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东南亚国家联盟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东南亚国家联盟Dōng nán yà guó jiā lián méng(见东盟) 东南亚国家联盟 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东南亚的区域性合作组织,其前身是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于1961年7月成立的东南亚联盟,1967年8月印尼、马亚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的外长在曼谷举行会议,发表《曼谷宣言》,东南亚国家联盟宣告成立。后文莱加入,成员国为六个。东盟的宗旨和目标是加速本地区的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促进本地区的和平和稳定,促进合作和相互支援,建立繁荣和平的东南亚共同体。东盟初期活动仅限于探讨经济、文化方面的合作。1971年以后,东盟加强政治、经济、军事上的协调合作,使东盟逐步成为一个区域性的组织。东盟的最高决策机构是部长会议,执行机构是常务委员会,行政总部是秘书处,设在雅加达。此外还有常设委员会和特别委员会。还不定期召开东盟首脑会议。 ☚ 七十七国集团 东非共同体 ☛ 东南亚国家联盟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 (ASEAN)简称“东盟”,东南亚地区经济、社会和文化合作的区域性组织,其前身是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于1961年7月在曼谷成立的东南亚联盟。1967年8月,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在曼谷举行会议,发表《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宣言》(简称《曼谷宣言》),正式成立东南亚国家联盟,同时取代东南亚联盟。东盟的宗旨和目标是:以平等与协作精神共同努力,促进本地区的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遵循正义、国家关系准则和《联合国宪章》,促进本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促进经济、社会、文化、技术和科学等问题的合作与相互支援;在教育、专业、技术和行政方面以训练和研究便利的形式相互支援;在充分利用农业和工业、扩大贸易、改善交通运输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进行有效的合作,促进对东南亚问题的研究;同具有相似宗旨和目标的国际组织及区域组织保持紧密和互利的合作,并探寻一切途径来进一步加强它们之间的合作。组织机构有首脑会议、部长会议、常务委员会、专门常设委员会、秘书处等。 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东南亚国家建立的一般性区域国际组织。1967年8月根据《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宣言》成立于泰国首都曼谷。主要机构有部长会议、常务委员会、秘书处和常设委员会。主要宗旨是加速东南亚地区的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 促进区域和平与稳定,促进经济、社会、文化、技术、科学和行政等方面的积极合作与互助,等等。现有印度尼西亚、泰国、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文莱6个成员国,总部设在曼谷。 东南亚国家联盟东南亚区域合作性组织,简称“东盟”。前身是1961年7月31日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在曼谷成立的东南亚联盟。1967年8月7~8日,印尼、泰国、菲律宾、新加坡和马来西亚5国外长在曼谷举行会议,发表《曼谷宣言》,正式宣布联盟成立。总部设在雅加达。1971年东盟成员加强了政治、经济、军事上的合作,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与作用越来越显著。组织机构中首脑会议为最高权力机构,自1992年起每3年召开一次。另外外长会议和经济部长会议各每年召开一次。1999年,完成10国大东盟计划。截至2004年底,东盟有成员国10个(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文莱、越南、老挝、缅甸、柬埔寨),观察员国1个(巴布亚新几内亚)。总面积约450万km2,人口约5.5亿,GDP达7236亿美元。1996年7月中国成为东盟全面对话伙伴。1997年成立中国东盟联合合作委员会。 东南亚国家联盟 东南亚国家联盟Dongnanya guojia lianmeng东南亚发展中国家的区域性合作组织。简称东盟。在万隆会议和不结盟运动影响下于1961年成立的东南亚联盟为其前身。60年代后期,东南亚各国进入政治相对稳定和经济建设时期, 相互之间关系缓和, 受到国际上区域性合作组织的鼓舞, 谋求加强联合, 以实现安全与经济发展的目标。1967年8月6-8日,印度尼西亚、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在曼谷举行外长会议, 发表宣言, 宣告东盟成立。1984年1月, 文莱独立后加入。东盟以经济合作为主要任务。成立初期, 处于调整内部关系的起步阶段, 成就不大。进入70年代后,经济合作日益加强,采取关税特惠等措施扩大相互贸易, 共同投资兴办大型工业企业和开发自然资源, 在财政、金融等方面进行协调, 实行开放政策, 在与发达国家保持密切经济联系的同时, 开拓在发展中国家的市场。经济合作促进了各国经济的增长。70年代,五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增长率高达7.5%,远远高于美国和西欧,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随着国际形势变化, 政治合作逐渐加强。1971年发表《东南亚和平、自由、中立区宣言》。1976年2月在印尼巴厘举行第一届首脑会议, 通过 《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和《东盟协调一致宣言》,正式将政治合作纳入联盟合作范围,强调团结合作,反对干涉,维护独立。1978年越南入侵柬埔寨后,协调彼此立场,采取共同对策, 一致要求越南撤军, 支持民主柬埔寨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谋求公正合理地解决柬埔寨问题。东盟为促进南南合作和南北对话, 维护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作出积极的贡献, 成就显著, 国际影响日益提高。 ☚ 南北对话 1968年苏联侵捷事件 ☛ 东南亚国家联盟 东南亚国家联盟dongnanya guojia lianmeng简称东盟。其前身是东南亚联盟,1967年8月,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五国外长在曼谷举行会议,发表了《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宣言》(即曼谷宣言) ,正式宣布成立东南亚国家联盟,后决定由东盟接替东南亚联盟。东盟的宗旨是发展各成员国相互间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合作关系。东盟的主要机构有:(1)部长会议,由成员国外长组成,是最高决策机构。(2)常务委员会,负责筹备和主持外长会议。(3)秘书处。(4)常设委员会,负责研究和实施部长会议决定的有关东盟合作的规划和建议。(5)特别委员会,负责研究和处理有关东盟经济合作和对外经济关系中的一些特殊问题。并不定期召开东盟国家首脑会议。1971年,东盟外长会议发表了《东南亚中立化宣言》,声明要努力使东南亚成为“一个不受外国强国的任何形式和方式干涉的和平、自由和中立地区”。1977年8月东盟第二次首脑会议后,扩大与欧洲共同体、新西兰、澳大利亚、日本等国的贸易关系。中国与东盟于1972年后建立了友好往来,与东盟国家在贸易、经济技术合作、文化交流方面都有发展。1986年,中国同东盟国家贸易总额约达33.5亿美元。目前东盟成员有6国,除前述5国外,还有文莱。 ☚ 阿拉伯国家联盟 非洲统一组织 ☛ 东南亚国家联盟 东南亚国家联盟Dongnanya guojia lianmeng东南亚发展中国家组成的地区性合作组织。简称东盟。在国际上区域性合作组织成功发展的鼓舞下,东南亚发展中国家谋求加强联合。1967年8月6—8日,印度尼西亚、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5国外长在泰国首都曼谷举行会议,正式宣告东盟成立。1984年1月,文莱独立后加入。每年召开外长会议,并设有常设委员会和秘书处,负责处理日常事务。成立初期以社会、经济、文化方面的合作为主要目标。60年代后期处于内部关系调整阶段,进展不大。进入70年代后,分歧缓和,合作加强。成员国之间采取关税特惠,扩大相互贸易,共同投资开办大型工业企业和开发自然资源,协调财政金融政策,对外开放,与发达国家保持密切的经济联系,扩大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往来。随着形势的发展,除经济合作外,政治合作日益加强,成为地区性的政治、经济集团。1971年吉隆坡外长会议提出在东南亚建立一个和平、自由、中立区。1976年在印尼巴厘举行的第一届首脑会议上,签署《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和《东南亚国家协调一致宣言》,正式将政治合作纳入东盟的合作范围。反对外国干涉东盟成员国内部事务,强调用和平手段解决争端,消除分歧增强区域抗御力。谴责越南入侵柬埔寨,要求越南军队立即全部撤出柬埔寨,支持民主柬埔寨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谋求公正合理地解决柬埔寨问题。东盟的合作促进了成员国的经济发展,维护了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成就显著,国际影响日益提高。 ☚ 南北对话 1968年苏联侵捷事件 ☛ 东南亚国家联盟见“政治学”中的“东南亚国家联盟”。 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1967年8月成立。最初成员有: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泰国。1984年1月,文莱成为第六个成员国。宗旨是:加强成员国合作,促进区内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加速东南亚经济一体化。 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东南亚区域性合作组织。1967年由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组建。旨在加速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促进东南亚地区的和平与安全。成立后在经济合作方面采取一系列措施,先后建立东盟中央银行等6个经济合作组织。 东南亚国家联盟东南亚的区域性合作组织。简称“东盟”。1967年8月8日在曼谷正式成立,现有成员国是:印度尼西亚、泰国、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文莱等。联盟的宗旨是发展相互间政治、经济和军事合作关系。至今已发展成一个较有影响的区域性政治、经济集团。1976年2月,东盟第一次首脑会议在印尼的巴厘岛举行,会上签订了《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和《东南亚国家联盟协调一致宣言》。此后举行过多次首脑会议,在政治上经过协商解决了内部争端,在经济合作方面迈出了较大的步伐,在重大国际问题上协调一致,不断扩大和加强同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欧共体之间的经济合作关系。 东南亚国家联盟 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东南亚国家的区域性政治经济组织。其前身是1961年成立的东南亚联盟。1963年马来亚同菲律宾发生领土争端,东南亚联盟陷于瘫痪。1965年8月新加坡独立。1967年8月7-8日,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5国外长在泰国首都曼谷举行会议,发表了《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宣言》,东南亚国家联盟正式成立。后文莱加入,现有6个成员国。巴布亚新几内亚为观察员。总部设在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该组织的宗旨是: 加速地区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促进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并在平等和合作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繁荣、和平的东南亚国家共同体。1976年2月第一次东盟国家首脑会议通过《巴厘宣言》,规定了东盟合作在谋求政治稳定方面的指导原则: 政治上,相互尊重独立、主权、平等、领土完整和互不干涉内政、用和平手段解决地区内部的争端; 经济上、最大限度地利用东盟地区的自然资源、相互补充、协调经济合作; 安全上,规定进行双边的安全合作等。组织机构主要有: (1) 部长会议,由6国外长组成的最高决策机构; (2) 常务委员会,负责筹备和主持外长会议,会后执行外长会议决议,并有权代表东盟发表声明; (3) 秘书处,东盟的行政总部; (4) 常设委员会,实施部长会议有关决定的专业委员会,现有贸易和旅游委员会,工业、矿业和能源委员会,粮食、农业和林业委员会,交通运输委员会,财政和银行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文化和新闻委员会,社会发展委员会,预算委员会; (5) 负责研究和处理经济合作和对外经济关系的一些特别委员会。自1972年以来,中国同东盟国家一直保持和平友好的关系。中国支持东盟关于在东南亚地区建立“和平、自由、中立区”的设想; 支持东盟国家的团结合作; 支持东盟国家反对地区霸权主义和在柬埔寨问题上的原则立场; 支持东盟国家维护国家独立与主权、加强经济合作的事业。1990年中国与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恢复建立外交关系,进一步加强了中国同东南亚国家联盟的友好关系。 ☚ 古巴导弹危机 艾森豪威尔主义 ☛ 东南亚国家联盟 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东南亚的区域性合作组织。前身为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于1961年7月31日在曼谷成立的东南亚联盟。1967年8月7—8日,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在曼谷举行会议,发表了 《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宣言》 (即曼谷宣言),正式宣布成立东南亚国家联盟。28—29日,东盟在吉隆坡举行部长级会议,决定由东南亚国家联盟取代东南亚联盟。东盟的宗旨和目标为:以平等与协作精神共同努力促进本地区的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 遵循正义、国家关系准则和联合国宪章促进本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促进经济、社会、文化、技术和科学等问题的合作与互相支援; 在教育、专业和技术及行政训练和研究设施方面互相支援; 在充分利用农业和工业、扩大贸易、改善交通运输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进行更有效的合作; 促进对东南亚问题的研究; 同具有相似宗旨和目标的国际和地区组织保持紧密和互利的合作。现有成员国6个 (文莱后来加入)。组织机构有部长会议、常务委员会和秘书处。首脑会议不定期召开。秘书处设在雅加达。刊物有 《东盟常务委员会年度报告》、《东盟通讯》。东盟成立后,政治上经过协商解决内部争端,重大国际问题上协调一致,经济合作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并加强了同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和欧共体之间的经济合作关系。 ☚ 各国议会联盟 七十七国集团 ☛ 东南亚国家联盟 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于1967年8月8日。前身是马来亚、泰国和菲律宾于1961年7月31日在曼谷成立的“东南亚联盟”。东南亚国家联盟是东南亚的区域性合作组织,东盟成员有: 菲律宾、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和文莱。东盟的宗旨是: 在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上进行合作。主要组织机构有: (1)部长会议是最高决策机构,由各国外长组成; (2)常务委员会,负责执行外长会议的决议,有权代表东盟发表声明; (3)秘书处负责日常工作。另外设有9个常设委员会,负责研究和实施部长会议决定的有关东盟合作的规划和建议,还设立8个特别委员会负责研究和处理有关东盟经济合作和对外经济关系中的一些特殊问题。秘书处设在雅加达。东盟成立初期,其活动限于探讨经济、文化方面的合作。自1971年以后,逐步形成为一个区域性组织,并加强了政治上的团结和协调与区域性经济合作,发展双边和多边的军事合作,对外加强同西方国家的经济联系与合作。 ☚ 经济互助合作委员会 非洲国家统一组织 ☛ 东南亚国家联盟Association of Southeast-Asia Nations,ASEAN简称东盟。东南亚部分发展中国家建立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1967年8月在泰国曼谷建立。成员包括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等5个创始国,此后不断扩大。1984年1月文莱加入,1995年7月越南加入,1997年7月缅甸、老挝入盟,1999年4月30日柬埔寨正式入盟。东盟终于实现了“大东盟”的目标。至此,东盟囊括了东南亚地区10国,覆盖了整个东南亚地区450万平方公里土地,成为拥有5亿人口和超过7000亿美元国民生产总值的由10个发展中国家组成的区域性国际组织。总部设在雅加达。组织机构有:部长会议为最高决策机构,由6国外长组成,每年举行一次例会;此外还分别设有经济部长和劳工部长会议,不定期轮流在成员国举行,讨论东盟有关的经济和社会合作问题;常务委员会为执行机构,由当年主持外长会议的东道国外长任主席,其他成员国驻该国大使任委员,负责筹备外长会议及执行外长会议通过的决议;秘书处为行政总部,其秘书长由各成员国轮流担任,任期两年,负责研究和实施部长会议决定的有关合作的规划和建议;设有9个常设委员会,即贸易和旅游委员会、工矿业和能源委员会、粮食农业和林业委员会、交通运输委员会、财政和银行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文化和新闻委员会、社会发展委员会、预算委员会等。还有8个特别委员会,负责研究和处理有关东盟经济合作和对外经济关系中的一些特殊问题。宗旨和任务是加速本地区经济增长、文化进步和社会发展,促进本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并在平等和合作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繁荣与和平的东南亚国家共同体;推动特惠关税贸易制,签订多种贸易协定,加强成员国间的贸易合作;组建东盟金融公司,为成员国经济建设项目提供贷款;注意与其他国际组织的联系和合作,争取国际力量对本地区经济的支持和帮助。主要活动:东盟在经济领域中的合作有:(1)贸易合作,主要通过推行特惠关税贸易制,促进成员国间的商品流通;(2)工业合作分两部分:一是由各国政府主持的“东盟共同工业建设项目”;二是经政府批准,由民间的东盟商工会具体执行的“东盟互补工业建设项目”;(3)资金融通;(4)共同发展对外经济关系。1992年初决定在2008年之前的15年内把东盟建设成为自由贸易同盟。主要出版物有:《东南亚国际联盟杂志》(季刊);《东南亚国家联盟年度报告》。 东南亚国家联盟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ASEAN)简称“东盟”。东南亚国家区域性合作组织。前身是泰国、马来西亚和菲律宾3国于1961年7月31日在曼谷成立的东南亚联盟。1967年8月8日,印度尼西亚、泰国、新加坡、菲律宾4国外长和马来西亚副总理在曼谷举行会议,发表了《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宣言》,即《曼谷宣言》,东盟正式成立。宗旨和目标:本着平等合作精神,共同努力促进本地区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为建立一个繁荣、和平的东南亚国家共同体奠定基础,促进本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截至2011年,东盟共有包括文莱、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缅甸、菲律宾、新加坡、泰国、越南在内的10个成员国,观察员国1个——巴布亚新几内亚,候选成员国1个——东帝汶。组织机构:首脑会议为最高权力机构,自1992年起,每三年召开一次;外长会议每年召开一次;经济部长会议每年召开一次;常务委员会;秘书处等。总部设在雅加达。 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1967年8月成立的东南亚国家区域性组织。根据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和印度尼西亚五国在曼谷签署的《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宣言》而成立。总部设在印度尼西亚的雅加达。1984年1月,文莱成为其成员国。1995年7月越南正式加入。1999年柬埔寨、老挝和缅甸正式加入。东盟的目标和宗旨是: 本着平等和合作的精神,通过共同努力,加速该区域的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以建立一个繁荣、和平的东南亚国家共同体的基础。主张发展成员国之间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合作关系。东盟除不定期召开成员国首脑会议外,还每年召开外交部长会议,讨论重大经济、社会以及军事合作等问题。外交部长会议是东盟的最高决策机构,轮流在成员国举行,由东道国外交部长任主席。下设常务委员会,由东道国外交部长和其他成员国驻该国大使组成,在外交部长会议休会期间,负责处理日常事务。另外设有九个特别委员会,处理特别问题。1976年2月,在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举行东盟第一次首脑会议。1977年6月,五个创始国的经济部长会议签订了特惠贸易关税协议。1993年1月,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成立。 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1967年8月8日由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在泰国首都曼谷举行的外长会议上签署 《曼谷宣言》 而成立。其宗旨是号召各成员国共同努力,促进东盟国家的经活陷于混乱和瘫痪。所谓生产相对过剩是指生产相对于广大劳动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形成过剩,而不是同广大劳动群众的实际需求相比的过剩。商品生产的这种相对过剩一般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最基本的特征和实质,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生产的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它一方面表现为单个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对立,使社会再生产的比例关系失调; 另一方面表现为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是人期性爆发的,每个周期一般包括危机、萧条、复苏和 涨四个阶段。每一次危机都会使社会生产力遭到巨大破坏,造成社会财富的极大浪费,使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矛盾和冲突日益激化,从一个方面说明了资本主义的局限性和历史过渡性。 东南亚国家联盟 东南亚国家联盟the 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itons (ASEAN)简称“东盟”。1967年8月8日由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在泰国首都曼谷举行的外长会议上签署《曼谷宣言》而成立。其宗旨是号召各成员国共同努力,促进东盟国家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保持地区的和平与安全,改善人民的福利状况。东盟总部设在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1976年,首次东盟首脑会议在印尼的巴厘岛举行,各成员国签署了《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和《东南亚国家联盟协调一致宣言》,并同意在雅加达设立东盟秘书处。1984年文莱成为东盟的第6个成员国。1987年,在马尼拉举行第三次东盟首脑会议,各成员国签署了旨在加强经济合作的《马尼拉宣言》。1992年,在新加坡举行第四次东盟首脑会议,各成员国同意在15年内成立东盟自由贸易区;除了签署《有效普惠关税协定》外,还签署了《1992年新加坡宣言》和《东盟经济合作框架协定》;并决定扩大秘书处和东盟秘书长的职责。1995年,越南成为第7个成员国,并在曼谷举行第五次首脑会议上首次会见了缅甸、老挝和柬埔寨三国领导人。来自这10个国家的领导人签署了《东南亚无核武器区条约》,东盟领导人同意每年举行一次非正式会议。1996年首次东盟非正式会议在雅加达举行,七位东盟领导人重申了致力于成立一个包括所有东南亚国家在内的10国集团的决心。1997年,缅甸和老挝分别成为第8个和第9个成员国,而柬埔寨则推迟加入东盟的时间。 ☚ 二次调节论 独立国家联合体 ☛ 东南亚国家联盟 东南亚国家联盟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ASEAN简称东盟。东南亚地区政府间的经济组织。1967年8月成立。成员有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印度尼西亚和文莱。东盟宗旨是以平等和伙伴的精神共同致力于促进本地区的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以建立一个繁荣和平的东南亚国家共同体的基础。东盟为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1977年后对成员国实行特惠贸易,并成立东盟银行理事会,解决资金问题;与欧洲共同体签署协议,相互给予最惠国待遇;与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达成增加经济援助与降低关税壁垒等方面的协议。东盟的组织机构有成员国外交部长会议、常务委员会和各种常设委员会、特设委员会。其中,外交部长会议是最高决策机构。东盟在印度尼西亚的雅加达设立常设秘书处。 ☚ 科伦坡计划 地区发展合作组织 ☛ 东南亚国家联盟 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1967年8月成立于曼谷。成员国有: 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 (以上为创始国)、文莱 (1984年1月加入)、越南 (1995年加入)、缅甸、老挝 (1997年7月23日加入)。总部设在雅加达。东盟的目标是建立包括柬埔寨在内的十国集团。宗旨:通过共同努力来促进本地区经济增长、文化进步和社会发展,在平等与合作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和平、繁荣的东南亚国家共同体,促进本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加强与其他组织的联系与合作。组织机构: 最高决策机构是外长会议,每年举行一次例会,并举行特别会议; 经济部长和劳工部长会议不定期举行; 首脑会议不定期举行; 常务委员会为执行机构,下设9个常设委员会和8个特别委员会; 常设秘书处是行政总部,秘书长由成员国轮流担任,任期两年。自成立以来,在贸易合作、工业合作、资金融通、共同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方面都取得了进展。在政治上注重团结一致。1992年1月决定在2008年前的15年内把东盟建设成为自由贸易联盟。主要出版物:《东南亚国际联盟杂志》、《东南亚国家联盟年度报告》。 ☚ 南亚区域合作联盟 东盟自由贸易区 ☛ 东南亚国家联盟 东南亚国家联盟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ASEAN东南亚国家经济一体化组织。简称“东盟”。1967年8月7日至8日,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和新加坡外长在曼谷举行会议,会后发表了《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宣言》(《曼谷宣言》),联盟正式成立。同年8月28日至29日,东盟5国又在吉隆坡开会,宣布由东南亚国家联盟代替1961年成立的东南亚联盟。1984年文莱加入东盟。总部(秘书处)设在印尼首都雅加达(Jakarta)。该组织宗旨为:以平等与协作精神共同努力促进本地区的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遵循正义、国家关系准则和联合国宪章促进本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促进经济、社会、文化、技术和科学等方面的合作与相互支援;在教育、专业和技术及行政训练和研究设施等方面相互支援;在充分利用农业和工业,扩大贸易,改善交通运输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进行更有效的合作;促进对东南亚问题的研究;同具有相似宗旨和目标的国际或地区组织保持紧密和互利合作,探寻与其更紧密合作的途径。外长会议是东盟的最高决策机构,由6国外长组成。每年轮流在成员国举行一次例会和至少一次非正式会议。东道国外长任主席。另有经济和劳工会议不定期举行,讨论东盟的经济和社会合作问题。常设委员会为执行机构。负责筹备和主持外长会议,并执行其决议,还可代表东盟发表声明。主席由外长会议东道国的外长担任。成员为其他国家驻东道国大使。秘书处为东盟总部,负责协调各成员国的秘书处和主持召开秘书长会议等日常工作。秘书长由各成员国轮流担任,任期两年。常设委员会负责研究和实施部长会议决定的有关东盟各国合作的规划和建议,分别设在各成员国首都。现有常设委员会9个:贸易和旅游,工业、矿业和能源,粮食、农业和林业,文化和新闻,交通运输,财政和银行,科学技术,社会发展,预算。此外,东盟设8个特别委员会,负责研究有关东盟经济合作和对外经济关系中的一些特殊问题。其主要活动有:1986年6月东盟外长会议讨论了进一步加强东盟之间贸易和经济合作问题,会议签署了东盟“石油保障协议”和“能源合作协议”。1987年6月东盟外长会议举行年会并同时举行与对话国会议。会议签署了东盟工业联营计划基本协定补充协议,对联营产品最低关税由50%提高到75%。1987年12月东盟关于改进和扩大东盟优惠贸易安排的议定书,关于在东盟国家之间取消非关税壁垒的备忘录。目前,东盟的七个对话伙伴是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新西兰、韩国、美国和欧洲共同体。 ☚ 亚马孙合作条约组织 南亚区域合作联盟 ☛ 东南亚国家联盟 东南亚国家联盟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 Nations,ASAN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由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于1967年创立,宗旨是积极合作以促进该地区的和平、稳定、进步与繁荣。东盟的成员资格对所有的东南亚国家开放,现共有成员9个国家,包括前面所说的5个和文莱(1984)、越南(1995)、老挝(1997)、缅甸(1997)和柬埔寨(1999)。 ☚ 国际开发学会 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地区经济社会委员会 ☛ 东南亚国家联盟 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东南亚发展中国家组成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1967年8月成立。现有成员国6个,即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泰国、文莱。前5国为发起国,文莱于1984年加入。它的宗旨是: 发展相互间政治、经济、军事关系,促进本地区经济增长与和平安定。最高权力机构为外交部长会议,每年召开例会和特别会议各一次。下设常务委员会,负责处理日常事务。常务委员会下设9个专门委员会,负责具体实施东盟的合作计划。1976年在雅加达设立秘书处。同年2月,东盟5国举行第1次首脑会议,签署《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和《东南亚国家联盟协调一致宣言》,会后经济合作步伐明显加快。1977年2月,5国外长在马尼拉签订《东盟特惠贸易安排基本协定》,决定采取削减贸易关税、废除关税外贸易限制、签订长期贸易合同、提供低息贸易贷款等措施,推动5国间贸易发展。1977年6月,5国经济部长会议就第一批71种商品实行特惠贸易达成协议,1983年实行特惠贸易的商品已达1.8万种以上。东盟各国还共同兴办了一批工业建设项目,某些产品 (如汽车等) 的零部件生产已开始实行专业化分工。 ☚ 发展中国家贸易集团 海湾合作委员会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