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中吕]喜春来(路逢饿殍须亲问)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中吕]喜春来(路逢饿殍须亲问)【注释】①饿殍(piǎo):饿死的人。②哂(shěn):嘲笑。 【鉴赏】这首小令是张养浩就任陕西行台中丞期间所作。《元史·张养浩》说:“天历二年(1328),关中大旱,饥民相食,特拜(张养浩)为陕西行台中丞……登车就道,遇饥者则赈之,死者则葬之。”“路逢饿殍须亲问,道遇流民必细询”两句直书其事,把作者在救灾过程中亲自询问灾民关心流民的情景真实地展示出来。其中,“路逢”和“道遇”、“饿殍”和“流民”、“须亲问”和“必细询”一一对应,形成标准的“合璧对”,符合该曲曲谱的要求。第三句“满城都道好官人”承接前两句,极其自然。根据历史记载,张养浩“到官四月,未尝家居,止宿公署,夜则祷于天,昼则出赈饥民,终日无少怠”。因为作者夜以继日地、实实在在地为民办事,所以满城老百姓都称他为“好官人”。前三句属实写,表现出作者和老百姓之间和谐的官民关系——作者体恤老百姓,老百姓爱戴作者。 面对老百姓的颂扬,作者并没有沾沾自喜,而是将笔锋一转,指向自身。“还自哂”三个字表现出作者孤独、忧虑和自责的复杂心理。作为不事农桑却有吏禄的官人,作者觉得为老百姓办事是自己分内的事。他清醒地认识到朝廷的赈济只能缓解灾民的燃眉之急,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使得他忧心忡忡。看着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灾民,想着自己只能“亲问”、“细询”,不能真正解决严重的灾害,自责之情也就油然而生。他不由得感到“只落的白发满头新”,说自己由于担忧灾民而长出满头白发,同时,也表达了作者面对现实无能为力的悲哀。本曲的结句,按曲谱应为五字句,这里的“只”、“满头”三字为衬字,作者借助衬字加强了结句表达感情的分量。后两句写作者的内心世界,我们仿佛看到作者心底深处的伤感和无可奈何的绝望。 这首小令朴实真率,内容显豁,不失为一篇佳作。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