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中国古代市镇经济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中国古代市镇经济

中国古代市镇经济

早在南朝时便出现了草市,这是民间最普遍的商业形式。镇,开始建立时,是军事性质的,即在要冲之区,设险防守。如北魏建立的北部边陲重镇沃野镇,用以防御北方牧骑的南下。既是军事据点,就需要各种供应,久之而成为市井繁华所在。宋朝以后,市镇大量增加,完全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市镇的建立必须以一定数量工商业户的定居经营为前提,它和市集的 “朝实暮虚” 有明显的差别。这主要是因为社会分工有所发展,商品生产有显著增加,大家的转运贸易和经常性的零售贸易有空前的发展,原有城市已不能满足商品流通的实际需要,所以一般的市镇,都有从事手工业生产和从事商品交换的工商业者。但有的市镇以商品生产为主,有的市镇以商业活动为主,各有侧重,形成性质上略有区别的两类市镇。
以商品生产为主的市镇往往有某种著名的特定手工业产品。如江西景德镇以生产瓷器,广东佛山以生产铁器著名。这种手工业镇市上也有一定数量的商人,但他们中的大多数是以贩卖本镇产品为业。明清时期,虽形成了不少手工业市镇,但绝大多数市镇却是 “商贾辐辏”、“商贾毕集”、“海舶辐辏”、“百货云集” 的商业市集。这种市镇商业的发展远远超过手工业生产的水平,也即是消费的定义大于生产的定义,商品流通的意义大于商品生产的意义。这就决定了商业市镇具有发展的不稳定性,某些盛极一时、人烟万井的市镇,有时在特定的条件下,突然衰落。市镇商业包括市集贸易、铺户零售及转运贸易三种商业形态,与一般的郡县城市相同。
市镇在经济发展、商品交换和商税征收中,都占据重要地位。市镇同郡县城市类似,受到封建政权的严密控制。而且不少市镇最终转化为郡县治所,而且除工商业人口外,市镇上边居住着一部分官僚、地主和军队,市镇也要接受封建政府的赋敛。以手工业生产为主的市镇,在直接受地主政权控制的政治条件下,其中也会存在相当数量的官府手工业。如景德镇的瓷窑中,就有大批为统治者烧造 “御造” 的官窑,还有几十座官搭民烧的民窑。
市镇虽浸染了某些郡县城市的色彩,但工商业的发展是它形成的基本物质条件,其经济意义大于政治、军事意义。

☚ 中国古代城市经济   中国古代工商业者的行会 ☛
0000376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0:3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