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平郡古郡名。辽初以渤海、汉户置。治所在今辽阳老城,为防御州。辽太宗天显三年(928),迁东丹国居民于此,升为南京(即后来的东京辽阳府)。 东平郡 东平郡隋、唐代设置的行政区。隶河南道。《旧唐书·地理志》:“郓州上:隋东平郡之须昌县。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平徐圆朗,于郓城置郓州,领郓城、须昌、宿城、钜野、乘丘5县。又以废寿州之寿张来属。其年,置总管府,管郓、濮、兖、戴、曹5州。贞观元年(公元627年)罢都督府,仍以钜野属戴州。又废宿城2县。八年,自郓城移治须昌。景龙元年(公元707年)又置宿城县。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郓城为东平郡。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复为郓州。旧领县3:须昌、郓城、寿张;户4141,口21692。” ☚ 东平府 东昌路 ☛ 东平郡dōng píng jùn《本草纲目》兽部第50卷阿胶(1)。古地名。在今山东东平县东南。 东平郡❶南朝宋改东平国置,治所在须昌县(今山东东平县西北)。北齐废。
❷北魏泰常中置,治所在秦城(今河南范县东南旧城)。太和末省,建义中复置,北齐废。
❸隋大业三年(607年)改郓州置,治所在郓城县(今山东郓城县东)。唐武德初复为郓州,贞观八年(634年)移治须昌县(今山东东平县西北),天宝元年(742年)复改东平郡,乾元元年(758年) 又改为郓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