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两豆塞耳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两豆塞耳liǎng dòu sāi ěr

【解义】两粒豆子塞住耳朵,听不见音乐。指有所闭塞,听而不闻。比喻因受蒙蔽而听不进正确言论。
【用法】用于书面语。含贬义。
【例句】你说了那么多,他却~,一点也没有听进去。
【近义】双珠填耳

两豆塞耳

《辞源》源云:《鹖冠子·天则》:“夫耳之主听,目之主明,一叶蔽目,不见太山;两豆塞耳,不闻雷霆。”此语也作“双豆塞聪”。该条云:《全唐书·六三六·聂夷中〈杂兴〉》:“两叶能蔽目,双豆能寒聪。”
按,此语所源不错。此语他型,河南版《汉语成语大词典》补逸云:也作“双豆塞耳”、“双珠填耳”。《阴符经·注》:“双豆塞耳,不闻雷霆;一椒惊舌,不能立言。”北齐·刘昼《新论·专学》:“夫两叶掩目,则冥然无睹;双珠填耳,必寂冥无闻。”

两豆塞耳liǎng dòu sāi ěr

两颗豆塞住耳朵。比喻小的东西可成大的障碍。与“一叶障目”同义。《鹖冠子·王则》:“夫耳之主听,目之主明,一叶蔽目,不见太山;两豆塞耳,不闻雷霆。”《阴符经·注》:“双豆塞耳,不闻雷霆;一椒掠舌,不能立言。”

两豆塞耳liǎng dòu sāi ěr

两耳被豆子堵塞,什么也听不见。形容受到蒙蔽。方华《苍天有眼》:“一叶障目、~甚或因私徇情、卖力炒作‘舆论’、推波助澜、落井下石的人,是否应该深刻反思?”
〔出处〕《鹖冠子·天则》:“夫耳之主听,目之主明。一叶蔽目,不见太山;两豆塞耳,不闻雷霆。”(太:同“泰”。)
〔变式〕双豆塞耳
〔近义〕闭目塞听
〔反义〕耳聪目明
〔连用〕一叶障目

两豆塞耳liǎnɡ dòu sāi ěr

两颗豆子塞住耳朵。比喻受蒙蔽而听不进不同的声音。

两豆塞耳liǎngdòu-sāiěr

〔主谓〕 两颗豆子塞住了耳朵。比喻受蒙蔽而两耳不聪。语出《鹖冠子·天则》:“夫耳之主听,目之主明。一叶蔽目,不见太山;两豆塞耳,不闻雷霆。”
△ 贬义。多用于写处世方法。
【近义】一叶障目 一叶蔽目 两叶掩目 双珠填耳

两豆塞耳;一叶迷山

两豆塞耳;一叶迷山liǎng dòu sāi ěr;yī yè mí shān

【上】塞:堵。两颗豆子堵塞了双耳,听不见外部的声音。比喻受到蒙蔽,不能认清事物的根本。
◆也作“双豆塞耳”“两耳塞豆”。《鹖冠子·天则》:“夫耳之主听,目之主明。一叶蔽目,不见太山;两豆塞耳,不闻雷庭。”
【下】一叶障目,看不见前面的泰山。比喻被局部现象所迷惑,而看不到事物的全体。
◆ 也作“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一叶蔽目,不见泰山”。《儿女英雄传》二十五回:“世上这般双瞳如豆、一叶迷山的,以至糊涂下人,又有几个深明大义的呢?”
【综】比喻闭目塞听,认不清事物的全局或根本。
【例】一些人看到改革开放中的一些阴暗面,就两豆塞耳,一叶迷山,否定几十年来的辉煌业绩,那无疑是大错特错的!

☚ 好丹非素;论甘忌辛   两叶掩目;双豆塞耳 ☛

两豆塞耳liǎng dòu sāi ěr

《鹖冠子·天则》:“夫耳之主听,目之主明。一叶蔽目,不见太山;两豆塞耳,不闻雷霆。”即听不见声音。比喻受蒙蔽而听不到真实情况。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6:3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