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中国农工民主党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中国农工民主党 中国农工民主党简称“农工党”。以医药卫生界知识分子为主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的政治联盟。1927年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以后,著名的国民党左派领导人邓演达为贯彻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酝酿组建新党。1930年8月,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创建于上海,是农工党的前身。1935年11月,临时行动委员会在九龙召开第二次全国干部会议,决定改名为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通过了《临时行动纲领》,主张团结全体民众,对日作战,实行土地革命,实现民主,推选黄琪翔为总书记。会后响应中共“八一宣言”,发表了《告同志书》,提出组织反日阵线的主张。抗战胜利后,积极参加争取和平民主、反对内战独裁的斗争。1947年2月在上海举行第四次全国干部会议,决定改名为“中国农工民主党”,选举章伯钧为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彭泽民为中央监察委员会主席。会议发表宣言,呼吁全国同胞和各民主党派共同推进团结,实现和平统一,建立独立富强的中国。1949年9月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参与制订《共同纲领》,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彭泽民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章伯钧被任命为交通部部长。之后,该党以《共同纲领》作为自己的政治纲领。1958年12月召开全国党员代表大会,决定将全国干部会议改称为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第七届中央委员会。新的中央委员会主席团主席是季方,委员有周谷城、唐午园等8人。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该党被迫停止了活动,到1979年10月才召开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把工作重点转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轨道上来。目前在全国28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建有地方组织。 ☚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中国民主建国会 ☛ 中国农工民主党简称“农工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爱国统一战线中的民主党派之一。以医药卫生界知识分子为主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前身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1947年2月,在上海改名为中国农工民主党,选举章伯钧为中央执委会主席,彭泽民为监委会主席,为了配合解放战争,积极参加民主运动和军事活动,呼吁全国同胞及民主党派共同推进团结,实现和平统一,建立富强的中国。1948年5月,响应中共的“五·一”号召,1949年1月,民工党领导人和其他民主党派领导人,无党派人士联名发表《我们对时局的意见》,宣布愿在中共领导下,将革命进行到底。同年9月,参加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参加制订共同纲领、选举中央人民政府。新中国成立后,确定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政治路线。“文革”期间被迫停止活动。1979年10月和1983年11月,先后召开第八、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把全国人民的总任务作为自己的任务,1988年11月召开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规定现阶段的政治纲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活动准则,高举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两面旗帜,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为指导,努力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主办机关刊物《前进》。 中国农工民主党1930年8月国民党左派领导人邓演达等在上海成立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1935年11月改名为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1941年3月参与发起组织中国民主政团同盟。1947年2月3日改名为中国农工民主党。1949年9月参加新政协。至2000年,已召开过12次全国代表大会。有30个省级组织和一批地方组织、基层组织。1999年9月有党员7万人。中央委员会主席蒋正华。2005年有党员7万多人。2002年12月,在农工党十三届一中全会上,蒋正华再次当选为主席。 中国农工民主党 277 中国农工民主党简称“农工党”。当代民主党派之一。邓演达等于1927年12月创建中华革命党,至1930年9月在上海正式建立中国国民党临时行政委员会,即其前身。1935年11月改名为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采取同中国共产党合作的态度,坚持抗战主张。1941年参加中国民主政团同盟。1947年2月3日始称今名。创建人尚有黄琪翔、章伯钧等。抗日战争期间,支持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提议。在人民解放战争期间,坚决进行反美、反蒋的斗争。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以政协共同纲领为自己的政治纲领。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团结、教育其成员积极参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现已成为以医药卫生界知识分子为主要成分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是爱国统一战线中的一个民主政党,也是中国的参政党。 ☚ 中国民主建国会 中国致公党 ☛ 中国农工民主党 中国农工民主党Zhongguo nonggong minzhudang简称“农工党”。是主要由医药卫生、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界的知识分子所组成,具有政治联盟的特点,是与我国执政党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一个参政党。其前身为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邓演达等国民党左派于同年11月在苏联以“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的名义,发表了《对中国及世界革命民众宣言》。1930年8月9日在上海举行了第一次全国干部会议, 正式成立了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通过了《我们的政治主张》等决议,选举了中央干部会,由邓演达任总干事。1931年11月29日邓演达被蒋介石杀害,1933年宣布解散。1935年11月在中国共产党《八一宣言》的鼓舞下,章伯钧、彭泽民等人在九龙召开第二次全国干部会议,会议决定恢复党的组织,并改党名为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选举黄琪翔为总书记,由章伯钧主持中央日常工作,通过了《临时行动纲领》。1938年3月在汉口召开了第三次全国干部会议,发表了《抗日战争时期的政治主张》,推定章伯钧为总联络人。抗战胜利后,为了进一步争取和平民主统一,1947年2月3日,在上海召开了第四次全国干部会议,决定易党名为中国农工民主党。选举章伯钧为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彭泽民为中央监察委员会主席。其后该党被迫转入地下,总部迁至香港。1948年5月,响应中共关于召开新政协、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号召,宣布接受中共领导。1949年9月,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参与制订《共同纲领》,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建国后,制定了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路线,积极参加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为发展医药卫生、科学技术、文化教育事业贡献力量。现在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了地方组织,党员有4.6万余人。现任名誉主席为周谷城,中央委员会主席为卢嘉锡,中央咨监委员会主席为沈其震。中央机关刊物为《前进》月刊。 ☚ 中国民主促进会 中国致公党 ☛ 中国农工民主党 中国农工民主党Zhongguo Nonggong Minzhu dang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爱国统一战线中的民主党派之一,是以医药卫生界知识分子为主要成份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党。简称“农工党”。前身是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和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1947年2月,改名为中国农工民主党。1949年9月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参与制订《共同纲领》和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并宣布以《共同纲领》作为自己的政治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积极推动其成员和所联系的群众为社会主义服务,在国家政治生活、经济建设、医疗卫生事业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 二二八起义 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 ☛ 中国农工民主党简称“农工党”。中国爱国民主党派。成员主要是医药卫生界和文教界的知识分子。创立于1927年。曾称中华革命党(1927年)、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1930年)、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1935年),1947年改称现名。主张与共产党合作,进行抗日斗争和争取民主的斗争。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以《共同纲领》为政纲。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在共产党领导下,团结其成员积极参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中国农工民主党见“政治”中的“中国农工民主党”。 中国农工民主党 中国农工民主党简称“农工党”。主要由医药卫生和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界的中、高级知识分子组成,具有政治联盟的特点,致力于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爱国统一战线中的民主党派之一。我国参政党之一。其前身是1930年8月9日成立的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1935年11月10日,改党名为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1947年2月3日,该党在上海召开第四次全国干部会议,改称现名。1949年9月,派代表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参与制定《共同纲领》和新中国的创建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农工党先后以《共同纲领》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总纲作为自己的政治纲领,制定了接受中共领导、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路线。1949年11月、1951年、1958年,农工党分别召开了第五、六次全国干部会议和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化大革命”期间,农工党被迫停止活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工党各级组织逐渐恢复活动,1979年、1983年、1988年分别召开了第八、九、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上来,在协助共产党和政府落实政策,促进医疗卫生事业改革、振兴中药事业、面向社会搞医疗保健咨询服务、参政议政等方面作出了贡献。机关报是《前进》月刊。历届中央领导人为邓演达、黄琪翔、章伯钧、彭泽民、季方、周谷城、卢嘉锡。 ☚ 中国民主促进会 中国致公党 ☛ 中国农工民主党 中国农工民主党简称农工党。中国爱国民主党派之一。一部分从事医药卫生工作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创立于1927年,曾先后定名为中华革命党,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1947年始称现名。主要成员为医药卫生界的知识分子。1927年第一次国内革命失败,其成员要求走第三条道路,组成一个党派称第三党。1935年召开第一次临时代表会议,通过临时行动纲领,宣布支持中共提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提议。1948年5月响应中国共产党发出的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的号召,1949年9月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并参与制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以共同纲领为自己的政治纲领。1979年10月召开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新时期的任务是: 全党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台湾回归祖国实现统一大业和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而奋斗。 ☚ 中国民主促进会 中国致公党 ☛ 中国农工民主党 中国农工民主党简称“农工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爱国统一战线中的民主党派之一。前身是1930年8月9日由邓演达等在上海成立的“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1931年1月,邓演达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1935年改名 “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以适应开展抗日救亡运动的需要。1941年参加发起“中国民主政团同盟”,致力于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工作。1947年2月改称今名。农工民主党在人民解放战争中坚决进行反美反蒋的人民革命斗争。主要领导人是彭泽民、章伯钧等。1948年响应中国共产党发出的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的号召,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参与制定了政协《共同纲领》,并以之为自己的政治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积极推动其成员参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后,在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方针的指引下,确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上来,号召全党为实现四个现代化,实现祖国统一大业和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而努力。目前,在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了地方组织。农工党历任领导人为中央干部会总干事邓演达,中央委员会总书记黄琪翔,中央委员会主席章伯钧、季方、周谷城。 ☚ 中国民主促进会 中国致公党 ☛ 中国农工民主党 中国农工民主党简称“农工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体制中的一个政党。以医药卫生界知识分子为主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党。1927年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以后,著名的国民党左派领导人邓演达为贯彻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酝酿组建新党。1930年8月,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创建于上海,是农工党的前身。1935年11月,临时行动委员会在九龙召开第二次全国干部会议,决定改名为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通过了《临时行动纲领》,主张团结全体民众,对日作战,实行土地革命,实现民主,推选黄琪翔为总书记。会后响应中共“八一宣言”,发表了《告同志书》,提出组织反日阵线的主张。1941年3月,参与组建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抗战胜利后,积极参加争取和平民主,反对内战独裁的斗争。1947年2月在上海举行第四次全国干部会议,决定改名为“中国农工民主党”,选举章伯钧为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彭泽民为中央监察委员会主席。会议发表宣言,呼吁全国同胞和各民主党派共同推进团结,实现和平统一,建立独立富强的中国。1949年9月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参与制订《共同纲领》,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彭泽民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章伯钧被任命为交通部部长。之后,该党以《共同纲领》作为自己的政治纲领。1951年11月在北京举行第六次全国干部会议,决定将中央执行委员会和中央监察委员会合并为中央委员会。1958年12月召开全国党员代表大会,决定将全国干部会议改称为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第七届中央委员会。新的中央委员会主席团主席是季方,委员有周谷城、唐午园等8人。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该党被迫停止了活动,到1979年10月才召开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把工作重点转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轨道上来,之后工作有新的发展。农工党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发展和加强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大统一,为维护世界和平而奋斗。在国家经济建设,政治生活,特别在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改革、振兴中医中药事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在全国28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建立有地方组织。 ☚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 中国共产党 ☛ 中国农工民主党zhong guo nong gong min zhu dangChinese Peasants’ and Workers’ Democratic Party 中国农工民主党简称“农工党”,爱国民主党派之一。它的前身是1930年在上海创立的“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1935年改名为“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1947年2月改名为“中国农工民主党”,发表了宣言,制定了章程。成员主要是医药卫生界和文教界的知识分子,领导人有彭泽民、章伯钧等。抗日战争胜利后,参加旧政治协商会议。1948年响应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的号召,1949年9月参加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祖国的统一大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