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中医药学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中医药学

学科名。以中国传统的社会历史文化为背景的医药体系,有别于近代从西方传入的现代医学体系,故又称中国传统医学。从现代学科分类,中医药学是中医学和中药学的合称,但两者的基础理论是统一的,所以历古至今中医药学都是统一的医药体系。其中,中医学是以传统医学理论与实践经验为主体,研究人体生命活动中健康与疾病转化规律及其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保健的一门综合性学科。中药学是根据中医理论体系研究药物理论、方法和技术,包括药物来源、采集、炮制、性味、功用、配伍法则和临床应用等知识的系统学科。

中医药学

中医药学

中医药学

战国时代的 《黄帝内经》 奠定了我国中医药学的基础。汉代出现了两大名医,即外科医生华佗和内科医生张仲景,他们与扁鹊一起被称为中医三大祖师。华佗字元化,沛国谯 (今安徽毫县) 人,大约生于公元2世纪初,生平不详。华佗最著名的医术是使用麻沸散作为麻醉剂做腹腔外科手术,先让病人和酒服下麻沸散,醉倒无知觉,后对腹腔施行手术,手术完毕缝合并涂上膏药,四至五天伤口愈合,一个月内完全恢复正常。在那么遥远的年代成功地施行外科手术,是世界医学史上的一件大事。华佗被称为外科之祖是完全当之无愧的。华佗在医学上的另一建树是提倡体育锻炼,以防止患病。他继承先秦以来的导引术传统,首创了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禽兽的自然动作而编创的 “五禽戏”。华佗的弟子吴普一直练 “五禽戏”,直到90岁还耳聪目明,牙齿完好。作为一代名医,华佗不仅有高超的外科医术,而且懂脉象、会针炙、善处方。他注重察声观色,晋人王叔和的 《脉经》 中有一篇题为 “扁鹊、华佗察声色要诀” 的文字,记录了不少华佗处理过的病例。
东汉末年还出了另一位名医张仲景(约150—219),他生于南阳 (今河南南阳市) 一个较富裕家庭,从小有条件读书。张仲景于3世纪初写成了 《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 被晋人王叔和整理成 《伤寒论》 和 《金匮要略方论》 两部分,前者主要论述伤寒等急性传染病,后者主要论述内科病以及某些妇科病和外科病。该书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医诊断学中的 “六经辨证” (病分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类) 和 “八纲原理” (阴、阳、表、里、虚、实、寒、热),确立了中医传统的辨证论治的医疗原则,奠定了我国中医治疗学的基础。不仅如此,《伤寒杂病论》 中还选收了三百多个药方,说明了配药、煎药和服药所遵循的原则,构成了一部非常有价值的经方。总的说赖,在我国中药史上,《伤寒杂病论》是一部里程碑式的著作。
秦汉以来,我国名医和医书层出不穷,体现了中医药学发展的延绵不绝和繁荣景象。在中药学方面,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是汉代的 《神农本草经》,后有南朝陶弘景的 《神农本草经集注》,唐代的《新修本草》,宋代唐慎微的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以及最为著名的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在针炙学方面,有皇甫谧及其 《针炙甲乙经》,宋代王惟一及其 《铜人偷穴针炙图经》,元代滑寿及其 《十四经发挥》 等; 在其它方面,还有晋代王叔和的 《脉经》,是中医传统的切脉诊断术的一部经典之作。葛洪的 《肘后方》,巢元方的 《诸病源候论》,孙思邈的 《千金方》,王焘的 《外台秘要》,都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的珍品,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中医学整体上的进步体现在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的水平的提高,唐代名医孙思邈正是在这两方面均极其重要的人物。他的唯一幸存的著作 《千金方》 的第一卷讨论医德问题。在书中,他指出光读几本方书不能算好医生,还必须涉猎群书,读五经三史、诸子百家、道论释典等。他主张医生必须有高尚的品德,不能贪图财物,对求治病人无论贵贱一视同仁。《千金方》还谈到了养生问题,如提出去 “五难”(去名利、喜怒、声色、滋味、神虑),“十二少” (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语、少笑、少愁、少荣、少喜、少怒、少好、少恶),以及按摩、调气、适时服食等。此外,该书收集了八百多种药物的使用方法,并对其中二百多种的采集和炮制都作了详细论述。这些内容既是孙思邈对前人药学知识的继承,更是他多年实地采药丰富经验的总结,在中药学上有极高的价值。
提到中国古代的大医学家,人们肯定都会想到李时珍。他被后世尊称为 “药王” 是当之无愧的。学医的过程中,李时珍见前人的 《本草》 错误很多,这些错误如不纠正将会产生严重的后果,便立志重新编纂一部新的 《本草》。为了写好这本书,他不但阅读了800多种书籍,而且实地考察了许多地方,收集标本和单方,进行药物试验。在历时20多年后,终于写成52卷、190万字的巨著 《本草纲目》。全书分16部 (水、火、土、金石、草、谷、菜、果、木、服器、虫、鳞、介、禽、兽、人),62类,共收药物1892种,附方11096个,此外还配有插图1160幅。所收药物有近四分之一为新增,每一种药以正名为题,先释名,把各种异名解释清楚,再集解,说明其形状、出处、产地和采集方法,再列 “修治”、“气味”、“主治” 和 “发明” 等项,最后附药方。本书规模宏大,内容准确严谨,是我国药学的集大成之作。不仅如此,《本草纲目》 的所列部类反映了我国古代对自然界万物的分类思想,具有极高的思想史价值。

☚ 农学   天文学 ☛
中医药学

中医药学

战国时代的《黄帝内经》奠定了我国中医药学的基础。汉代出现了两大名医,即外科医生华佗和内科医生张仲景,他们与扁鹊一起被称为中医三大祖师。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今安徽毫县)人,大约生于公元2世纪初,生平不详。华佗最著名的医术是使用麻沸散作为麻醉剂做腹腔外科手术,先让病人和酒服下麻沸散,醉倒无知觉,后对腹腔施行手术,手术完毕缝合并涂上膏药,四至五天伤口愈合,一个月内完全恢复正常。在那么遥远的年代成功地施行外科手术,是世界医学史上的一件大事。华佗被称为外科之祖是完全当之无愧的。华佗在医学上的另一建树是提倡体育锻炼,以防止患病。他继承先秦以来的导引术传统,首创了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禽兽的自然动作而编创的“五禽戏”。华佗的弟子吴普一直练“五禽戏”,直到90岁还耳聪目明,牙齿完好。作为一代名医,华佗不仅有高超的外科医术,而且懂脉象、会针灸、善处方。他注重察言观色,晋人王叔和的《脉经》中有一篇题为 “扁鹊、华佗察声色要诀”的文字,记录了不少华佗处理过的病例。
东汉末年还出了另一位名医张仲景(约150—219),他生于南阳 (今河南南阳市) 一个较富裕家庭,从小有条件读书。张仲景于3世纪初写成了《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被晋人王叔和整理成 《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方论》两部分,前者主要论述伤寒等急性传染病,后者主要论述内科病以及某些妇科病和外科病。该书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医诊断学中的 “六经分证” (病分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类) 和“八纲原理”(阴、阳、表、里、虚、实、寒、热),确立了中医传统的辨证论治的医疗原则,奠定了我国中医治疗学的基础。不仅如此,《伤寒杂病论》中还选收了三百多个药方,说明了配药、煎药和服药所遵循的原则,构成了一部非常有价值的经方。总的说来,在我国中药史上,《伤寒杂病论》是一部里程碑式的著作。
秦汉以来,我国名医和医书层出不穷,体现了中医药学发展的延绵不绝和繁荣景象。在中药学方面,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是汉代的 《神农本草经》,后有南朝陶弘景的 《神农本草经集注》,唐代的 《新修本草》,宋代唐慎微的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以及最为著名的明代李时珍的 《本草纲目》;在针灸学方面,有皇甫谧及其 《针灸甲乙经》,宋代王惟一及其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元代滑寿及其 《十四经发挥》等;在其他方面,还有晋代王叔和的 《脉经》,是中医传统的切脉诊断术的一部经典之作。葛洪的 《肘后备急方》,巢元方的 《诸病源候论》,孙思邈的 《千金方》,王焘的 《外台秘要》,都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的珍品,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中医学整体上的进步体现在理论与实践两方面水平的提高,唐代名医孙思邈正是在这两方面均极其重要的人物。他的惟一幸存的著作 《千金方》的第一卷讨论医德问题。在书中,他指出光读几本方书不能算好医生,还必须涉猎群书,读五经三史、诸子百家、道论释典等。他主张医生必须有高尚的品德,不能贪图财物,对求治病人无论贵贱一视同仁。《千金方》还谈到了养生问题,如提出去 “五难” (名利、喜怒、声色、滋味、神虑) “十二少” (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语、少笑、少愁、少荣、少喜、少怒、少好、少恶),以及按摩、调气、适时服食等。此外,该书收集了八百多种药物的使用方法,并对其中二百多种的采集和炮制都作了详细论述。这些内容既是孙思邈对前人药学知识的继承,更是他多年实地采药丰富经验的总结,在中药学上有极高的价值。
提到中国古代的大医学家,人们肯定都会想到李时珍。他被后世尊称为 “药王”是当之无愧的。学医的过程中,李时珍见前人的 《本草》错误很多,这些错误如不纠正将会产生严重的后果,便立志重新编纂一部新的 《本草》。为了写好这本书,他不但阅读了800多种书籍,而且实地考察了许多地方,收集标本和单方,进行药物试验。在历时20多年后,终于写成52卷、190万字的巨著 《本草纲目》,全书分16部 (水、火、土、金石、草、谷、菜、果、木、服器、虫、鳞、介、禽、兽、人),60类,共收药物1892种,附方11096个,此外还配有插图1160幅。所收药物有近四分之一为新增,每一种药以正名为题,先释名,把各种异名解释清楚,再集解,说明其形状、出处、产地和采集方法,再列“修治”、“气味”、“主治”和 “发明”等项,最后附药方。本书规模宏大,内容准确严谨,是我国药学的集大成之作。不仅如此,《本草纲目》的所列部类反映了我国古代对自然界万物的分类思想,具有极高的思想史价值。

☚ 农学   天文学 ☛
0000450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6:3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