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地域古代交通亚洲东部的民族或国家之间的交往。《诗经·商讼》载有“相士烈烈,海外有截”,说明商代已在海外开拓疆土。公元前219年,齐人徐福,率数千人,携数百工匠人和五谷粮食,出海渡外,是中国航海先驱。秦末,燕、赵、齐民,自山东渡海到辽东,再辗转朝鲜半岛,通过对马海峡,达日本,史称北方海上丝绸之路。248~258年,三国时期,中日使者往来6次之多。4世纪,日本使者来华达到高潮,中国《论语》、《千字文》、《五经》传入日本,佛教、道教随之而入。607年,日本以小野妹子为代表与隋朝建立联系,始渡海派遣使节和留学生,效仿唐进行革新。8世纪,日本以平城为中心,建设国内7条干道,并设驿站。唐代与日本交通有3条:❶自日本,过对马海峡,达辽东半岛,渡海达蓬莱; ❷自日本,经朝鲜,渡黄海,南入淮河海口,进入楚州(淮安); ❸自日本,渡东海达扬州。630~894年,日本派遣使节19次,其中15次渡海而过。每次随行人员100~200人,多达500人。753年,唐朝名僧鉴真,应日本僧人邀请,率弟子多人东渡日本。鉴真留居日本10年,763年在日本圆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