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个人所得税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个人所得税gèrén suǒdéshuì对个人取得的各项应税所得征收的一种税。 个人所得税gèrénsuǒdéshuì对在我国境内居住满一年的国内外公民的国内外所得和不在我国居住或居住不满一年的国内外公民在我国境内的所得征收的一种税。目前我国城镇居民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为800元。 个人所得税ɡèrénsuǒdéshuì对在我国境内居住满一年的国内外公民的国内外所得和不在我国居住或居住不满一年的国内外公民在我国境内的所得征收的一种税。 个人所得税gè rén suǒ dé shuìл |
级数 |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 税率(%) |
1 2 3 4 5 6 7 8 9 | 不超过500元的 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 超过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 超过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 超过20000元至40000元的部分 超过4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 超过60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超过8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 超过100000元的部分 |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
级数 |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 税率(%) |
1 2 3 4 5 | 不超过5000元的 超过5000元至10000元的部分 超过10000元至30000元的部分 超过30000元至50000元的部分 超过500000的部分 | 5 10 20 30 35 |
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自然人)取得的各项应税所得征收的一种税。它具有调节收入、缓解贫富悬殊、促进社会稳定、增加财政收入等特性。1799年,个人所得税在英国创立,经过两个世纪的发展,目前已是世界各国普遍开征的一个税种。在英、美、日等一些国家最主要的税收来源即是个人所得税,其收入比重一般占到税收收入的30%以上。因此,个人所得税在国际社会被称为“经济内在调节器”和“社会减压阀”。
1.个人所得税税率的规定
目前,我国个人所得税实行的是分类税制,针对11个不同的应税项目分别采取了不同的税率来计征个人所得税,其税率主要有超额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两种。
(1)工资、薪金所得,适用九级超额累进税率,税率为5%~45% (见表)。
级数 | 含税级距 | 不含税级距 | 税率(%) | 速算扣除数 |
1 | 不超过500元的 | 不超过475元的 | 5 | 0 |
2 | 超过500~2000元的部分 | 超过475~1825元的部分 | 10 | 25 |
3 | 超过2000~5000元的部分 | 超过1825~4375元的部分 | 15 | 125 |
4 | 超过5000~20000元的部分 | 超过4375~16375元的部分 | 20 | 375 |
5 | 超过20000~40000元的部分 | 超过16375~31375元的部分 | 25 | 1375 |
6 | 超过40000~60000元的部分 | 超过31375~45375元的部分 | 30 | 3375 |
7 | 超过60000~80000元的部分 | 超过45375~58375元的部分 | 35 | 6375 |
8 | 超过80000~100000的部分 | 超过58375~70375元的部分 | 40 | 10375 |
9 | 超过100000的部分 | 超过70375的部分 | 45 | 15375 |
级数 | 含税级距 | 不含税级距 | 税率(%) | 速算扣除数 |
1 | 不超过5000元的 | 不超过4750元的 | 5 | 0 |
2 | 超过5000~10000元的部分 | 超过4750~9250元的部分 | 10 | 250 |
3 | 超过10000~30000元的部分 | 超过9250~25250元的部分 | 20 | 1250 |
4 | 超过30000~50000元的部分 | 超过25250~39250元的部分 | 30 | 4250 |
5 | 超过50000元的部分 | 超过39250元的部分 | 35 | 6750 |
级数 | 含税级距 | 不含税级距 | 税率(%) | 速算扣除数 |
1 | 不超过20000元的 | 不超过16000元的 | 20 | 0 |
2 | 超过20000元至50000元的部 分 | 超过16000~37000元的部分 | 30 | 2000 |
3 | 超过50000元的部分 | 超过37000元的部分 | 40 | 7000 |
是对个人(即自然人)所得征收的一种税。它的征税对象是个人所得的应纳税所得。个人所得税的开征,有利于调节个人收入分配,缓解社会分配不公的矛盾,保持社会稳定,有利于组织财政收入。其主要特点是分项课征,税率较低,计算简便。1950年1月30日,政务院《全国税政实施要则》,规定征收薪给报酬所得税。由于实行低工资制,未予开征。1980年9月10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并公布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同年12月14日公布了施行细则,个人所得税在全国全面开征,征收对象主要是外国人。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1986年国务院发布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收入调节税暂行条例》,从1987年1月1日起实行。其纳税义务人是中国公民。同时, 国务院于1986年1月 7日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个体工商业户所得税暂行条例》, 自1986年度起施行。1993年10月31日, 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修订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并于1994年1月28日公布了新的实施条例,统一了个人所得税。甘肃省征收个人所得税,是按照国家税法规定执行的,并由省人民政府决定对个人所得税的减税对象、减税比率等作了具体规定。甘肃省地方税务局于1995年4月8日制定了个人所得税代扣代缴暂行办法。
以个人全部收入(包括工资、利息、股利、租金等,但国家政策规定的免税项目收入除外)为纳税对象而课征的税。它是一国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在美国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是按应税收入计算的,即从个人收入中减去供养配偶及家属费用,再扣除各种捐款(如对教堂、慈善事业)、医疗费、税款、利息支出,等等,剩下的部分即为应税收入。应税收入乘以税率等于应付税款。税率按不同收入分为很多档次。采用累进税率办法计征。过去最高税率曾达70%,1981年降到50%,1987年更降到38.5%。应税收入中只有超过一定金额的部分按最高税率上税。
对个人的各项所得课征的税。是世界各国普遍开征的一个税种。在中国,该税的纳税人分为两类:一类为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虽无住所、但居住满一年的个人,即居民纳税人,就其来源于境内境外的所得征税。另一类是在中国境内无住所也不居住或无住所且在境内居住不满一年的个人,即非居民纳税人,仅对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征税。个人所得税的应税所得项目为:工资、薪金所得;个体工商业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企事业单位的承租、承包经营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其他所得。
对个人(自然人)取得的收入所征的税。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征收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税法规定:在我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一年的个人,从我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应缴纳个人所得税;在我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不满一年的个人,从我国境内取得的所得,也应缴纳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的应税所得包括:(1) 工资、薪金所得,(2)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3) 企业、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4) 劳务报酬所得,(5) 稿酬所得,(6)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7)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8) 财产租赁所得,(9) 财产转让所得,(10) 偶然所得,(11) 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其他所得。个人所得税的税率依不同税目而不同。缴纳个人所得税时有一定的税额扣除,也有减免税的有关规定。个人所得税的扣缴义务人每月所扣税款、自行申报的纳税人每月应纳税款,应于次月七日内缴入国库,并向税务机关报送纳税申报表。
中国对在国境内居住满一年的个人,从国境内和国境外所得中征收的一种税。个人所得税的课税对象是: 工资薪金所得 (指个人在机关、团体、学校、企业、事业等单位从事工作的工资、薪金、年终加薪、奖金等所得); 劳务报酬所得(指个人从事设计、安装、制图、医疗、法律、会计、咨询、讲学、新闻、广播、投稿、翻译、书画、雕刻、电影、戏剧、音乐、舞蹈、杂技、曲艺、体育、技术服务等项劳务的所得);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指提供、转让专利权,版权及专有技术使用权等项的所得);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指存款、贷款及各种债券的利息和投资的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指出租房屋、机器设备、机动车船及其他财产的所得); 经财政部确定征税的其他所得。
个人所得税的税率分为两种:(1)工资、薪金所得,适用超额累进税率,税率从5%到45%,共分七级,只就超过800元的部分征税。(2)劳务报酬所得、财产租赁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每次收入不满4,000元的,减除800元的费用,超过4,000元的,减除20%的费用,然后就其余额征税;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和其他所得,按每次收入额征税;以上各项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20%。
个人所得税从1980年9月10日开征。我国在五十年代初期曾公布过个人所得税这一税种,但未开征。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高的居民逐渐增多,特别是由于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在我国取得收入的外籍人员也日益增加,为了维护国家的经济利益,根据国内实情并参照国际惯例开征个人所得税是完全必要的。
指国家对个人的各种所得按规定征收的税。个人所得税,是世界各国普遍开征的一种税收,它是国家预算收入的一个项目。我国于1980年9月10日公布实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并开征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包括: 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特许权使用费;利息、股息、红利;财产租赁所得等。按个人所得来源不同,规定两种税率,例如: 对工资、薪金所得,采用超额累进税率,根据其所得数额,按5%至45%征收; 对劳务报酬所得等,采用比例税率,按20%的税率征收。个人所得税法规定了定额、定率减去办法,如对工资,薪金规定每月定额减去800元,只就超过800元的部分征税。也就是说,工资、薪金不满800元者,即不征税。从全国范围来说,纳税的人是很少的。个人所得税法还规定,在中国国家银行和信用合作社储蓄存款的利息; 福利费、抚恤金、救济金; 科学、技术、文化成果奖金; 保险赔款; 军人干部和战士的转业费、复员费; 干部、职工的退职费、退休费; 各国政府驻华使馆、领事馆的外交官员薪金所得等,免纳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以所得人为纳税义务人,以支付所得的单位为扣缴义务人。扣缴义务人和纳税义务人,必须按规定的期限,缴纳税款。税务机关对纳税情况有权进行检查,扣缴义务人和纳税义务人必须据实报告,并提供有关资料,不得拒绝和隐瞒。匿报所得税,偷税、抗税的,税务机关除追缴税款外,可以根据情节轻重,处以应补税款五倍以下的罚金; 情节严重的,由当地人民法院依法处理。
按照个人收入和一定税率缴纳的税金。1861年由美国总统林肯鉴署第一个国民所得税议案,首次开征个人所得税。议案规定凡个人收入超过800美元者征税3%。1871年停征。1913年10月3日又通过《安德伍德—西蒙斯关税法》,规定凡个人收入在3000美元以上者,征收1%的所得税,凡收入超过50000美元者,税率不得超过6%,从此,个人所得税成为联邦政府普遍的永久的税收。个人所得税实行超额累进税制,但收入较高的人可以根据缴税免税的有关规定少交或免交税收。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税率和档次的密度根据经济、政治情况的变化和政策的需要经常变化。如果扣除物价上涨的因素,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税点不断降低,税率则不断提高。纳税人越来越多。现在美国80%以上的职工缴纳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约占联邦政府整个税收的44.7~46.7%,成为政府税收的主要来源。1981年,里根政府通过减税法案,计划三年内削减个人所得税25%。1985年里根又提出新税制改革方案,1986年10月开始实施《参见美国税制改革法案》。
指对个人的各项所得课征的税。是世界各国普遍开征的一个税种。新中国成立后,于1950年开征了利息所得税,该税于1959年停征。80年代后,为了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于1980年开征了个人所得税,主要适用于在中国境内的外籍人员。1986年开征了城乡个体工商业户所得税。1987年又开征了适用于国内居民的个人收入调节税。这样,就形成由三个法律、法规组成的对个人所得的征税制度。1993年的税制改革,对原个人所得税税法进行了修订,废止个人收入调节税和个体工商业户所得税。修改后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税法》规定,该税的纳税人分为两类:一为在我国境内有住所或虽无住所、但居住满一年的个人,此为居民纳税人,就其来源于境内境外的所得征税。二是在我国境内无住所也不居住或无住所且在境内居住不满一年的个人,此为非居民纳税人,仅对其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征税。个人所得税的应税所得项目为:工资、薪金所得; 个体工商业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企事业单位的承租、承包经营所得; 劳务报酬所得; 稿酬所得;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财产租赁所得; 财产转让所得; 偶然所得; 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其他所得。对各项应税所得分别使用九级超额累进税率、五级超额累进税率和20%的比例税率,分别规定了免税项目和生活费用及其他费用的扣除。采用源泉扣缴和自行申报纳税两种征收方法。
对个人的各项所得课征的税。是世界各国普遍开征的一个税种。该税的纳税人分为两类: 一为在我国境内有住所或虽无住所,但居住满1年的个人,此为居民纳税人,就其来源于境内境外的所得征税。二是在我国境内无住所也不居住或无住所且在境内居住不满1年的个人,此为非居民纳税人,仅对其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征税。个人所得税的应税所得项目为: 工资、薪金所得; 个体工商业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企事业单位的承租、承包经营所得; 劳务报酬所得; 稿酬所得;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财产租赁所得; 财产转让所得; 偶然所得; 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其他所得。对各项应税所得分别使用九级超额累进税率、五级超额累进税率和20%的比例税率,分别规定了免税项目和生活费用及其他费用的扣除。采用源泉扣缴和自行申报纳税两种征收方法。
对个人的各种所得课征的税。个人所得税的征税对象是个人取得的各项所得,具体包括: 工资薪金所得;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劳务报酬所得; 稿酬所得;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股息、红利所得; 财产租赁所得; 财产转让所得及偶然所得;其他所得。个人所得税是世界各国普遍征收的一种税。征收个人所得税一般采用累进税率,计算个人所得时往往有免税项目或生活费用和其他费用的扣除。课征个人所得税有属地主义原则和属人主义原则。按属地主义原则,只对来源于本国的收入征税,而不管其是否属于本国的公民或居民。按属人主义原则,仅对本国的公民或居民征税,而不管其收入来源于国外还是国内。世界各国目前较普遍的是把这两种课征原则结合实行,对本国公民或居民实行属人主义原则,对非本国公民或居民实行属地主义原则。此外,有的国家对各项所得采用综合课税制,有的国家则采用分类课税制。我国于1994年工商税制改革之前对个人所得课税包括三个税种: 1980年开征的个人所得税、1986年开征的个人收入调节税和城乡个体工商户所得税。1994年税制改革统一了个人所得税,同时取消了个人收入调节税和城乡个体工商户所得税,规定不分内外,所有中国居民和有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的非居民个人,均应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这样使对个人所得的课税制度更加完善。我国现行的个人所得税规定了三种不同的税率: 对个人薪金所得适用5%~45%的九级超额累进税率; 对个体工商业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承租经营所得,适用5%~35%的五级超额累进税率; 对其他所得按20%的比例税率课征。我国现在实行的个人所得税具有如下的特点和作用: 税率低、税负轻、严控管理检查、加倍从重处罚; 分项征收、定额扣除、计算简便; 发挥调节个人收入的作用,促进社会协调发展,共同富裕。
对个人的各种所得课征的税。个人所得税的课征原则各个国家不尽相同,按照属人主义原则,只对本国的公民或居民征税,不论其收入来源于国内还是国外。按照属地主义原则,只对来源于本国的收入征税,而不问其是否属于本国的公民或居民。目前世界各国比较普遍的作法是把两种征收原则结合起来,对本国居民或公民采取属人主义,对非本国公民或居民采取属地主义。个人所得税的征税范围一般包括: 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利息所得,利润所得,财产所得,特许权所得等等。对各项所得有的国家实行综合课税制,有的国家实行分类课征制。个人所得的计算,一般都有免税项目和生活费与其它费用的扣除。个人所得税一般实行累进税率。我国1950年开征的利息所得税中,包括了对个人的存款利息所得,公债与其他证券利息所得,为本业户垫款利息所得征收的所得税。该税1959年停征。1980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公布施行,开征了个人所得税。征税的所得项目包括: 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及经国家财政部确定征税的其他所得。凡在我国境内居住满一年的个人,从我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都应按规定纳税; 不在我国境内居住或居住不满一年的个人,只就其在我国境内取得的所得纳税。个人所得税按照不同来源的所得分别计算征收,规定两种税率。对工资、薪金所得,每月收入减除800元费用后的余额,按五级超额累进税率征收,最低为5%,最高为45%; 对其他各种所得,采用比例税率,税率为20%。劳务报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满4000元的,减除费用800元; 4000元以上的,减除20%的费用,然后就其余额征税。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和其他所得,按每次收入征税。个人所得税按月申报缴纳; 从中国境外取得所得的纳税义务人,应在年度终了后申报缴纳。
以我国居民个人的世界范围所得和外国居民个人来源于我国的所得为对象征收的税。根据1980年9月10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并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凡在我国境内居住满1年的个人属于我国居民,应就其来源于我国境内和境外的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其中居住不满5年者取得的境外所得,仅就汇入我国的部分纳税,居住超过5年者取得的境外所得,无论是否汇入我国均要纳税。不在我国境内居住或在我国境内居住不满1年的个人,只就来源于我国的所得纳税。1987年1月国务院颁布《个人收入调节税暂行条例》后,个人所得税的征税范围仅限于在我国居住的外籍人员和有来源于我国的所得的外国居民。个人所得税征税列举所得项目,实行分类税率分项计征。税率分为两种。工资薪金所得适用超额累进税率,就每月收入减去费用800元后的余额实行按月征收; 劳务报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以及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和其他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20%,实行按次征收。其中前三项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扣除费用800元,就其余额计税; 每次收入超过4000元的,减除20%的费用,就其余额计税。对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不扣除任何费用,就每次收入额计算征税。个人所得税以取得所得的个人为纳税义务人,以支付所得的单位为扣缴义务人。没有扣缴人的,由纳税人自行申报纳税。
personal income tax
individual (/private)income tax
individual income tax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