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中国中学教学百科全书︱政治卷序 政治卷序 中学政治理论课,担负着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的繁重任务,担负着教育中学生树立科学精神和现代意识,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国家的振兴、民族的发达奉献青春的历史使命。因此,中学生必须把政治理论课当作一门必要的科学体系,正确对待,认真地学习。 教学的问题,最重要、最关键的问题是教师的问题。多年来,尽管有许多有关中学政治课的“辅导”、“指南”之类的材料,但这些材料多以考试为目的,不能成为“教书育人”的范本,而且编辑比较混乱,错误较多,时效性很差,多数只用一次,造成浪费。究其原因,皆因内容缺乏科学性、稳定性所至。凡此种种,使广大中学政治课教师无所遵循和适从。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中国中学教学百科全书》编委会,组织了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北师大一附中、二附中,中学政治课研究中心,北师大马列室、马列所等单位的教师,以及北京市其他重点中学的著名政治课教师,包括教授、副教授、高级教师、特级教师、中学政治理论课的研究人员,共56人,经三年多的努力,编成了《中国中学教学百科全书》〈政治〉卷,全卷计20部分,100万字,2100条,均属稳定、准确的科学内容。〈政治〉卷系统全面,具有权威性和综合性。它可以给中学政治课教师、学校的领导和管理人员、教育研究机构和行政机构提供一个完整准确的“知识库”和“信息库”,起到为中学政治课教学“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政治〉卷一书在手,既包容了中学政治课的全部内容,同时也为广大中学教师提供了教学新大纲、教学法、教学权威参考书和工具书,免除了中学教师东查西找、旁采边索之劳。这一工作,为我国中等教育做了一件有历史意义的大好事,也填补了中国辞书系列的一大空白,这卷中学教师和家长的案头工具书,必将为推动中国中学教育的发展,为把千百万中学生培养成21世纪的人才而做出贡献。 自然科学是一切科学的基础,也是中学政治理论课的基础。本卷书中,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和研究了当代自然科学和技术的新成果。这些内容,不仅为中学政治课教学所必备,也是各门自然科学教师所需要的。它可以帮助各科教学,寓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于具体教学内容之中,通过广泛渗透,循循善诱,引导学生坚持马克思主义,反对一切形式的形而上学、唯心主义、信仰主义、宿命论。帮助他们用科学反对迷信,用理性代替信仰,用辩证法取代形而上学,用唯物论的反映论克服唯心论的先验论,用辩证唯物主义战胜唯心主义和宿命论。 〈政治〉卷中的逻辑学部分,不仅是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必需,也是中学语文课和其他有关课程的基础。其中的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内容,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训练思维能力,提高写作水平。其实,这部分内容也是中学政治课教师备课和撰写教案及著作所必须遵循的基本法则和方法,它可以帮助教师达到思维的首尾一贯性和逻辑的严密性。 经济是基础,〈政治〉卷中经济方面的内容系统、准确全面,包括政治经济学、帝国主义经济、社会主义经济、世界经济、部门经济、中国经济、外国经济、经济理论和实践等多方面的内容,包揽并超过了中学经济学教学的内容,足够教师备课之用。 本卷伦理学、美学、社会学、道德等内容全面、系统、准确、稳妥、新颖,是中学教学所必需。最后的政治课教学法、教学活动,为教师提供了系统准确完整的资料,可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改进教学方法。 顺祝,《中国中学教学百科全书》〈政治〉卷,为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的中等教育工作的进步,做出重要奉献。《中国中学教学百科全书》〈政治〉卷审定专家组 1990年2月 |
☚ 中国中学教学百科全书︱前言 中国中学教学百科全书︱政治卷编辑委员会 ☛ 000006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