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中华民国史19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请选择子栏目:
文章列表: 汪伪集团与“临时”、“维新”政权的交涉早在汪精卫投敌之前,侵华日军就已在中国占领区南北各地扶植了一批傀儡政权。汪精卫投敌后想在日军占领区内...... 汪伪国民党“六大”的召开汪精卫一伙在抗战的紧要关头,公然叛离抗日阵线,其自我编造的理由是对日谋求和平。但自从“艳电”发表后,其...... 建立特务组织汪精卫的组府活动是以上海为中心展开的。作为远东第一大都市,英、美等国早年在上海市区中心设有租界地。尽...... 汪精卫赴日会谈汪精卫一伙跑到上海后,随即开始谋划筹组新政府的活动。他们深知,日军控制的沦陷区内已有各种伪政权,再要在...... 大后方的商业和贸易抗战爆发后,中国大量战时所需物资有赖进口;另一方面,有效组织农矿产品的出口,是中国易货偿债和获取外汇收入...... 大后方的邮政电信[1]战时大后方的邮政事业有了较大发展。自1938年到1941年底,共新增邮政局所12000余处,新辟邮路132,000公里。 ...... 大后方的交通运输(一)铁路建设 抗战爆发前的1936年,中国铁路通车里程约为7,400公里。抗战爆发初期,铁路在运输军队粮秣、疏散...... 大后方的农业战时大后方作为中国的政治和经济中心,军糈民食和其他生活必需仰赖农业甚重。以粮食而言,战前中国平均每年输...... 大后方的工矿业抗战前,中国数量有限的工厂,大半集中于沿海省份。“七七”事变后,政府即下令沿海各厂矿迁入内地。从1937年7...... 战时后方的银钱业抗战爆发特别是国民政府西迁后,后方地区金融业得到较快的发展。根据1939年10月5日通过的《关于加速完成西南...... 四联总处的主要活动在战时金融体制的确立及其运作过程中,四联总处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1937年“七七”事变后不久,蒋介石即令...... 安定金融和维持法币汇价的努力1937年卢沟桥事变发生后,金融领域的稳定亦受到较大的影响。国民政府及所属金融机构为稳定金融采取了不少措...... 巨额赤字和通货膨胀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政府的财政开支剧增,赤字情况即总岁出与实际收入的亏短数,渐趋严重。 抗战爆发初始,国...... 大举内外债和停付关盐税担保外债1937年卢沟桥事变、尤其是“八一三”淞沪抗战发生后,国民政府原有的正常性财政收入已无法应付迅速增长的军...... 战时财政征收抗战时期财政征收,主要包括税收(关税、盐税货物税等)和田赋。 抗战爆发之初,1937年8月国民政府确定的税制方......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