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门之役宋殇公元年(前719年),卫国州吁杀卫桓公自立,欲求参加各诸侯国的盟会,以期得到卫国人民的支持。遣使者于宋,请其伐郑,卫原与陈蔡共同出兵,并出军赋。时宋、郑有隙;陈、蔡方睦于卫,故宋殇公合陈、蔡、卫诸师伐郑,围攻其东门,五日才班师。 东门之役dōngménzhīyì《左传·隐公四年》:“宋公、陈侯、蔡人、卫人伐郑,围其东门,五日而还。”又《隐公五年》:“郑人侵卫牧,以报东门之役。”卫牧:卫都郊外。后以“东门之役”指宿仇旧怨。 东门之役dōnɡ mén zhī yì东门的战争。隐公四年,宋、陈、蔡、卫伐郑,围其东门。次年,郑侵卫,以报东门之役。见《左传·隐公四年、五年》。后因以指旧仇。 东门之役dōngménzhīyì〔偏正〕 指攻打郑国东门的战役,后指报仇。语出《左传·隐公四年》:“卫人从宋公伐郑,围其东门,五日还,五年,郑人侵宋牧邑,以报东门之役。”明·沈德符《野获编补遗·吏部》:“(徐必进)与汪(汪雅堂)为桑梓,初处丞固无香火情,比汪报~,人亦尤甚已甚。” △ 用于战役方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