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党校
中共中央领导下培养地委和团级以上政治工作和实际工作干部的学校。前身是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1933年创办于中央根据地江西瑞金。1935年随中国工农红军到达陕北瓦窑堡后正式改称为中共中央党校,校长董必武。1937年迁延安,学员按所属部门和文化程度编班。设哲学、政治经济学、马列主义、党的建设、中国革命问题等课程。1924年2月贯彻整风精神进行改组,毛泽东亲任校长,批判了王明的教条主义,确立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和实事求是的校风,为中央党校的建设和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当时中央党校为6个部,分别培训中央和各省的负责干部,从抗日前线调回学习的县团干部,边区地方干部和新来边区的干部,学员达3000多人。学习内容是中共中央规定的整风文件,通过学习达到整顿学风、党风、文风,改造思想,增强团结的目的。抗战胜利后,学员全部分配工作,学校暂时停办。1948年7月在河北平山复校,刘少奇兼任校长,为今天中共中央党校前身。
前身是1933年创办的马克思共产主义大学。1935年11月,中共中央到达陕北后,改名为中央党校。1942年2月改组后,成为培养党的政治、军事、文化干部的一所规模宏大的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