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丘墟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丘墟

❶大土山。王褒《洞簫賦》:“原夫簫幹之所生兮,於江南之丘墟。”
❷堆壟不平貌。蔡邕《述行賦》:“降虎牢之曲陰兮,路丘墟以盤縈。”
❸廢墟。班彪《北征賦》:“舊室滅以丘墟兮,曾不得乎少留。”又指荒蕪之地。班昭《東征賦》:“睹蒲城之丘墟兮,生荊棘之榛榛。”

丘墟

丘墟qiūxū

━━ 坟墓。宋·陆游《叹老》诗:“朋侪什九堕丘墟,自笑身如脱网鱼。”

☚ 丘垅   仙升 ☛

丘墟qiū xū

亦作“丘虚”。山陵之地。《汉书·司马相如传下》:“且夫清道而后行,中路而驰,犹时有衔橛之变,况乎涉丰草,骋丘虚。”《九怀·昭世》:“进瞵盼兮上丘墟。”

古代名物 > 地物類 > 土部 > 壤地 > 丘墟
丘墟  qiūxū

亦作“丘虚”。廢墟。《管子·八觀》:“衆散而不收,則國爲丘墟。”《漢書·公孫弘傳》:“自蔡(李蔡)至慶(石慶),丞相府客館丘虚而已。”唐·王勃《滕王閣序》:“蘭亭已矣,梓澤丘墟。”元·薩都剌《過居庸關》詩:“路人立馬問前事,猶能歷歷言丘墟。”清·吴偉業《礬清湖》詩:“官軍雖屢到,尚未成丘墟。”


古代名物 > 禮俗類(上) > 喪葬部 > 墳墓 > 丘墟
丘墟  qiūxū

亦作“坵墟”。墳墓的代稱。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濁漳水》:“中狀若丘墟,蓋遺囤故窖處也。”宋·陸游《歎老》詩:“朋儕什九墮丘墟,自笑身如脱網魚。”清·席鎬《除夕感懷亡弟湘北》詩:“弟兄我七人,强半歸坵墟。”


古代名物 > 人體類 > 四肢部 > 經穴 > 丘墟
丘墟  qiūxū

足少陽膽經穴。在外踝前下方。因其處似大丘,故名。主治目亦腫痛,膝陘酸痛,足跟紅腫。其穴始見於秦漢典籍,達於當代。《靈樞經·本輸》:“過於丘墟。丘墟,外踝之前下,陷者中也,爲原。”《醫宗金鑒·刺灸心法要訣》:“丘墟主治胸脅痛,牽引腰腿髀樞中,小腹外腎脚腕痛,轉筋足脛不能行。”

丘墟qiū xū

〖名词〗
废墟,荒地(4)。《司马相如上书谏猎》:况乎涉丰草,骋丘墟。——何况是超过茂密的草地,驰骋在废墟之上。《滕王阁序》:兰亭已矣,梓泽丘墟。——王羲之等人的兰亭宴集早已过去了,石崇的金谷园也已变成了虚墟。《书洛阳名园记后》:兵车蹂蹴,废而为丘墟。——经过兵车践踏,荒废成为荒地。

丘墟

❶ 废墟。《史记·李斯列传》:“纣杀亲戚,不听谏者,国为~,遂危社稷。”
❷ 坟墓。陆游《叹老》:“朋侪什九堕~,自笑身如脱网鱼。”

陵墓

陵墓

山 陵(陵谷;陵坟;陵台;高陵;墓陵) 秋井 寝阙 丘墟
皇帝的陵墓:皇陵 帝陵 陵阙 柏城 柏陵 京陵 龙脉
秦始皇的坟:骊坟 骊山墓
帝王的陵墓:方上 方中 帝陵 寝陵 陵京 陵宫 陵原 陵宇 陵塚 桥陵 桥塚 灵寝 玄宫 山陵 山园 山塚
秦汉指帝王陵墓:长山
帝王或皇后陵:山陵
山陵和城阙:陵阙
帝王的坟墓、陵园:山园
帝王的坟墓及墓地的宫殿建筑:陵寝
高祖的陵寝:高寝
陵墓与宗庙:陵庙
陵墓的正殿:寝殿 寝堂
陵墓旁的配殿:陵殿
墓道外的牌坊:石阙
(领袖、帝王、烈士、诸侯等的坟墓:陵墓)

☚ 各种坟墓   墓室 ☛

荒地

荒地

荒莱 莱田 荒土 污莱
未开垦的荒地:生田
未开垦之地:生地 白地 处女地
从未耕种过的土地:生荒
荒废的土地:遗壤
荒芜之地:草莱 虚土
衰败荒芜之地:虚莽
灾害或战争造成荒凉的大片土地:千里赤地
旱灾或虫灾严重时,寸草不生的土地:赤地
无主的荒地:闲土
无人耕种的荒地:闲田
闲置的荒地:闲荒
废墟,荒地:丘虚 丘墟 丘陇 丘垄 邱墟 邱虚
(没有开垦或耕种的土地:荒地)

另见:荒芜 开垦 荒凉的地方

☚ 各种归属的土地   各种用途的土地 ☛

坟墓

坟墓

坟(坟垒;坟茔;坟包;坟堆;坟坵;坟封;坟冢;坟陇;坟垄;坟垒;邱坟) 墓(墓葬;墓坟;墓墟;邱墓;墟墓;公~) 陵(陵阜) 茔(茔墓;茔兆;茔垅;茔塚;茔竁;邱茔;新~;荒~) 宰 丘(丘山;丘坡;丘坟;丘墓;丘垄;丘封;丘茔;丘陇;丘墟;丘冢;丘塚;丘壤;丘陵;丘坂;丘垅;山丘;蒿丘;一丘土) 埌冢(冢茔;冢墓;山冢;青冢;古~) 垄(垄塚;垄墓;圹垄;残~;荒~) 垅(松垅;邱垅) 塚(塚舍;青塚) 塸 砻 墦 藏 山(山冢;山壤) 琴(琴城) 瘗阡(阡原;阡兆;遗阡) 陇(畴陇;鹤陇) 室(长夜室) 幽(幽宅;幽堂;幽墟;幽台;幽竁;幽陇;幽扃) 封(封隧;堂封) 黄垆 黄卢 黄炉 黄土 黄泥 黄垩 青墩 马鬣(马鬣封;马鬣坟)松楸 松邱 松蒿 斧屋 堂斧 墟落 化居 神寝 宿草 北邙 壤树 殡宫 圹坵 圹壌 巢窝 泉窝 夜台(长夜台) 夜壑 殡宫玄堂 玄庐 玄穸 穸台 穸窀 窀窆 抔土 一抔(一抔土;一抔之土;一抔黄土) 土包子 土骨堆 土中宅 三尺土 复真堂 青松宅 冷土荒堆
雅称坟墓:千岁室 千秋佳城
陵墓,坟墓:
坟在地上的土堆:塿 墓堆 墓头 蓬颗
墓前供拜祭的平台:墓台
旧时看风水的所定的坟茔方位:山向
(埋葬死人的穴和上面的坟头:坟墓)

另见:埋葬 死人 墓碑 碑文 墓地

☚ 坟墓   各种坟墓 ☛

丘墟qiū xū

❶废墟,荒地。《史记·李斯传》:“纣杀亲戚,不听谏者,国为~~,遂危社稷。”
❷山陵,山丘。王褒《洞箫赋》:“原夫箫干之所生兮,于江南之~~。”
❸坟墓,墟墓。陆游《叹老》:“朋侪什九堕~~,自笑身如脱网鱼。”

丘墟

经穴名。代号GB40。出《灵枢·本输》。属足少阳胆经。原穴。位于足背外侧,外踝前下缘,当趾长伸肌腱外侧凹陷处。一说“去临泣一寸”(《针灸甲乙经》)。布有足背中间皮神经分支及腓浅神经分支;并有外踝前动脉分支通过。主治胸胁满痛,颈项强,腋下肿,下肢痿痹,疟疾,脚气,足跟痛;以及肋间神经痛,坐骨神经痛等。直刺0.5~1寸。艾条灸5~10分钟。

丘墟Ch′iuhsu

系足少阳胆经上的一个针灸穴位。此穴在外踝前下方,于趾长伸肌腱外侧凹陷中。施针时直刺0.3~0.8寸。主治颈项痛、胃痛、肝脾压痛、疟疾、下肢痿痹、外踝及周围软组织疾病。

丘墟

经穴名。属足少阳胆经,原穴。位于外踝前下缘,趾长伸肌腱的外侧凹陷中。主治:颈项痛,腋下肿,胸胁痛,下肢痿痹,外踝肿痛,疟疾,疝气,目赤肿痛,目翳,中风偏瘫等。直刺0.5—0.8寸;可灸。

丘墟

丘墟

足少阳胆经穴。取穴:在外踝前下方凹陷处(见图2-1-4)。主治:颈项痛、胸胁支满、下肢痿痹、外踝肿痛、疟疾、目赤肿痛、中风偏瘫、近视。刺灸法:直刺0.5~0.8寸。局部有酸胀感。若略向上斜刺,捻针,针感到胸腹、胁肋、肩部;少数患者针感可沿本经循风池到耳后、耳内及眼区、头侧部。

☚ 阳陵泉   光明 ☛

丘墟qiūxū

经穴名。代号GB40。出《灵枢·本输》。属足少阳胆经。原穴。位于足背部, 足外踝前下方, 趾长伸肌腱外侧凹陷处。主治胸胁痛、胆道疾患、偏头痛、坐骨神经痛、足下垂、踝关节疾患等。直刺0. 5 ~0. 8 寸。灸5 ~10 分钟。

丘墟

丘墟G40Qiuxu

足少阳胆经穴。首见《灵枢·本输》。为本经原穴。
位于外踝前下方,当趾长伸肌腱外侧,距跟关节间凹陷处。足微背屈取之。相当于趾短伸肌的起点; 有外踝前动、静脉分支;并有足背中间皮神经分支及腓浅神经分支。

丘墟


一般对准内踝后下缘直刺0.5~1寸。针后局部痠胀。艾炷灸3~5壮;艾卷灸5~10分钟。
本穴是临床常用的穴位。主治头项,肝、胆及本经脉所过部位的疾患,如偏头痛,目疾,齿痛,耳聋,咽肿,颈项痛,腋下肿,瘰疬,气喘,胸胁痛,腰膝痛,足腕不收,脚跗肿,足跟痛,寒热往来,浑身瘙痒,乳肿,月水不利,疟疾,疝气等。现又多用以治疗血管性头痛,神经性耳聋,胆囊炎,腋窝淋巴结炎,肋间神经痛,腓肠肌痉挛,肠疝痛,坐骨神经痛,踝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疾患等。
实验研究表明:针刺胆石症患者的丘墟等穴,可在短时间内引起胆囊明显收缩,促进胆汁排空。
☚ 悬钟   足临泣 ☛
0000149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7:0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