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东门之杨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东门之杨

东门之杨

《诗经·陈风》篇名。《毛诗序》云:“《东门之杨》,刺时也。昏姻失时,男女多违。亲迎女犹有不至者也。”失之牵强。朱熹《诗集传》云:“此亦男女期会而有负约不至者,故因其所见以起兴也。”今之学者多从此说。诗二章,章四句,重章复唱。用“昏以为期,明星煌煌”的叙事写景,暗示约期已过,恋人爽约,情感抒发委婉含蓄;而沙沙作响的白杨、星光璀璨的夜空,则又以动衬静地创造了一个“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生查子》)的动人意境。

☚ 东门之池   墓门 ☛

东门之杨

 

 东门之杨,其叶牂牂。昏以为期,明星煌煌。
 东门之杨,其叶肺肺。昏以为期,明星晢晢。


 此诗写男女青年相恋爱,约会于黄昏之后,但女子久不至,使男子陷于焦急不安之中。
 此诗只有简短的两章,分别以 “东门之杨,其叶牂牂”,“东门之杨,其叶肺肺”起兴。“牂牂”,茂盛貌。“肺肺”,义同 “牂牂”。为了复咏,将首章 “牂牂”换为 “肺肺”。诗的前两句既点明约会的地点,又描绘出美妙的意境:时值盛夏季节,在幽静的东门外,一片高大挺拔的杨树,长满了丛生外伸的枝杈,翠绿密茂的肥叶。枝叶高高地掩覆着空旷的大地,微风吹拂,沙沙作响,经夕阳辉映,越显得杨树之骄美,这正是个宜人幽会的最佳去处。他见此情景,不禁为之欣喜。
 一、二章的三、四句:“昏以为期,明星煌煌”,“昏以为期,明星晢晢”。“明星”,星名,即金星; 又名启明,或长庚。《小雅·大东》 篇《毛传》:“日旦出,谓明星为启明,日既入谓明星为长庚。”“煌煌”,光明貌。“晢晢”,义同“煌煌”。为了押韵,才将首章的“煌煌”换为“晢晢”。原来两人以黄昏为约会的时间。可是当她未如约赶来时,他的欣喜却为疑虑不解、失望惆怅、焦急不安及埋怨之心情所取代。当时至黄昏,不见女子如约到来,他开始疑虑不解,他不停地来回徘徊,不停地向远方翘足观望。此时,那微风吹拂树叶的沙沙声,竟被男子疑为女子的脚步声,那近处晃动的树影,竟被男子疑为女子的身影,这都使他喜出望外,然而都不是,他不禁为之失望惆怅。当夜幕笼罩了大地,明亮的长庚星出现在西方,仍不见女子到来,不禁更为之焦急不安。当夜更深了,四周一片寂静,只有风吹树叶的沙沙声和青年男子的阵阵叹息声,他已由失望转向绝望,不禁又为之产生埋怨。然而他又抱有侥幸、幻想:或许她最终会到来,因此,他不忍离去,一直等到黎明启明星在东方高空闪闪发光的时候,仍未见到那女子的身影,而只有青年男子仍痴情地呆立杨树下,被夜雾沾湿了他的衣裳。
 诗的篇幅虽然特别简短,但其内容容量却很大。它深蕴着男子对女子的热望、失望、焦急、不安,乃至绝望、幻想等复杂的思想感情。所有这一切,都是产生于他对那女子的痴情迷恋。
 此诗描摹出美丽的画面与意境。继两章前二句所描摹的美妙意境,在两章的末句又勾画出闪闪发光的启明星,使原来的意境又锦上添花,显得更美妙。正所谓“诗中有画”。画面意境很优美,但其感情却很沉郁,最终形成以前两句的画面与意境反衬其沉郁的思想感情。

古代爱情诗词《》东门之杨原文、鉴赏、赏析和意境解读 - 可可诗词网

东门之杨

 

诗经·陈风

 东门之杨,其叶牂牂。昏以为期,明星煌煌。
 东门之杨,其叶肺肺。昏以为期,明星晢晢。


 这是一首描写情人约会的小诗。
 在东门外,有一片高大的白杨树林,枝叶长得多么茂盛。春天和暖的风吹过,沙沙作响。一对情人就约定黄昏时分在这里幽会。多么安静的地方,何等迷人的时刻。此时此地的幽会该是多么甜蜜! 约会的一方怀着与情人幸福相见的憧憬和希望,准时来到。等待着,盼望着自己的心上人快快来,心情激动,情绪热烈,同时伴着焦急和渴望。可是约会的另一方却没有准时赴约。抬头望,傍晚的太白星(金星)发出耀眼的光芒;低头望,心上人何时来到身旁!
 诗经中有陈风十首,在十五个国风中,篇幅最短,章句最少,平均每首不足三章,每章不足五句。《东门之杨》在陈风中属短小精悍而意蕴无穷者。全诗两章,每章两句,每句四字,规律整齐。第二章与第一章一、三句是同语反复,二、四句句式结构相同,意义相同,只是更换了两个叠字形容词。这是典型的完全叠咏体的民歌。
 从诗意上说,叠咏的各章有并列、有递进等各种关系。这首诗如果从两章并列,意义反复来理解,当然可以(现在多数即如此分析);但倘若根据韵脚的变换,从层层递进来分析,似乎可以看出赴约人的心理变化过程,诗意更丰富,更有韵味。
 第一章,反映赴约者刚刚来到幽会地点,满怀期望的兴奋而高昂的精神状态。经过久久的苦苦的等待,心上人还是没有来。第二章,表现出赴约者颓丧失望,心灰意冷的情绪。“晢晢”与“煌煌”都解作明亮,但“晢晢”却没有“煌煌”耀眼的意思,可见同中有异。从两个词义的细微差别中,我们可以看到时间的推移,似乎星星也疲倦了。但赴约人还在耐心地等待、等待……对爱情多么忠诚,对情人多么倾心! 一个抱柱尾生的形象就在我们面前。

《诗经》篇文之《东门之杨》赏析|解读|阅读理解答案 - 可可诗词网

东门之杨

 

东门之杨,其叶牂牂
 昏以为期,明星煌煌
 东门之杨,其叶肺肺
 昏以为期,明星晢晢


 

 【注释】①牂牂(zāng):茂盛貌。②昏:黄昏。“昏以”即“以昏”的倒文。为期:作为约会之期。③明星:启明星。煌煌:明亮貌。④肺肺:义同“牂牂”。⑤晢晢(zhé):义同“煌煌”。
 【鉴赏】这是等候情人之诗。
 全诗两章。此诗虽短小,但一句一意,言简而意丰。每章一、二句既点明幽会之地,同时也描绘了此地之景。东门之外,白杨成排,树叶苍郁茂盛,环境异常幽静。在这个地方谈情说爱,该多有诗情画意。每章三句点明幽会之时。“昏以为期”,即是说以黄昏作为幽会之期。时至黄昏,夜幕已经降临,一层层黑纱笼罩着大地,笼罩着“东门”。在这个时辰幽会密语,更是别有一番滋味。每章末句暗示一方负约不至。一方守信,按时来到幽会地点“东门”。可另一方不知何故却迟迟未来。他(或“她”)等呵等呵,心中万分焦灼。但又不忍遽然离去,于是从黄昏一直等到夜深人静,“明星煌煌”,爱情之执著于此可见。
 此诗语言精粹,意境幽美,含蕴深邃。全诗虽重在写景,但诗中“昏以”、“明星”等字眼,却给读者留下了一个广阔的想象天地。就在景象的变换、时序的推移之中,巧妙地将这个情人焦灼而惆怅之情披露了出来,堪称一首抒情佳作。
 《诗序》说是讽刺“婚姻失时”。《毛传》说男女春季成婚,“不逮秋冬”,婚姻失秋冬之时。《郑笺》说杨叶已盛喻岁时已晚,婚姻“失仲春之月”。出现此误,病根在于囿于封建礼义。王闿运《补笺》说:“刺侈于婚礼者。”意思是说,迎亲之家极度铺张,在新婚之夜,大宴宾客,乃至狂欢达旦,所以见刺。然而有问题。从诗中丝毫也看不出奢华的气象,唯见白杨与明星。再说,庆贺新婚,即令达旦,也属常情,无可厚非,岂可刺之?黄中松《诗疑辨证》说:“此疑朋友之间负约不至,故刺之。”此说虽可并存,但揣摩情理,等候一般朋友,从黄昏一直等到天明,似不大可能,故也不足取。

《诗经》-《东门之杨》原文||鉴赏|意境解读 - 可可诗词网

东门之杨

 东门之杨,其叶牂牂。昏以为期,明星煌煌。
 东门之杨,其叶肺肺。昏以为期,明星皙皙。

 《毛诗序》云“东门之杨,刺时也。婚姻失时,男女多违。迎亲,女犹有不至者。”这种解释,打上了儒家“美刺”说的深刻烙印。正如把《周南·关睢》说成是“后妃之德”一样,显系穿凿附会之词。其实,它和《关睢》都属恋歌,它们从不同侧面反映了青年男女的爱情生活。
 《东门之枌》写“贻我握椒”的定情,《东门之池》写“可与晤语”,“可与晤言”的蜜恋,都洋溢着一种欢乐的气氛。这两位诗人都享受了爱情的甜蜜,而《东门之杨》的作者即品尝了约会失望的苦涩。
 本诗共两章,均以“东门之杨”开首,点明约会地点是在东门的杨树底下。“其叶牂牂”,“其叶肺肺”,是从杨树着笔,不仅描绘出杨树的枝繁叶茂,而且摹拟出风吹树叶的阵阵声响,渲染出幽静宜人的环境气氛。在一个微风拂面,树叶沙沙的黄昏,一位青年心中翻滚着爱的波涛,滞立在白杨树下,等待着心爱的姑娘来到身旁,共赏美景,共度良宵。这一恬静温馨的意境,激发了后代许多诗人的创作美感,为人们所交口称誉的“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欧阳修《生查子》) 就是其中的佳句。
 但是,本诗中这一类好的意境在给作者片刻的美感享受之后,接着而来的却是绵绵不断的失望不安,焦急埋怨。夕阳西下,黄昏来临,姑娘没有按时如约而来,诗人开始不安起来,他来回不停地走动,不时朝姑娘将要出现的方向张望。此时此刻,那风吹树叶的沙沙声,犹如青年心中发出的声声爱的呼唤,呼唤着心上人快快到来。又有多少次,他误以为这是姑娘轻盈的脚步声而喜出望外啊! 然而,等待他的却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望。夜幕渐渐笼罩了大地,长庚星出现在西方的天空,它同情他眨着眼睛,注视着青年孤独踯躅的身影。夜更深了,四周一片寂静,惟有风声夹着叶儿的沙沙声和青年阵阵的叹息声在广袤的宇宙间回荡。此时他的心情已由失望转而近于绝望,焦虑之中又掺入了几分埋怨,他横下一条心: 不见姑娘,决不离去! 作者怀着一种又爱又急又怨的复杂心情。等啊等啊,直等到启明星在东方闪光,姑娘那熟悉美妙的身影始终没有出现。白杨树下,只有失魂落魄的小伙子呆呆地站立在那儿。想到这儿,我们不禁被青年的痴情所感动。
 《诗经》 中有不少篇章反映了未见情人的失望心情。《邶风·静女》用“爱而不见,搔首踯躅”之句,生动形象地刻画出小伙子不见心上人到来时那种抓耳搔腮,急促不安的神情。而《郑风·子衿》在描写姑娘一次次登上城楼等待情人未能如愿时,发出了“一日不见,如三月兮”这样强烈的爱情呼声。这首诗,并没有对人物心理的直接描写,而是巧妙地借时间的推移,也就是从黄昏到深夜再到第二天黎明,把作者自己约会失望焦灼的心情刻画得十分深沉。
 这首诗,画面描写很美,然而弥漫在全诗中的感情却是忧郁的,可谓“语丽情悲”。

诗经《东门之杨》翻译和译文 - 可可诗词网

《东门之杨》


等候情人的焦灼。
东门之杨,东门那儿的白杨,
其叶牂牂。(一) 白杨叶儿嗦嗦响。
昏以为期,(二) 人儿约会在黄昏,
明星煌煌。哪知星儿亮堂堂。

东门之杨,东门那儿的白杨,
其叶肺肺。(三) 白杨叶儿沙沙响。
昏以为期,人儿约会在黄昏,
明星晢晢。(四) 哪知星儿明明亮。


注 释
(一)朱熹:“牂牂,盛貌。”
(二)朱熹:“明星,启明也。煌煌,大明貌。”
(三)朱熹:“肺肺,犹牂牂也。”
(四)朱熹:“皙皙,犹煌煌也。”

注 音
牂zang臧 皙zhe哲

诗词《东门之杨》原文、译文、翻译和鉴赏点评 - 先秦两汉诗 - 可可诗词网

东门之杨

 


 东门之杨,其叶牂牂。昏以为期,明星煌煌。
 东门之杨,其叶肺肺。昏以为期,明星晢晢。


 【注释】 ①东门:诗中男女相约之地,东门之外。牂(zang臧)牂:形容树叶青葱茂密。一说状风吹杨叶之声。②昏:黄昏。期:密约之期。一说期为动词,期待、盼望之意。明星:启明星。一说泛指明亮的星星。煌煌:明亮的样子。③肺肺:义犹“牂牂”。④晢晢(zhi志):义犹“煌煌”。
 
 【译文】 东门城外那棵棵白杨,看那叶子多么茂密葱青。我约她黄昏相会,启明星升起还不见她的倩影。东门城外那棵棵白杨,看那叶子多么繁茂幽深。我约她黄昏相会,启明星闪烁还不见她来临。
 
 【集评】 《毛诗序》:“《东门之杨》,刺时也。婚姻失时,男女多违,亲迎,女犹有不至者也。”(《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卷七)
 唐·孔颖达:“举不至者以刺当时之淫乱也。”(《毛诗正义》卷七)
 宋·朱熹: “此亦男女期会而负约不至者,故因其所见以起兴也。”(《诗集传》)
 
 【总案】 一个青年和爱人约会,久久不见她来,他焦躁、埋怨,恨爱人负约,但又不肯率尔离去。他在杨树下从黄昏一直等到夜阑人静,启明星高悬。其情境感人,而溢于言外的情感更是动人。通篇没有直接抒情,然真情却随处可见,我们可以从描写星星的“煌煌”、“晢晢”等词语中体会男主人公耿耿赤诚之心,从描写白杨叶子的“牂牂”、“肺肺”等词语中窥见男主人公的焦灼之情。以自然景色的变换、以时光的推移来间接抒发人物之情感,有时比直抒其情更蕴藉、更真切,也更巧妙。

《诗经》之《东门之杨》译文、翻译、鉴赏和赏析 - 可可诗词网

东门之杨

 〔原文〕
 东门之杨,
 其叶牂牂。(齐牂作将。)
 昏以为期,
 明星煌煌。
 (牂、煌,阳部。)
 东门之杨,
 其叶肺肺。
 昏以为期,
 明星晢晢。
 (肺、晢,祭部。)
 〔译文〕
 东门之外,杨树一行行,树叶是那样的茂密。他正在等待着她,约定的黄昏时刻已经到了,她为什么还不到来呢?天黑了,夜深了,他望啊,望啊! 望不见人影。只见那高远的天空中,挂着一颗颗闪亮的明星。
 东门之外,杨树一行行,树叶是那样的茂盛。他正在等待着她,约定的黄昏时刻已经到了,她为什么还不到来呢?天黑了,夜深了,他望啊,望啊! 望不见人影。只见那高远的天空中,挂着一颗颗闪光的明星。
 〔评介〕
 这一首诗和前一首《东门之池》可以说是爱情诗的姊妹篇。所不同的是前一篇浅显单纯,而此篇则是蕴藉含蓄;前一篇写初遇求爱的甜蜜,而此篇则是恋爱波折中的苦涩。和前篇一样,《毛序》在评论时,也牵强比附地说这首诗是“刺时也,昏姻失时,男女多违,亲迎女犹有不至者也。”而后世有的著名论《诗》者也以诗意 “未详”对待它。还是朱熹敢于正视现实,他不但正确地指出了前一篇是“男女会遇之词”,而且又正确地指出了本篇是 “男女期会而有负约不至者”,从而揭示出了这两首诗的主题。
 本诗两章,章四句。同前一首诗一样,此诗两章开头,也是因其所期会之地,“因其所见以起兴”。其实也是交代了地点人物,赋中有兴。本来,这首诗两章的开头也是欢快开朗的。那东门之外,护城河边,城墙根下,那一排排白杨,树枝舒展,树叶浓密,在晚霞的映照下,充满着迷人的诗意。他,这个年轻的小伙子,已经身披晚霞,站在绿杨树下,沉浸在甜蜜的梦幻里,等待着,等待着。他的心上人,美丽的姑娘,就要出现在他眼前了。因为,此刻已是黄昏,他们约会的时间已经到了。可是在诗的后两句,并没有直线式的顺利地发展下去。晚霞的余光收尽了,漆黑的夜幕慢慢降临了,微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他徘徊在树与树之间,耐心地等待着,等待着。不是约定好了的事吗?她为什么还不到来呢?一个时辰过去了,两个时辰过去了,夜深了,一片宁静。他侧耳细听,听不见那熟悉的脚步声; 他抬头远望,黑夜沉沉,望不见他熟悉的身影。只有那高远的天空中,缀着一颗颗闪闪发光的明星,那不就是她那明亮的眼睛吗?他继续在白杨间踱着步,徘徊着,继续耐心地等待着,等待着……,他既在品尝着爱情的苦涩,但又不愿放弃他美好的希望。诗以明星闪耀结尾,有失意,有迷惘,似觉孤独,但又含有希望,蕴藉含蓄,余味无穷。
 与前一首诗比起来,前者是护城河里的一池清水,透澈见底; 此篇则是河边深林,曲径通幽。
东门之杨

东门之杨

〔原文〕
东门之杨,
其叶牂牂。(齐牂作将。)
昏以为期,
明星煌煌。
(牂、煌,阳部。)
东门之杨,
其叶肺肺。
昏以为期,
明星晢晢。
(肺、晢,祭部。)
〔译文〕
东门之外,杨树一行行,树叶是那样的茂密。他正在等待着她,约定的黄昏时刻已经到了,她为什么还不到来呢?天黑了,夜深了,他望啊,望啊! 望不见人影。只见那高远的天空中,挂着一颗颗闪亮的明星。
东门之外,杨树一行行,树叶是那样的茂盛。他正在等待着她,约定的黄昏时刻已经到了,她为什么还不到来呢?天黑了,夜深了,他望啊,望啊! 望不见人影。只见那高远的天空中,挂着一颗颗闪光的明星。
〔评介〕
这一首诗和前一首《东门之池》可以说是爱情诗的姊妹篇。所不同的是前一篇浅显单纯,而此篇则是蕴藉含蓄;前一篇写初遇求爱的甜蜜,而此篇则是恋爱波折中的苦涩。和前篇一样,《毛序》在评论时,也牵强比附地说这首诗是“刺时也,昏姻失时,男女多违,亲迎女犹有不至者也。”而后世有的著名论《诗》者也以诗意 “未详”对待它。还是朱熹敢于正视现实,他不但正确地指出了前一篇是“男女会遇之词”,而且又正确地指出了本篇是 “男女期会而有负约不至者”,从而揭示出了这两首诗的主题。
本诗两章,章四句。同前一首诗一样,此诗两章开头,也是因其所期会之地,“因其所见以起兴”。其实也是交代了地点人物,赋中有兴。本来,这首诗两章的开头也是欢快开朗的。那东门之外,护城河边,城墙根下,那一排排白杨,树枝舒展,树叶浓密,在晚霞的映照下,充满着迷人的诗意。他,这个年轻的小伙子,已经身披晚霞,站在绿杨树下,沉浸在甜蜜的梦幻里,等待着,等待着。他的心上人,美丽的姑娘,就要出现在他眼前了。因为,此刻已是黄昏,他们约会的时间已经到了。可是在诗的后两句,并没有直线式的顺利地发展下去。晚霞的余光收尽了,漆黑的夜幕慢慢降临了,微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他徘徊在树与树之间,耐心地等待着,等待着。不是约定好了的事吗?她为什么还不到来呢?一个时辰过去了,两个时辰过去了,夜深了,一片宁静。他侧耳细听,听不见那熟悉的脚步声; 他抬头远望,黑夜沉沉,望不见他熟悉的身影。只有那高远的天空中,缀着一颗颗闪闪发光的明星,那不就是她那明亮的眼睛吗?他继续在白杨间踱着步,徘徊着,继续耐心地等待着,等待着……,他既在品尝着爱情的苦涩,但又不愿放弃他美好的希望。诗以明星闪耀结尾,有失意,有迷惘,似觉孤独,但又含有希望,蕴藉含蓄,余味无穷。
与前一首诗比起来,前者是护城河里的一池清水,透澈见底; 此篇则是河边深林,曲径通幽。

☚ 东门之池   墓门 ☛

东门之杨dōngménzhīyáng

〔偏正〕 《诗经·陈风》的篇名。指男女岁大不婚嫁,婚姻失时。《诗经·陈风·东门之杨》:“~,刺时也,婚姻失时,男女多违,亲迎,女犹有不至者也。”
△ 用于婚姻方面。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