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仁波像
泥人张的彩塑艺术一百多前年在国内就已远近闻名,并且远涉重洋获“巴拿马赛 一等奖”,参加“南北洋各地展览会,获奖状、奖牌总计有20余件”。在列强入侵、国衰民弱的清末,获此种荣耀真给中国人争气!
泥人张艺术的奠基人张明 山(1826~1906年),从8岁起就习文学艺,捏塑山石、文具及各种动物玩艺儿。因为家庭生活困难,他只读了几年私塾,从13岁起就帮父亲捏泥人,维持一家的生计。他学习刻苦,父亲常做的几种样式,很快就已掌握,并能根据自己的观察,别出新意。他的 《白猿偷桃》胜父 一筹,真实动人,深受群众的喜爱。他18岁那年为著名演员余三胜塑像,形神兼备,一时间轰动津门,从此名声大震。

严仁波像
张明山 一生创作上万件作品,题材广泛,从戏曲、文学人物到现实生活的市井民俗、五行八作,无所不包。他的人物肖像继承了我国人物雕塑的优良传统,在追求对象外在的形体完美的同时,更注重人物内在气质和内心世界的刻画,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严仁波像》是张明山为邻居、老朋友的写真,塑造了一位平易近人、满腹经纶的学者形象。徐悲鸿见后,震惊道: 比例之精确,骨骼之肯定,传神之微妙……若在雕刻中,虽杨惠之不足多也。
泥人张艺术经张玉亭、张景祜等后人继承,代代相传,至今已五代,成为我国民间艺术的 一束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