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辞典︱凡例 凡例 一、条目范围 (一)本书所收词条,采自中国古代通俗小说,共六百五十余种。著作年代上起宋,下迄清末。 (二)本书收俗语约二万条(包括谚语、歇后语、惯用语、套语以及所谓“习而通俗者”之语)。 (三)本书所收俗语为三字以上者(含三字条),三字以下者不收。 二、条目排列 (一)本书按汉语拼音顺序排列。首字的音、韵、调皆同,依其笔画,由少到多排列。 (二)首字相同的条目,集中在一起,按条目字数多少排列,先排三个字的,再排四个字的,依此类推。字数相等的条目,按第二字的汉语音序排列,第二字音序同,按第三字的汉语音序排列,依此类推。 三、例证 (一)例证一般不超过三条,一般以著作年代和著作重要与否为依据,适当照顾年代靠后、知名度并不高的作品,使之能反映古代通俗小说运用俗语之概貌。 (二)对原著中误排的字,误点的标点符号,参照他本改正之。标点误而无参照的,径改。 (三)释文中引例和条目字面完全一致的,用“~”代替。若字面有不同者,则照录原文。引例中间为节约字数而省略的部分用“……”号表示。 (四)所引例证均标明章回等,以便查检原书。 四、释义 (一)本辞典一般只作意释,不作考证。 (二)凡交代俗语语源出处或相关材料者,前用 符号标明。 (三)注释一般由分注和通释两部分组成,先分注而后通释。 (四)特定读音或较生僻的字,予以注音。 (五)同一俗语在小说例句中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义项者,分别注释,用①②③……为顺序号,并分别举例。 五、关联条目 (一)对于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存在形式的条目,实质上是同一条目的变式,只要它们在内容和形式上有密切联系,均排列在主条之后。 (二)有关联的条目选取一条作为主条,其他为副条,前面加“◉”表示。 六、索引 本书后有《语目首字笔画索引》。 |
☚ 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辞典︱再版后记 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辞典︱原后记 ☛ 000063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