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瓯内迁东瓯,亦称瓯越,是古越族中的一支,相传是越王勾践的后裔。秦汉时分布在今浙江南部瓯江、灵江流域。秦末,东瓯首领摇曾率族参加反秦战争,楚汉战争中又助汉灭项羽。西汉建立后,摇受封为东海王,都东瓯,(今浙江温州市),号东瓯王。吴楚七国之乱时,东瓯曾一度追随吴国反对西汉中央政府。吴王刘濞兵败,逃到东瓯,被杀于丹徒。吴王儿子子驹逃到闽越,劝闽越击东瓯为其父报仇。建元三年(前138),闽越发兵围东瓯,东瓯向西汉政府求援,汉兵未至闽越引兵而去。为了避免闽越的威胁,东瓯王请求举国内徙,“乃悉举众来,处江淮之间”,与当地汉族人民杂居,接受西汉的直接统治。东瓯内迁,促进了瓯越经济、文化的发展,有利于民族的融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