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安徽省分公司
1980年4月恢复成立,并逐步发展起来的国家保险事业。
该公司拥有一支文化素质较高、专业技术力量较强、具有开拓、奉献精神的的职工队伍。到1992年底,全省有保险职工3600余人。其中大、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职工占70%;全系统有各类专业技术干部2817人,占干部总数的89%。中、高级专业技术干部647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58人。
该公司自恢复成立以来,保险服务网络遍及省内城乡各地。全省设地、市、县保险机构110多个,城市代理网点1400余个,专兼职代办员2200余人。
该公司成立以来,保险服务领域不断扩大,经营业务种类逐年增多。为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需要,经营业务种类由1980年复业初期的单一企业财产保险发展到目前各种财产保险、人身保险、责任保险、农业保险及涉外保险共170多个险种。
保险保障范围越来越广泛。至1992年,省内业务共承保各类财产总额达1009亿元,为近2万个国营、集体、私营、个体和“三资企业”的财产、788.4万户城乡居民的家庭财产或农民房屋、22.7万辆机动车(含拖拉机)提供了保险保障。其中:省属大型企业——电力系统66.15亿元和马钢公司40亿元的全部资产,获得了风险保障;铜陵有色金属公司、淮南煤矿、淮北煤矿、安庆石化总厂等一些中央或省属大中型企业的部分财产,也先后向人保公司投了保。该公司还开办了为基本国策配套服务的“计划生育系列保险”,至1992年底,全省参加独生子女保险的人数达15.8万人、计划生育夫妇养老保险115.6万人,参加绝育手术平安保险14.7万人,以及基层计划生育干部的人身及财产保险,承保金额3216.4万元。至1992年底,全省参加各种人身保险的已逾2000万人次。有1300多万亩小麦、220万亩水稻、77万亩经济作物获得了风险保障。对地处淮河干流南洞段行洪区从1986—1988年、1992年开展了漫堤行洪农作物保险业务,为全国首创,至1992年扩大到蒙洼、南洞段、唐垛湖、邱家湖、姜家湖等6个行蓄洪区,承保区内秋季农作物43万亩,承担风险金额2451万元。
该公司经济实力雄厚。经受了1991年特大洪涝自然灾害严重考验的安徽省人民保险公司恪守信誉,忠诚服务,对参加保险而遭灾受损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按照保险合同规定,主动、迅速、准确、合理地做好理赔工作,当年仅水灾一项赔款即达3.8亿元。1980年至1992年13年间,全省国内外业务共支付赔款近20亿元。对稳定企业生产经营,安定人民生活,减轻财政负担,支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促进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保险事业发展过程中,该公司与美国、日本等国家建立了国际保险业务关系,学习国外保险管理经验,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地址:合肥市寿春路122号
邮编:230001
电话:城市业务处:253414
农村业务处:245224
人身保险处:245132
国外业务部:245722
传真:245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