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

学校名。简称“抗大”。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创办的最高军事学府。前身是中国工农红军大学。“抗大”创建于1936年,结束于1945年。以培养抗日战争中的军事领导干部为目的。教育方针规定为:“本校之教育中心基于革命传统,在政治上授以马列主义理论、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及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救国政策;在军事上授以持久抗战的战略战术,使之深刻了解,并能灵活运用;在实际生活上锻炼艰苦奋斗的作风,以期在长期抗战过程中间,英勇奋斗,完成革命任务。”教育原则强调:“少而精,理论与实际并重,理论与实际联系,体力、智力统一,军事、政治之适当配合,进行革命批判的教授制度,自觉遵守的管理制度及集体互助的学习制度等。”考试形式有入学考试、平时成绩考查和期终考试。入学考试的目的是通过考试了解学员的文化知识水平,作为入学后编队授课的参考。入学考试一般要通过初试和复试两轮。平时成绩考查,主要是为了检查教学效果。“抗大”仅仅把测验看作是推动学习、检查教学的一种方法,虽然重视答案的准确性,但却不重视分数。测验时,通常先发测验题目,允许学员进行集体讨论,临时测验时,将事先拟发的题目,从中选择数个,作为正式的考题。考试时,以队为单位,规定时间集体测验。允许学员互相讨论,携带笔记与翻阅参考书,有时将测验题目发给学员到自习室以更充分的时间去答题。抗大的学制一般为六个月至八个月。学员学习期满,毕业后根据其学习成绩、工作能力及本人志愿,由学校分配到各个战线去参加战斗,或分配到适当的地方从事抗日救亡工作。

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

前身为1936年6月在陕北瓦窑堡成立的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1937年1月迁延安,改称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1939年9月抗大总校迁至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陆续在各抗日根据地建立了11所分校。抗大在抗日战争时期共举办过8期,培养了10多万抗日军政干部。1945年10月迁往东北,改名为东北军政大学。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7:3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