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东魏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东魏朝代名。鲜卑拓跋氏所建。北魏末年,权臣高欢擅政,永熙三年(534)孝武帝元修被迫逃出洛阳,投奔关中(今陕西中南部)宇文泰。高欢另立元善见(孝静帝),迁都于邺(今河北临漳西南),史称东魏。有今洛阳以东的原北魏领土,与西魏、南朝梁形成鼎立局面。高欢及其子高澄、高洋独揽朝政,屡与西魏交兵。为缓和与汉族的矛盾,曾采取选贤补官等补救措施,争取汉士族的支持。武定八年(550)孝静帝为高洋所废,改封中山王,东魏亡。共历十七年。 东魏北朝之一。534年,北魏孝武帝不愿受权臣高欢控制,逃往长安投靠宇文泰。高欢即立孝静帝,建立东魏。546年,高欢率军10余万围攻西魏玉壁,苦战50多天不下,欢因病率军回。547年,高欢死。550年,欢子洋废孝静帝自立,东魏结束。东魏共历1帝,存在17年。 东魏 东魏534—550年北朝朝代名。北魏永安三年(530) 尔朱荣死,其部将高欢倒戈,消灭尔朱氏势力,拥立孝武帝。534年,孝武帝不愿受高欢挟持,被迫西走长安。高欢擅权,另立元善见为帝,是为孝静帝。改元天平,迁都于邺 (今河北临漳西南)。史称东魏。统治地区大致北抵沙漠,南至江淮,东至海,西以黄河及河南洛阳一线与西魏为邻 550年为高洋所代。凡1主,历17年。 ☚ 北魏 西魏 ☛ 东魏dong wei【历史】Eastern Wei Dynasty (534~550),one of the Northern Dynasties 东魏朝代名,南北朝时期北朝之一。皇室为鲜卑拓跋氏(元氏)。北魏末年,权臣大丞相高欢擅政。永熙三年(534),孝武帝※元修为高欢所迫,西奔关中(今陕西中南部)依宇文泰。欢另立元善见为帝(孝静帝),迁都邺(今河北临障西南邺镇),史称东魏。拥有今洛阳以东原北魏领土。与西魏、南朝梁形成鼎立局面。朝政为高氏父子所揽。屡与西魏交兵,并遣军镇压山胡等起事。为缓和与汉人矛盾,采取选贤补官措施,以争取汉士族支持,并发夫筑邺城及漳滨堰,力图恢复国势。武定八年(550),被迫禅位于欢子高洋,遂为北齐所代,东魏亡。共历17年。 东魏朝代名。北朝之一。北魏末年各族人民大起义后,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加剧,实际权力为高欢操纵。魏孝武帝元脩不甘心作傀儡,在534年潜奔关西的宇文泰。北魏分裂。高欢立元善见为孝静帝,袭魏国号,据有原北魏洛阳以东地区,都邺城(河北临漳西南)。为区别其它以魏为号的朝代及政权,史称东魏。550年高欢次子高洋废孝静帝,建立北齐。历十七年。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