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个性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个性

 

论题解析


 [解题]个性(personality),指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和教育下,形成的一个人的比较固定的特性。个性是一个人区别于其他人的独特的精神面貌和心理特征。个性对于一个人的活动、生活具有直接的影响;对于一个人的命运、前途有直接的作用。
 [析题]人的个性是在先天的自然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学习、教育与环境的作用逐渐形成的。可以说,每个人的人格都打上了他所处的时代的烙印。当然,也可以从人所具有的个性本身谈起。因为人人的个性都各不相同。正是这些具有千差万别个性的人,组成了我们这个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和各种各样、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的人类群体,推动着历史的前进和时代的变迁。
 [温馨提示]个性虽然具有稳定性,不易改变,但个性决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复杂的现实生活中,随着社会现实和生活条件、教育条件的变化,年龄的增长、主观的努力等,个性也可能会发生某种程度的改变。特别是在生活中经过重大事件或挫折,往往会在个性上留下深刻的烙印,从而影响个性的变化,这就是个性的可塑性。对个人而言,要懂得如何恰当地展现自己的个性。写作时应予注意。
 

思路导引


 个性贯穿着人的一生,影响着人的一生。正是人的个性倾向性中所包含的需要、动机和理想、信念、世界观,指引着人生的方向、人生的目标和人生的道路;正是人的个性特征中所包含的气质、性格、兴趣和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和决定着人生的风貌、人生的事业和人生的命运。
 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我们会发现,有的人行为举止、音容笑貌令人难以忘怀;而有的人则很难给别人留下什么印象。有的人虽曾只见过一面,却给别人留下很深的印象;而有的人尽管长期与别人相处,却从未在人们的心中泛起一点点涟漪。
 人们往往对此容易产生一些误解,认为一个 “倔强” 、 “要强” 、 “坦率” 、 “固执” 的人很有个性;而 “文雅” 、 “平和” 、 “斯文” 、 “柔弱” 的人没有个性。这种看法是不对的,至少说是不全面的。
 不管是哪种倾向性的个性特征,不管这种特征是鲜明的还是平淡的,它都表明了一种个性。心理特征人人都有,精神面貌人人不可缺少。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世界上不存在没有个性的人。因此,不必羡慕他人的才能,也不必悲叹自己的平庸,各人都有各人的个性魅力。但个性太强,不易团结人,应适时、适地、适度地展现自己的个性,才是与他人相处最好的方法。
 

论点集锦


 1.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个性魅力。
 2.个性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改变。
 3.个性具有积极性。
 4.个性太强不易搞好团结。
 5.个性使生活丰富多彩。
 6.独立思考、开拓创新需要个性。
 7.尊重别人的个性。
 8.展现个性,不能损害他人或集体的利益。
 

论据超市


 [理论论据]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
 

—— (三国)李康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 (唐)柳宗元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 (宋)陆游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 谭嗣同


 ※知教育者,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化一,毋宁展个性。
 

—— 蔡元培


 ※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只有怕死鬼才乞求 “自由”。
 

—— 《红岩》


 ※坏的天性养成不好的习惯。
 

—— 〔古希腊〕伊索


 ※教育随着生命开始,在我们察觉个性已建立之前,后来的教诲已很难将它移动及改变。
 

—— 〔英国〕莎士比亚


 ※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
 

—— 〔英国〕达尔文


 ※保持你的个性,不要人云亦云。
 

—— 〔法国〕罗曼·罗兰


 ※奔放的性格有勇往直前的好处,含蓄的性格有迂回委婉的优点。把握自己性格的特色,就是每个人处世的风格与成功的道路。
 

—— 〔法国〕罗曼·罗兰


 ※我们不必羡慕他人的才能,也不必悲叹自己的平庸。各人都有他的个性魅力。
 

—— 〔法国〕罗曼·罗兰


 ※正如从小孔可见阳光,从小节可观察一个人的个性。
 

—— 〔法国〕史迈尔


 ※一个人的个性都有他自己的一套,理智也会被他牵着鼻子走。
 

—— 〔美国〕索尔·贝娄


 ※我知道的东西谁都可以知道,而我的个性却为我所独有。
 

—— 〔德国〕歌德


 ※人的性格是扎根在骨头和血液里的。
 

—— 〔苏联〕高尔基


 ※任何人都是用两条腿走路的,但步态各不相同。
 

—— 〔苏联〕阿·巴巴耶娃


 ※冬依松柏春依柳,朝看烟云暮看霞。
 

—— 对联


 ※每座山都有自己的斜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
 

—— 谚语


 [事实论据]
 

孔子的因材施教


 孔子能掌握学生的个性差异而施以不同的教育。
 孔子的学生子路问孔子:“如果已经认识到一件事情应当做,是不是马上就要采取行动呢?” 孔子回答说:“有父亲和哥哥在,怎么可以不跟他们商量就采取行动呢?” 不久,冉有也向孔子提出这个问题,孔子说:“既然认识到了某件事是应当做的,当然马上就要去做。” 另一个学生公西华问孔子为什么回答同一个问题却有两个截然不同的答案。孔子告诉他,这是因为这两人的性格不同。子路一贯好强,所以要抑制他一下;而冉有一向胆小怕事,所以要鼓励他,让他大胆地闯闯。
论题链接 ①因材施教②选择
 

张瑞敏的冷静


 通过对业内中高层管理者的定性访谈了解到,张瑞敏对于企业领导者最深刻的影响莫过于他的 “冷静”。对海尔的每一个决策定位都经过冷静的分析。在一定意义上,这是张瑞敏的个性,也是海尔的个性。把冷静融入企业的个性当中,或许是张瑞敏对业内人士影响的最深层的内涵。
论题链接 ①冷静②决策
 

*比尔·盖茨独特的个性


 名人似乎总有与众不同之处。盖茨之所以会成为当今电脑世界的显赫人物,其独特的性格特征也许早已注定了他的非同寻常。对小时候的盖茨来说,在课堂上睡觉是常有的事。他的生活节奏极其紧张,三天不睡觉对他来说如同家常便饭。据一位朋友说,他通常三十六个小时不睡觉,然后倒头便睡上十来个小时。盖茨睡觉的习惯很独特,他从不在床单上睡觉。累了的时候,他就躺在他那张乱糟糟的床上,拉过一条电热毯盖在头上,不管何时也不管环境如何喧闹,他总能马上进入香甜的梦乡。盖茨至今仍保持着这个习惯。当他坐飞机时,他常用一条毯子盖在头上,然后在整个航程中酣睡不止。在同学眼中,盖茨极有个性。他在谈话、阅读或沉思时,总习惯把头置于双手之间,身体前后猛烈地摇摆。有时为了表达自己的观点,他甚至还会疯狂地挥舞手臂。
论题链接 ①习惯②特立独行
 

个性心理品质不同


 美国两位著名的心理学家——特尔曼与西尔斯,做过一个有趣的调查。他们对1528名超常儿童进行了连续50年的追踪研究。结果显示,智力与成就有一定关系,但不是完全相等的关系。特尔曼对800个男性被试者中成就最大的20%与成就很小的20%进行了比较,发现这两组人最明显的差别,是他们的个性心理品质不同。成就最大的这一组,在进取心、自信、不屈不挠、坚持、谨慎等方面,明显地高于成就最小的那一组。
论题链接 ①个性与成功②综合素质
 

“野蛮女友” 的个性魅力


 韩国影片《我的野蛮女友》表现了这样一个现代女孩:她并没有把自己塑造成优雅的典范,反而处处破坏着优雅与淑女的规则。但在这表面的现象背后,让人真正地感到了属于她自己独有的个性。她让男友到很远的对面的山上听自己说话,把女孩的无助的心理表现得真实、自然,同时又保护了男孩的自尊;她要求男孩在全体同学面前送玫瑰给她,实际是要表达自己的爱,这又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女孩的勇气与坚定,还有她那种与男孩交友的戏谑心理,都让观众感到一个极具个性魅力的人的存在。
论题链接 ①个性的吸引力②魅力
 

致命的弱点


 近年来,内地歌坛的音乐组合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然而遗憾的是,能够像日韩组合一样有相当市场号召力、真正成气候的却凤毛麟角。最近,在亚洲音乐节青春组合大赛决赛现场,不少组合在炫技上大做文章而忘记了在唱功上下工夫。 “哈日”“韩流” 的风格不仅影响了选手们的装束,而且连所谓的高难度动作都摆脱不了模仿的影子。唱功不足,缺乏个性却成了他们致命的弱点。行家们指出,要想保住持久的生命力,就必须加强唱功,做出自己风格的音乐。
论题链接 ①个性与能力②模仿
 

贝多芬不为权贵让路


 贝多芬是德国伟大的作曲家,他的名声享誉世界,一生的作品种类很多。贝多芬为人刚直、才华出众。
 一天黄昏,贝多芬和他的一位诗人朋友在维也纳的一条林荫道上散步。突然,在街心漫步的人群纷纷退到两旁。原来是奥国王子和一群贵族出来游玩。诗人立即拉着贝多芬向路旁走去。 “慢着”,贝多芬轻蔑地一瞥,说:“别向他们的荣华折服!那伙是偶然出生在阔人家的,而咱们——贝多芬和你,是经过不知多少努力,才有今天的成就的。王子过去有,现在有,将来还会有,而我贝多芬,永远只有一个!” 说完,他挽住诗人的手臂,挺起了胸脯,又继续向前走去。
论题链接 ①正直②特立独行③自信
 

毕加索的批评


 画家张大千年轻时在巴黎办画展,特邀毕加索参观。毕加索5分钟看完画展并对张大千说:“这里没有你的一张画。” 张大千日夜思索,终于明白其中缘由。原来自己热衷于临摹石涛、八大山人等画作,虽可乱真,但缺乏创造,无自己的风格。自此以后,张大千在画画时注意开拓创造,后来成为颇具个性的绘画大师。
论题链接 ①个人风格②突破
 

毛毛虫与从众行为


 法国自然科学家约翰·亨利做过这样的实验:他将一些毛毛虫排成一个圆圈,中间放一堆食物。奇怪的是,毛毛虫只是一个接一个的跟着前面的爬行,而没有一个爬向食物,直到全部饿死。科学家认为,这就是毛毛虫缺乏个性的 “从众心理”。
论题链接 ①从众心理②选择
 [自我补充]
 


 

互动园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1.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
 

—— (三国)李康


 2.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 谭嗣同


 要求:①这两句名言分别是对个性的不同感悟,请根据上面提供的材料写一篇议论文。②立意自定。所写内容必须在 “个性” 的范围之内。③题目可另拟。④不少于800字。
 [实战演示]
 精彩范文
 

论 “个性”


 有个性就是与众不同,和现代意义上的 “另类” 是两码事。一般来说,“有个性” 是褒义的,最起码也是中性词;而 “另类” 则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说一个人有个性,就是古代说的 “木秀于林”“堆出于岸”“行高于人”,虽然可能会落得个 “风必摧之”“流必湍之”“众必非之”,却依旧会不入俗流,特立独行,无怨无悔!如 “举家食粥酒常赊,卖画钱来付酒家” 的曹雪芹,“把夭桃斫断,杀他风景,鹦哥煮熟,佐我杯羹” 的郑板桥,“采菊东篱下,悠然望南山” 的陶渊明,还有那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的李白……
 古往今来,多少有个性的人物光照千秋,彪炳青史:“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在引颈就戮的时候慷慨陈词、欣然命笔:“有心报国,无力回天!” 新中国成立初期,和毛泽东有诗词唱和之交的柳亚子先生在伟人面前大发牢骚:“岂不爱粉黛,爱河饮尽犹饥渴。”名人趣事,俯拾皆是。
 名人似乎总有与众不同之处。盖茨之所以会成为当今电脑世界的显赫人物,其独特的性格特征也许早已注定了他的非同寻常。对小时候的盖茨来说,在课堂上睡觉是常有的事。他的生活节奏极其紧张,三天不睡觉对他来说如同家常便饭。据一位朋友说,他通常三十六个小时不睡觉,然后倒头便睡上十来个小时。盖茨睡觉的习惯很独特,他从不在床单上睡觉。累了的时候,他就躺在他那张乱糟糟的床上,拉过一条电热毯盖在头上,不管何时也不管环境如何喧闹,他总能马上进入香甜的梦乡。盖茨至今仍保持着这个习惯。当他坐飞机时,他常用一条毯子盖在头上,然后在整个航程中酣睡不止。在同学眼中,盖茨极有个性。他在谈话、阅读或沉思时,总习惯把头置于双手之间,身体前后猛烈地摇摆。有时为了表达自己的观点,他甚至还会疯狂地挥舞手臂。
 平民百姓、凡夫俗子虽然草木一秋,人微言轻,其中照样不乏有个性的人做出有个性的事,甚至和名人大腕比也不相伯仲,毫不逊色!正是这些千千万万有个性的人和事,才使我们身边的生活变得色彩斑斓,有滋有味!难道不是这样吗?
 假如千人一面、假如万马齐喑,毫无个性可言,世界将会怎样?!
 经典点评 
 拥有独特个性的人,才使人更具有与众不同的魅力。本文紧扣此论点,证明只有具有个性的人才是让人赞叹的。文章的开头就引用了李康的话作为反面论据,提出具有个性的人容易成为众人攻击的对象。随后作者话锋一转,马上用因为具有独特个性而成功,并流芳百世的人的例子予以反驳,指出这些人的 “不入俗流,特立独行,无怨无悔”。全文旁征博引, 大量的名人名句的引用使整篇文章充满着情与理。作者所用的每个例证都指向文章的主题,并对其进行不断渲染,充分有力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文章最后一段以单句结尾,一个反问句将文章推向高潮。
 整篇文章思想广博、睿智,语言流畅,字数不多却富有激情,其写作手法十分值得学习。
 [实战演练]
 请按题目要求另写一篇议论文。

个性kɣ44xiŋ44

人或事物所具有的特性: 这个人~强。

个性;特性ɡèxìnɡ tèxìnɡ

【同】 都是名词;都可指人或事物的特点。
【异】 “个性”多指个人的感情、性格、意志、气质等;一般用于人,适用范围较小。此外,“个性”作为哲学用语,指事物的特性,跟“共性”相对;“特性”没这个意思。[例]~是在一定社会条件和教育影响下形成的一个人的比较固定的特性。“特性”着重指某一事物所特有的性质,包括人的性格和事物的性能;可用于人和事物,适用范围较广。[例]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这种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民族的……它是我们这个民族的,带有我们民族的~。”
【反义】 个性—共性/ 特性—共性

个性ɡèxìng

❶个人比较突出的气质、性格、兴趣等
 △ ~突出|有~。
❷事物的特性。
【反】共性

个性gèxìng

❶ 〈名〉个人与其他人或事物相区别的特性:个性突出│很有个性。
【同义】性格。
❷ 〈名〉事物的特性。
【反义】共性。

个性gèxìng

在一定社会环境和教育条件下形成的比较固定的特性,也指事物的特殊性。
【组词】个性鲜明︱个性特征︱个性和共性︱有个性︱个性强
【例句】我读《水浒》,不过囫囵吞枣地看一遍,只注意紧张动人的情节;那些好汉的个性,那些复杂的内容,全搞不清楚。
 ❍ 如果想与同学相处得好,你的个性就不要太强。
【近义】性格︱特性
【反义】共性

个性gexing

指个人的性格,即个人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和教育影响下形成的比较固定的特性:这个人很有~|他~太强了|他~不好,脾气暴躁。

个性

(同)性格 特性
(反)共性

个性gè xìng

一个人的比较固定的特性。1903年汪荣宝等《新尔雅·释教育》:“成其独立之人格者,谓之个性。”1907年鲁迅《坟·文化偏至论》:“盖自法朗西大革命以来,平等自由,为凡事首,继而普通教育及国民教育,无不基是以遍施。久浴文化,则渐悟人类之尊严;既知自我,则顿识个性之价值;加以往之习惯坠地,崇信荡摇,则其自觉之精神,自一转而之极端之主我。”1919年李大钊《联治主义和世界组织》:“这条线的渊源,就是解放的精神。可是这解放的精神,断断不是单为求一个分裂就算了事,乃是为完成一切个性脱离了旧绊锁,重新改造一个普通广大的新组织,一方面是个性解放,一方面是大同团结。”

个性、特性;共性、通性

○个性gè xìng

(名)指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个别的、特殊的性质:通过对各个事物~的研究去把握共性|有独特~的人物形象。

○特性tè xìng

(名)某人或某事物特有的性质:磁石有吸铁的~|水结成冰的时候,体积反而膨胀,这是水的~。

●共性gòng xìng

(名)指不同人或事物所共有的普遍性质:贪婪是这些人的~,尽管其犯罪的原因各异|有理想,有毅力,是科学家的~。

●通性tōng xìng

(名)不同的人或事物具有的共同特性:这是人的~,无可指摘|诗、小说、戏剧、散文有它们的~,然而也各有它们的个性。

特性←→共性tè xìng ← → gòng xìng

特性:某人或事物所特有的性质。
共性:共同具有的性质。
【例】 而另一方面周瘦鹃在自己编的《春秋》内说:各种副刊有各种副刊的特性,作河水不犯井水之论,也是见周瘦鹃犹惴惴于他现有地位的危殆。(鲁迅:《〈伪自由书〉后记》) 其共性是矛盾存在于一切过程中,并贯串于一切过程的始终,矛盾即是运动,即是事物,即是过程,也即是思想。(毛泽东: 《矛盾论》)

个性

个性

指具体的单个语法成分的语法特性。如汉语词类中的名词有普通名词、专有名词的不同,普通名词又有指人名词、非指人名词的不同,非指人名词又有生物名词、非生物名词的不同,非生物名词又有具体名词、抽象名词的不同,等等。抽象名词中的“事实”“意义”还有不同的个性,我们说“承认事实”,不说“承认意义”。

☚ 循环性   共性 ☛
性格

性格

生性 心性 情性 性品 心气 姿性 秉性 风骨
性格、气质:骨血
品质、性格:品性
作风、性格:风性
一个人的比较固定的特性:个性 自性
 原来的个性:本心 本才 宿本
 书法艺术能体现出人的个性:一字见心
生就的个性或习惯难以改变:本性难移 秉性难移 禀性难移 天性难移 本性难改 榆瞑豆重
 呆板单调,缺乏个性:千人一百 千人一状
 内容和形式呆板单调,毫无个性和变化:千人一律
长期习惯于怎样,就会形成怎样的性格:习与性成 习与体成 习以成性 习久成性
不同的人其性格各不相同:乐水乐山 乐山乐水 乐山爱水 智者乐水 知者乐水
人的性格、爱好各不相同或事物各有差异:一龙九种
人的性格、行为不同一般:与众不同 比众不同 与众不群 与群不同
 优秀杰出,与众不同:轩然出群
 故作清高,以示与众不同:独弦哀歌
 一举一动都与众不同:俯仰异观
性格内向:内倾
性格外向:外倾(态度、行为方式表现出的心理特点:性格)

另见:性情 心理

☚ 性格   各种性格 ☛

个性

个人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由于人们的生理素质、家庭环境、社会经历、文化教养等各不相同,在思想、情感、性格、能力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与众不同的特征,使自己的言行举止具有特殊的色彩,成为一个具体的完整的现实的社会成员。从伦理学的角度说,个性表现为一个人在独立判断和独立选择的条件下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它是个人道德行为的心理前提和基础,也是道德原则和规范的普遍价值在个人行为品性中的具体表现。个性多方面表现的总和影响一个人的行为活动及对他人和社会的道德评价。个性在一定程度上是比较稳定的,但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也会发生变化。在阶级社会中,人的个性受阶级性的制约。一个人的个性是人性和社会性(包括阶级性)在个体身上的具体表现。个性随历史的发展而发展变化。封建社会农业小生产的规模使人们的个性发展限制在狭小的眼界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使人从封建制度下解放出来,是个性发展中的革命。但资本主义造成的金钱拜物教和多数人的贫困,成为人们个性发展的新的桎梏。社会主义革命打破了私有制和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统治,为人们个性的发展开拓了广阔的天地。个性的发展同集体生活方式的发展密切相连,它只有在集体中才能得到真正自由的发展和社会的保护。集体主义是个性的灵魂。

个性

个性gexing

指单个人所具有的属性或特征的总和。由于每个人的先天素质不同,社会生活的经历和受教育的条件不同,所以每个人都具有个人的独特性。马克思说,个人“是一个特殊的个体,并且正是他的特殊性使他成为一个个体,成为一个现实的单个的社会存在物”(《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23页)。个性是稳定性和变动性的对立统一。个人在生活中逐渐使心理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固定化,从而使自己的活动总是带有一定的倾向性,在不同的条件下总是显示出较为恒定的品质。但个性也具有可变性,人在生活过程中,会形成一些新的个性特征,已经形成的个性特征也会发生某些改变。个性还是社会性和生物性的统一。“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马克思),因此,人的个性要受到人的生物特性的制约,个体的生物特性是个性形成的基础,影响着个性发展的道路和方式,影响着某些个性品质形成的难易。但对个性的形成和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社会方面的因素。人的理想、信念、性格、意志、能力等,都是在个人同具体的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形成的。个性是人的各种稳定的个性特征所构成的一个系统整体,包括三个分系统:第一个分系统是个性心理特征系统,包括气质、性格、意志、智力等要素,它是直接和人的神经系统特征相联系的;第二个分系统是个性倾向性系统,包括人的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价值观、人生观等要素,它在较大的程度上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第三个分系统是自我调节系统,即自我意识,它对个性行为进行自我评价、自我监督和自我控制,它是个性形成、改造和发展的控制机制。个性是随着人类社会的活动的多样化、社会关系的丰富化而形成和发展的,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进步是人的个性发展的决定性条件。个性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不仅是社会充满活力的源泉,而且是社会进步的最高目标。

☚ 个人崇拜   英雄史观 ☛
个性

个性gexing

常与人格互用的一个概念。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合。个性结构是多层次、多侧面的,由复杂的心理特征的独特结合构成的整体。这些层次有:
❶完成某种活动的潜在的可能性的特征,即能力;
❷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即气质;
❸完成活动任务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方面的特征,即性格;
❹活动倾向方面的特征,如动机、兴趣、理想、信念等。人的个性一经形成,就具有稳定性特点,但也不是不可改变的,在实践中或多或少地变化着。在个性中具有核心意义的东西,如理想、信念和世界观等会随着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的变化而缓慢地变化。生活情景、个人一时心态、身体的自然特点、年龄和健康状况也会影响个性的某些特点。

☚ 个人需要   个人动机 ☛

个性individuality, personality

以生理素质为基础,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个人精神面貌,叫个性。个性具有一定的意识倾向性,能体现个人的理想、世界观与信念。个性常具有鲜明的个体差异性,可明显表现在精神状态、体力、气质、性格等方面。每个人的个性均不相同。个性有些是良好的,有利于奋发向上、拚搏进步、献身人类与事业;有的则不利于事业与进步,因此应努力克服与改正不良的个性。加强文化、道德修养有利于培养良好的个性,改正不良的个性。

个性

个性Gexing

在社会生活中,由于人们的生理素质、家庭环境、社会经历、文化教养等等各不相同,在思想、情感、性格、能力等精神领域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与众不同的特性,使自己的言行举止具有特殊的色彩,成为一个具体的、完整的、现实的社会成员。个人的这种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叫做个性。在心理学上,个性是指个人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也叫作个性心理特征。具体表现在个人的气质、性格、智力、意志、情感、兴趣、爱好等方面。从伦理学的角度说,个性还要包括一个人在独立判断和独立选择的条件下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它是个人道德行为的心理前提和基础。个性是在个人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每个人的个性都不相同。在阶级社会里,人们的个性要受阶级性的制约,但是,即使处于同一阶级的人,他们的个性也不会完全相同。个性不同于人性,也不同于社会性。作为人类中的个体,个体当然具有人性;作为社会中的一员,个体当然具有社会性。个性、人性以及社会性是一般与个别、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而不是等同的关系;个性是人性和社会性在个体身上的特殊表现和具体体现。个性又是可变的,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变化。个性的发展是同集体生活方式的发展紧密相连的。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个性才可能在集体中得到真正的自由发展和社会的保护,同时,也只有在集体中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因此,社会主义社会为个人的个性合理发展开拓了广阔的天地,集体主义成为个性的灵魂。良好的个性,对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也有一定意义。良好的个性,就能养成坚持不懈、关心他人、勤奋努力等良好的品德。

☚ 情感   性格特征 ☛
个性

个性

在心理学上是指一个人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而逐渐发展形成的。在文学创作中,个性是作家所表现出来的主观方面的某些心理特征,其中包括作家对现实生活独特的认识与感受,以及在作品中表现这种认识和感受时所采用的独特的方式方法。创作个性是作家在文艺创作过程中,个人自觉的艺术追求和探索的产物,是作家独特的生活经验、艺术修养、思想感情、个人气质、审美理想、创作才能等的集中表现。一个作家的艺术个性的形成,受着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比如一定历史时期的审美需要、一定制度下的社会风尚、前人积累的丰富的创作传统的继承、同时代人成功的创作经验的影响等等,对于作家的个性的形成都有十分深刻和巨大的影响。

☚ 象征   风格 ☛

个性

见“心理学”中的“个性”。


个性

见“心理学”中的“个性”。


个性

源出拉丁语Persona,指演员所戴的面具和扮演的角色。在心理学中有广狭两义。狭义指和他人区别开来的个人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在自然素质的基础上,在一定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广义指个人整个的精神面貌,不仅包括与他人不同的心理特征,而且包括和他人相同的心理特征。西方心理学家称“人格”。

个性

个性

人的整体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个性结构是多层次、多侧面的,由复杂的心理特征的独特结合构成的整体。这些层次有:
❶完成某种活动的潜在可能性的特征,即能力;
❷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即气质;
❸完成活动任务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方面的特征,即性格;
❹活动倾向方面的特征,如动机、理想、信念、兴趣等。人的个性对人的学习、工作、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也影响一个人的健康与寿命。良好的个性品质如性格开朗、兴趣广泛,有坚强的意志,诚实、谦虚等,是一个人身心健康的表现;而心胸狭隘、多疑、多愁、情绪抑郁、自卑等个性品质,则是一个人心理不够健康的表现,往往阻碍个人的成长和进步。人的个性是比较稳定的。先天遗传作用、后天的实践和自我教育是形成某个人的个性的基本因素,但后天作用是决定性的。老年人要注意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

☚ 理智   自重 ☛

个性personality

即人格。

个性

个性Personality

某一个体区别于其他个体的综合特征。个性决定了某人的行为不同于其他人的鲜明的个人色彩。
个性的特征。个性具有独特性、综合性、稳定性。其中独特性是个性的本质特征。独特性就是指不同个体之间个性的差异性;综合性是指任何个性都是一组心理特征的有机组合;稳定性是指个性的一贯性和持久性。
个性的组成。个性不仅包括价值观、认知和态度,还包括性格、气质和能力等心理特征。(1)性格是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性格是个性的核心因素,它制约气质的表现和能力的发展。(2)气质是人的脾气和性情。一般认为人的气质由其生理条件所决定。(3)能力是完成任务的才干或本领。能力包括内部心理活动潜能和外部实践活动能力。内部心理活动潜能又称为智能,包括记忆、思考、抽象、判断、概括、推理、想象等能力;而外部实践能力又称技能,如手工、运动、驾驶、操作等能力。
个性的形成除受先天的遗传因素影响外,还应该考虑到后天社会环境的重要因素。

☚ 态度   群体行为 ☛
个性

个性

亦称“个性心理特征”。个人带有倾向性的本质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 (如气质、性格、情趣、能力) 的总和。它所表现的是个人的独特风格。每个人的个性都有不同于别人的特点。个性差异既表现在人具有某方面的特征,而且也表现在同一特征的不同水平上。个人的心理特征依存于个人所特有的家庭和学校教育,以及社会历史条件的影响。人的任何一种心理特征都反映他所经历的生活道路。

☚ 情感   气质 ☛

个性

individuality


个性

individual character


个性

individuality


个性

individuality


个性

individuality


个性

personality

个性

individual character;personality;individuality
共性和~ general and individual character;universality and particularity /~很强have a strong personality

个性individuality

(1)个性与人格同义。苏联《心理学辞典》(彼德罗夫斯基和雅罗舍夫斯基主编,1990)把个性界定为“作为社会关系和意识活动的主体的个性;由参加社会关系所决定的个体的有系统的质”,即个性是个性倾向性与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的整体,表现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我国心理学长期倾向于前苏联的个性观。一般把个性与人格视为同义词,以个性取代人格一词。(2)个性与人格并非同义词。其区别在于个性对事物和人而言是共性的对立面,指人格的独特性和个性差异,即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的、独特的、整体的特性。主要表现在能力、动机、气质和性格上的差异。西方心理学一般不用个性这个词,但强调个别差异和人格独特性的学者把个性看做是决定个体特殊性的各种特征的总和。但人格只对人而言,是个体社会化的心理凝结物或主体心理整体的社会的规定性。人格比个性的内涵更丰富。一幅画、一支乐曲或一部文艺作品的个性反映了作者的人格特征;作者的人格特征却表现了他的心理、生理和社会多层面的统合。

个性

个性personality

亦译作“人格”。从语源上说,个性或人格均有面具、演员所扮演的角色之意。在心理学中个性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其中有些特征是许多人共同的,有些是个人所特有的。对个性或人格的研究是心理学的基本内容之一。

☚ 个人建构理论   个性结构 ☛
个性

个性individuality

通常即“人格”。但有时与“人格”也有差异,表现在: 个性强调个体差异,人格既描述差异也从总体上、实质上阐述个体行为的原因;个性相对于共性而言,人格仅针对人而言,不用于动物和其他事物的描述。

☚ 人格   个性倾向性 ☛
个性

个性

即“人格”。

☚ 人格   人格动力 ☛
0000075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1 20:4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