾一度衰落。到了明代,又开始复兴。明朝设立通政司掌管内外奏章,并主办发布 “官文书”的报纸,直接向全国各级官府统一传播,报纸虽仍沿袭旧称“邸报”,但与宋朝“邸报”有所不同。宋朝的“邸报”是中央级报纸“进奏院状报”派生出来的地方级官报,而明朝的“邸报”则是隶属于朝廷的中央级报纸。崇祯十一年(1638)“邸报”开始采用活字印刷,结束了手写抄传的“誊报”历史,实现了新闻印刷史上的重大改革。明清两代的报纸连续性较强。“邸报”被清王朝继承下来,称为“邸钞”。清王朝强化了传报系统和传报制度,以朝廷军机处为传报枢纽,使它的中央政府机关报的性质更加鲜明。“邸钞”向省以下机构的传递由各省设在京都的提塘官担任,又称“塘报”。明朝报纸除 “邸报”、“小报”外,明末又出现了 《京报》。《京报》翻印 “邸报”的内容,又有不同于“邸报”之处:它是民营,活字印刷,作为商品出售。它有了固定的报纸名称和专门的经营机构,并具有了古代报纸最完备的形式。它标志着中国报纸由原始形态向近代形态过渡的完成,是中国报史上的一个重大发展。《京报》没有妨碍明、清王朝的政治宣传,取得了一定的合法地位,一直延续到清朝灭亡。

☚ 概观   中国近代报刊 ☛
中国古代报纸

中国古代报纸

中国封建社会出版的以刊载官方文件、官场动态和宫延消息为主的各类报纸。世界上最早用纸抄写的报纸 (出现于9世纪80年代) 和最早用印刷方式复制的报纸 (出现于10世纪),都产生在中国。最初仅限于官报,宋代以后才有非官方报纸。中国古代的报纸很少有办报人自己采写的消息,没有评论和广告,与近代报纸有明显的差别。
唐代的官报: 中国第一份官报问世,不迟于唐玄宗开元年间 (713—741)。唐代的官报,是由各地派驻长安负责呈进奏章和通报消息的进奏院和进奏官们分别向各个地方抄发的,当时通称为进奏院状报、进奏院状、邸吏状或报状,1900年在敦煌石窟发现的唐僖宗光启三年 (887)的进奏院状,就是一份唐代的官报 (见敦煌进奏院状)。开元杂报是发布于唐玄宗开元十二年至十四年 (724—726) 的官报,或这一时期官报的抄件。“开元杂报”不是固定的报名,是唐代人对当时官报的泛称。唐人孙樵 《经纬集》 的 《读开元杂报》 一文中,说它是 “系日条事,不立首先” 的 “数十幅书”,其中的记事,凡“数十百条”。内容以报道朝延政事为主,如某日皇帝亲耕籍田,行九推礼。某日百僚行大射礼于安福楼南。某日诸耆君长诸扈从封禅。某日皇帝自东封还,赏赐有差。某日宣政门宰相与百僚廷争十刻罢”(《经纬集》卷三)等。在唐代有关文献和唐代人的某些著作中可以找到不少的有关官报的材料。宋代的邸报: 从宋代起,官报发布制度日益完备,邸报的名称开始出现。《宋史》 《宋会罗辑稿》、《建国以来系年要录》 等史籍中都引有宋人对邸报发行情况的论述。苏东坡的 “坐观邸报谈迕叟,闲说滁山忆醉翁” (《东坡集》)以 “邸报” 一词入诗。邸丁又称邸抄、朝报、报状或除目,由诸路州郡派驻首都的进奏官负责传发。当时常驻道首都的进奏官约120—150人,受上都进奏院管辖。他们按照各个时期不同的规定,每日、每5日、每10日或1月发报一次。发报前由门下省给事中负责审核,称“判报”。
邸报内容主要是皇帝的诏书、起居言行、政府的法令公报、各级臣僚的章奏疏表,省寺监司等机构的工作报告和边防驻军的战报等。宋代政府十分注意到邸报传发工作的控制。宋哲宗 (1086—1101) 在位时,规定邸报的内容限于 “常程申奏及经尚书省已出文字”,“其实封文字或事干机密者,不得传报”。(《宋会要辑稿》刊二上)宋徽宗 (1101—1126) 在位时规定:“敕黄门下臣僚章疏,自合传报; 其不系敕黄门下臣僚章疏,辄传报者,以违制话”。(《宋会要辑稿》刊二上)宋孝宗(1163—1190) 在位时规定: 有关 “军机”及 “边机” 一类的文字,一律 “不录送”门下者,以免在邸报上泄漏。(《宋史·孝宗本纪》)早在宋真宗咸平二年 (999) 就规定了由枢密院事先审查样报,通过 “定本”,然后方准传发的 “定本” 制度。邸报的正本只发至各级政府部门的长官,长官以外的官僚和士绅所看到的往往只是官方的抄件。
宋代的邸报大部分是抄写的,只有一小部分稿件以 “镂版” 的方式印发。宋代的小报: 小报始于北宋,盛行于南宋。是非法出版的非官方报纸。主要在首都汴梁(开封) 和临宋 (杭州) 发行,刊期不定。小报是当时人们对这类报纸的泛称。有时也称之为 “新闻”,使 “新闻” 这一名词开始和报纸联系了起来。小报的发行者通常是各地驻在首都的进奏官、使臣、政府机关的中下级官员和书肆主人。材料来源于在宫延内部和省、寺、监、司等政府机关通报新闻的 “内探”、“省探” 中 “衙探”。其内容主要是政府没有公开的 “朝延机事”、官报不准备发表尚未发表的皇帝诏旨,大臣表疏和官吏任免事项。南宋时,小报上还常载有北方军民抗击金兵的消息和主战派官员反对议和的奏疏。大部分为手写,一小部分雕版印刷。小报的出版触犯了新闻泄漏的禁令,因而被封建统治者加上 “撰造浮言”、“乱有传播” 等罪名,受到严厉查禁。
宋以后,各代也出过类似小报的出版物,时人称为小本、小钞或报条,同样受到查禁。元、明、清三代的官报发布制度和宋代大致相同。元代设通政院,明、请两代设通政司和堤塘官,专门负责官文报的收递工作。凡皇帝和内阁同意发布的文件和朝政消息,都由他们向地方传报。除通称邸报外,还有邸钞、图钞、朝报、京报等别称。元、明、清三代政府对官报发布工作控制日益严历。明代末年还公开禁止在官报上透露有关边防的消息,崇祯时期的兵部尚书陈新甲因在邸报上泄漏了他奉派出使秘密向清方乞和的消息,被处死。当时的官报仍以抄写为主; 崇祯十一年 (1638) 以后,才普遍采用活字版印刷。明、清两代的报房 《京报》: 明代中叶以后,政府默许民间自设报房,选印从内阁抄录的谕旨、奏疏和官吏任免消息,公开出售。报房大多设在北京,所发行的报纸通称 《京报》。中国古代报纸从 《京报》 开始印有报头。《京报》 有时也被混称为邸钞或邸报。《京报》 开始是抄写的,逐渐改为活版印刷。报房出版的报纸,可以公开叫卖和接受订户。读者主要是官吏、士绅和商人。明代对官文报发布工作控制很严,报房的抄传活动受到限制。《京报》 的内容和官方的邸报区别不大,只偶尔刊登办报人自己采写的社会新闻。清王朝入关后,《京报》 继续出版,仅北京一地的报房、就有聚兴、聚升、聚恒、合成、杜记、集文、同顺、天华、公兴、信义等10余家。所发行的 《京报》,用土纸和胶洁活字或木活字印刷,日出七八页十数页一小册,总发行数达万余份。因多用黄纸封画,有红色套印的 “京报” 二字作报头,通称黄皮京报。其内容以记录皇帝起居和大臣陛见情况的宫门钞和常程文书为主,类似官方邸报。清代 《京报》 的内容,曾为中国近代报刊广泛选载。1911年清政府被推翻后,《京报》 陆续停刊,中国古代报纸的历史遂告结束。

☚ 报纸   装帧 ☛
0000604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4:4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