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建设银行信贷计划
国家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和国家银行信贷收支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根据一定时期国家经济、金融政策,规划计划期内信贷资金来源和信贷资金运用的规模和投向,组织动员基建、技改建设部门、建筑施工企业、开发公司和其他经济单位及个人暂时闲置的资金,合理有效地在固定资产投资领域里进行配置;根据计划期内信贷、现金等方面的任务,支持国家重点建设,推动重大骨干企业技术进步;增强国民经济发展后劲,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
中国人民建设银行信贷计划的内容 由信贷收支计划表和信贷收支计划说明两个部分组成。计划表是通过各种指标数字来反映本行信贷资金来源和信贷资金运用的数量、资金来源的渠道,资金运用的方向,两者之间的平衡关系。计划说明是用文字阐述上期计划的执行情况,编制本期计划的指导思想,主要指标数字编制的依据和实现计划的主要措施等。信贷收支计划表是采取平衡表的方式,由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组成。在信贷收支计划表中左方为信贷资金来源,表明中国人民建设银行组织动员社会闲散资金、内部资金和向其他行、处借入资金的数量。其主要项目有:
❶各项存款,包括企业自筹基建存款,建筑安装、开发承包企业存款、信托存款、储蓄存款等。
❷发行金融债券。
❸自有资金。
❹当年结益。
❺信贷差额。
右方为信贷资金运用,表明中国人民建设银行对固定资产投资领域和其他经济部门的贷款配置以及其他资金占用。主要项目有:
❶各项贷款,主要包括基本建设贷款、技术改造贷款、建筑安装企业流动资金贷款、工业贷款和其他贷款。
❷缴存人民银行存款准备金。
❸存款备付金。
❹上缴财政利税。上述资金来源和运用两方合计数一般是不相等的。其差额称为“信贷差额”,资金来源大于资金运用的差额为“信贷存差”,分行(包括分行)以下行处表现为向上级行上存资金;资金运用大于资金来源的差额为“信贷借差”,表现为向中国人民银行借款或下级行向上级行借入资金。计划表的项目数字一般分为两大栏来编制,第一栏是上年实际(或预计)余额和增减额。第二栏是计划年度的增加额,是计划表的主体。
按性质划分,中国人民建设银行信贷计划可分为指令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指令性计划目前主要包括基本建设贷款计划、技术改造贷款计划、存差计划和借差计划。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贷款计划实行按规模严格进行控制,多收不得多贷。对下达各分行存差计划必须保证完成,借差计划不得突破。由于其固定资产贷款项目的特殊性,对年底实际下达各地的贷款计划大于或小于年初下达计划以及增加或撤销投资项目的,作为自动调整计划处理,相应增、减、存、借差额。指导性计划目前主要包括各项存款、建筑安装企业流动资金贷款、工业流动资金贷款、对外承包企业、商品房开发贷款等。指导性计划是上级行规定方向和幅度,执行计划的银行有一定的自主浮动权,各项目的计划规模可以相互调剂,多存可以多贷,但少存必须少贷。值得说明的是指令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根据国家经济政策的变化而变更。有的时期是实行指令性计划,有的时期又是实行指导性计划。
按照现行规定,中国人民建设银行信贷计划主要是按年度和季度编制,分行以下行、处可根据需要按月份编制。
计划的编制与执行 中国人民建设银行系统内信贷计划是采取自下而上逐级编制、上报、汇总、平衡,自上而下逐级核批,下达。基层行要按照上级行规定的表格,编制年度或季度信贷计划报送上级行,同时抄送当地中国人民银行。信贷计划经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综合平衡后,由中国人民建设银行总行下达各地分行,各地分行按照总行下达的信贷计划逐级核批到所辖地(市)支行,地(市)支行核批县(市)支行,县市支行是计划执行的基层单位。如客观情况变化,需要调整计划时,必须逐级上报上级行,由上级行在辖内统一调剂解决或向人民银行申请调整。
信贷计划的作用 主要是:
❶有计划地动员和分配投资领域的资金。根据一定时期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和人民银行客观调控政策的要求,正确编制和执行计划,能够有计划、有目的地动员固定资产投资领域和其他方面暂时闲置的资金,并将集中起来的资金,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各地区合理地进行再分配。
❷有计划地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调整投资结构。中国人民建设银行是国家固定资产投资领域资金运动的中心,具有灵活调剂投资单位资金余缺的作用。按照国家现行规定,部门、单位和地方自筹投资的资金,必须在中国人民建设银行存足半年,纳入国家投资计划后才能使用。通过信贷计划的编制和执行,将这些资金集中于银行,可以抑制和延缓部门、地方和单位自筹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同时又可以将集中的资金与国家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相衔接,用于支持能源、交通和国民经济薄弱环节的重大基本建设项目和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起到调整投资结构,优化资金投向的作用。
❸有效地指导全行各项业务经营的开展。信贷计划是按照国民经济发展和对固定资产投资的政策、方针要求,规划全行全部信贷业务的方向和数量,并提出对各项工作的要求,具有指导和促进全行各项业务发展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