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中世纪的西方伦理学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中世纪的西方伦理学 中世纪的西方伦理学欧洲的中世纪指从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这段封建时期。这个时期,居于统治地位的是封建僧侣和贵族,他们控制着整个社会的政权、财权、神权和文化权。广大市民和农民生活在社会底层,经济上受到残酷剥削,政治上毫无权利,甚至连起码的人身自由和婚姻自由都没有。由于特殊的社会地位,广大市民和农民往往具有勤劳、朴素、善良和团结互助等美德,有着本阶级的道德观和道德实践。但是,由于缺乏教育和文化,他们不可能从理论上概括出本阶级的伦理思想体系,只是在农民起义的领袖人物如闵采尔等人那里,才具有反映他们利益和愿望的伦理思想片断。在封建贵族和僧侣的大力提倡和扶植下,基督教及其道德观在中世纪成为占绝对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是封建统治阶级的思想武器和精神支柱,起着麻醉人民意志,腐蚀人民心灵的作用。但其间也伴随着反映劳动人民要求的伦理思想同封建神学伦理学之间的对立和斗争。 ☚ 斯多葛派的犬儒主义道德观 早期基督教的道德观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