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中世纪的西方伦理学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中世纪的西方伦理学

中世纪的西方伦理学

欧洲的中世纪指从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这段封建时期。这个时期,居于统治地位的是封建僧侣和贵族,他们控制着整个社会的政权、财权、神权和文化权。广大市民和农民生活在社会底层,经济上受到残酷剥削,政治上毫无权利,甚至连起码的人身自由和婚姻自由都没有。由于特殊的社会地位,广大市民和农民往往具有勤劳、朴素、善良和团结互助等美德,有着本阶级的道德观和道德实践。但是,由于缺乏教育和文化,他们不可能从理论上概括出本阶级的伦理思想体系,只是在农民起义的领袖人物如闵采尔等人那里,才具有反映他们利益和愿望的伦理思想片断。在封建贵族和僧侣的大力提倡和扶植下,基督教及其道德观在中世纪成为占绝对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是封建统治阶级的思想武器和精神支柱,起着麻醉人民意志,腐蚀人民心灵的作用。但其间也伴随着反映劳动人民要求的伦理思想同封建神学伦理学之间的对立和斗争。
西方中世纪伦理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三个历史阶段。第一阶段是从5世纪到11世纪封建制度形成和发展时期的伦理学。这个时期,基督教会逐渐强大,基督教成为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奥古斯丁为代表教父伦理思想和《圣经》(主要是新约)中的道德观被全盘接受和移植过来,成为正统的宗教神学伦理观。其核心内容是“原罪说”,以及劝人忍受现世苦难以求来世幸福的说教。第二阶段是从11世纪至15世纪封建制度发达时期的伦理学。这一时期,城市市民阶层逐渐兴起,力量不断加强,除贵族与农奴之间的社会基本矛盾外,贵族与市民的矛盾和斗争也愈来愈突出。这种斗争反映在伦理思想领域,表现为阿柏拉尔的自由意志论同安瑟伦的救赎论的争论,邓斯·司各脱和托马斯·阿奎那之间关于自由意志的争论。由于基督教在社会中占有统治地位,因而他们的思想斗争仍然是在神学伦理学的范围内进行的。第三阶段是从15世纪末至17世纪中叶封建制度衰落时期的伦理学。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经在封建社会内部孕育发展,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力与腐朽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的矛盾逐渐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人道主义者,以人性反对神性,以人道主义反对神道主义,以感性的享乐和现实的物质利益反对宗教的禁欲主义,掀起一场轰轰烈烈的思想启蒙运动。他们把予头公开地直接指向宗教神学伦理学,为资本主义的发展从道德上提供理论论证,也为后来资产阶级伦理思想的系统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这个阶段还出现了与资产阶级宗教改革运动相适应的伦理思想,及代表早期无产者和劳动群众利益的空想社会主义伦理思想。

☚ 斯多葛派的犬儒主义道德观   早期基督教的道德观 ☛
0000059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7:3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