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东方大中集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东方大中集 诗文别集。一卷。汉东方朔撰。初刊于明万历年间。东方朔,字曼倩。生于汉景帝前三年(前154年),卒于汉太始四年(前93年)。平原厌次(今山东惠民)人。武帝时,待诏公车,寻待诏全马门,为常侍郎,官至大中大夫,给事中。性格诙谐,言词敏捷,滑稽多智,常在武帝面前诙谐调笑,被视为俳优。有正义感,能直言切谏,曾上书反对武帝修造上林苑。其作品,《汉书·艺文志》著录二十篇,多已佚。有些名篇,如《答客难》、《非有先生论》等,在后人编的选集、总集中被保留下来。原有集二卷,已佚。《东方大中集》为明末人张溥所辑。 《东方大中集》,一卷,有骚一篇、疏二篇、书三篇、序一篇、论一篇、设难二篇、颂一篇、铭一篇、诗三首。《答客难》是一篇散文赋,以主客问答的方式,说生在汉武帝大一统时代,虽有才能无处施展,因此“贤不肖”没有什么区别,“用之则为虎,不用则为鼠”,道出了士人受统治者随意抑扬、怀才莫展的实况。此文语言疏朗,议论酣畅,滑稽风趣,对后世有一定影响,扬雄的《解嘲》、班固的《答宾戏》、张衡的《应间》等,都是模仿《答客难》的作品。《非有先生论》也是用主客问答的形式劝谕帝王虚心纳谏,篇中几个“谈何容易”,感慨万端,意味深长,是传神之笔。另有骚体赋《七谏》一篇,因袭楚辞,无甚新意。 东方朔的诗歌不及他的文。集中所存诗歌仅三首,《嗟伯夷》咏赞伯夷“从孤竹于首阳”的志节,抒咄自己高洁的心胸。《据地歌》则认为,远害全身不必隐遁山林、朝廷中亦可避世全身,表露出轻狂、孤高、不随流俗的气格。东方朔的诗,风格与其文相类,但议论较多、艺术性较弱。 《隋书·经籍志》著录《东方朔集》二卷,已佚。今传本皆为后人所辑,有明万历间汪士贤辑《汉魏诸名家集》本,题《东方先生集》。又有明崇祯间张燮辑《七十二家集》本,张溥辑《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本等。 东方大中集 东方大中集别集名。西汉东方朔(官大中大夫)作。《汉书·艺文志》著录其文20篇,列入杂家。《隋书·经籍志》著录“汉太中大夫东方朔集二卷”,已散佚。此集为明代张溥所辑。收存有《七谏》、《非有先生论》、《答客难》、《答骠骑难》、《旱颂》、《诫子铭》以及疏2篇、书3篇、序1篇、诗3首等。其中《非有先生论》、《答客难》、《答骠骑难》皆为赋体散文。张氏评曰:词锋竞起,命实奇伟,学者争慕效之。《七谏》因袭《楚辞》,并无新意。有《汉魏六朝百三家集》本。另《汉魏诸名家集》收有《东方先生集》,内容与张本相似。 ☚ 东皋子集 东江家藏集 ☛ 东方大中集诗文集。西汉东方朔(前154—前93)撰,一卷。朔有《海内十洲记》已著录。文集久佚,明张溥辑本收骚、疏、书、序、论、设难、颂、铭、诗共九类,凡十五篇。本传附后。有的直言切谏,反对武帝修上林苑;有的劝帝王虚心纳谏,励精图治,表现出对国计民生的关心。亦有抒写才智之士怀才不遇的苦闷。其文亦庄亦谑,风格多变。如是上书天子,谏止上林苑堂堂正正,慷慨陈词;应诏上书则高自称誉,诙谐之至。所收长篇短章,均有风趣极佳者。表现方式,或采用主客问答、互相辩难,或因袭楚辞旧制、稍加改造。尤其是设辞类作品,气势浩大,感情充沛,辟阖自然。有清光绪五年(1879)信述堂刻本。 东方大中集 《东方大中集》1卷。《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本。 ☚ 东方先生集 吉云子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