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丧服制度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丧服制度

丧服制度

丧服是指人们为哀悼死者而穿戴的衣帽、服饰。丧服制度则是中国古代宗法社会特有的依据生者与死者关系的亲疏贵贱而制定的一套丧葬等级制度。其内容包括亲属间的丧服,政治等级间的丧服和一般无亲、政治关系成员之间的丧服三大类。据文献典籍考察,丧服礼俗大约起源于西周春秋之际。与丧礼的产生一样,它的出现也是源于祖先崇拜的一种宗教行为,其原始意义是基于对鬼神的恐惧心理。中国虽然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出现了原始的丧葬礼俗,但丧服的出现远比丧仪的产生要迟得多。大约到西周王朝末年,文献中才开始出现有关丧服的记载。如 《诗·桧风·素冠》: “庶见素冠兮,棘人栾栾兮,劳心愽兮。庶见素衣兮,我心伤悲兮,聊与子同归兮。” 诗中所讲的 “素冠”、“素衣” 便是丧服。春秋前期,有关丧服的记载增多,丧服制度也渐趋完备。《左传》襄公十七年载: “齐晏桓子卒,晏婴粗缞斩,苴绖带,杖、菅屦,食鬻,居倚庐,寝苫,枕草。其老曰: ‘非大丈之礼也。’曰: ‘唯卿为大夫。’” 晏婴服丧的礼俗与 《仪礼·丧服》 所载的丧服制度基本相同。而丧服制度形成的标志,则是集中记载丧服形式和五等亲制的丧葬专著的出现。在儒家经典《仪礼》、《礼记》、《周礼》这“三礼” 中,《仪礼》和《礼记》两本对丧服制度均有详尽的记载和阐述。《仪礼》十七篇中,有 “丧服”专篇讲丧服制,此外还有子夏传。《礼记》 对丧服制度的记载更为详细,在全书四十九篇中,专辟《曾子问》、《丧服小记》、《杂记》、《丧大纪》 等十篇来专论丧服制度。此外,《檀弓》 诸篇也多涉及丧服制度。由此可见丧服制度在当时丧葬礼制中备受儒家的重视。秦汉以降,历代宫廷亦无不将它用于宫廷丧葬。丧服制度的核心内容是 “五服”,即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五种服制。丧服制度是一个严密的、有机的、完整的组织结构和制度。五种基本服制在经过种种变化以后,能化为二十三种服制,实行于一百三十八个场合,其精密程度令人惊叹。

☚ 五服   繐衰 ☛
0000197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5:1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