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丘东平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丘东平1911—1941

广东海丰人
中共党员。曾任鲁艺华中分院首任教导主任,文协华中分会领导人。著有《长厦城之夜》、《沉郁的梅冷城》、《一个连长的遭遇》、《茅山下》、《东平选集》等。
笔名:东平

丘东平

忆东平
在战地的东平同志
悼东平并悼天虚
东平小论
忆东平同志
丘东平的卒年
丘东平的卒年和牺牲情况
我所知道的丘东平同志
少年时代的东平
论东平的生活和创作
带枪的文艺战士——论抗战时期的丘东平及其
创作
奚 如
西 民
欧阳凡海
石怀池
于 逢
陈振国
蒋天佐
陈子谷
丘健生
王耀辉
杨淑贤
解放日报1941年11月15日
新华日报1941年12月6日
新华日报1941年12月6日
七月1946年2集3期
新文学史料1979年5期
新文学史料1980年2期
新文学史料1980年4期
新文学史料1981年1期
作品1983年1期
福建师大学报1984年2期
抗战文艺研究1985年1期
丘东平年谱
丘东平生平年表(上、下)
丘东平
丘东平
朱广盛
杨淑贤
李立明
盐城师专学报1985年2期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85年2、3期
*中国现代六百作家小传第68页
中国现代作家与作品(上海)第156页
丘东平:写战争题材的小说家
怀念丘东平烈士
丘东平
邢铁华
汤通庆
莫 洛
中国现代小说家论第116页
丹阳文史资料第2辑第61页
陨落的星辰第16页

东平琐记
忆东平
聂绀弩
胡风
*沉吟第103页
胡风评论集(下)第156页

丘东平

忆抗战殉国的军事文学家丘东平
青年文学家丘东平烈士传
丘东平传略
东平的文学道路
丘东平(1910—1941)
邱东平(1910—1941)
邱东平
陈辛任
戴文兵
杨淑贤
徐乃翔
陈率仁
任静淑
马洪才
中华英烈1986年1期
广东党史通讯1987年3、4期
新文学史料1987年3期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4年2辑
革命烈士传(六)第232页
中国抗日阵亡将士传第246页
新四军人物志(下集)第201页
丘东平

丘东平1910—1941

小说家。原名谭月,号席珍。广东海丰人。1928年参加海陆丰起义,任彭湃的秘书。后在流浪生活中接近文学。参加过“左联”举办的工农文艺通讯员运动。1932年加入十九路军,参加上海“一·二八”抗战,发表反映土地革命时期农民思想变化的小说《通讯员》。1934年任《太白》助理编辑。1936年去日本,参加“左联”东京分会活动。1937年,和草明、邵子南、欧阳山合写中篇小说《给予者》(东平执笔)。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爆发后,创作报告文学《第七连》《一个连长的战斗遭遇》等。1940年参加新四军,任“鲁艺”华中分院教导主任等职。1941年在反“扫荡”战斗中牺牲。作品有短篇小说集《长夏城之战》《沉郁的梅冷城》《水兵》,中篇小说《火灾》及《茅山下》等。有《东平选集》。

☚ 袁文殊   师陀 ☛
丘东平

丘东平1910.5.16—1941.7.24

原名丘谭月。曾用名丘谭业。字席珍、硕珍。笔名东平。广东陆丰人。1932年开始小说创作,第一篇短篇小说《梅岭之春》发表在香港《新亚细亚月刊》。同年在上海《文学月报》发表短篇小说《通讯员》,引起文艺界注目。嗣后陆续写了许多反映海陆丰农民革命运动和“一二八”抗战的小说,如《多嘴的赛娥》、《红花地之守御》、《沉郁的梅冷城》等,并出版短篇小说集《沉郁的梅冷城》(1935年)、《长夏城之夜》(1937年)、《水兵》,中篇小说《火灾》(1937年)等。郭沫若对他的早期创作曾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在他的作品中发现了一个新的世纪的先影,我觉得中国的作家中似乎还不曾有过这样的人”(《东平的眉目》)。抗战爆发后,与欧阳山、草明、邵子南、于逢集体创作中篇小说《给予者》,最后由他执笔完成。1941年在陈毅的鼓励和帮助下,写作长篇小说《茅山下》。作品描写新四军和日本侵略者的激烈鏖战,展现了茅山地区革命群众生活的动人场面,但只完成了前五章。这时期还写有一些短篇小说,他牺牲后被编集为《茅山下》,由韬奋书店出版。

☚ 丘士珍   白刃 ☛

丘东平

丘东平

(生平经历,文学活动和小说创作,参见小说卷)抗战爆发后,他写了报告文学《第七连》、《我们在那里打了败仗》、《我认识了这样的敌人》等,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些作品反映了抗战初期上海军民的战斗情绪,揭露侵略者的暴行和不抵抗主义者的消极抗日。1938年春,他到南方参加了新四军,随军挺进苏南敌后,写了《三凌岗的小战斗》、《逃出顽固分子的毒手》、《友军的营长》等报告文学,反映苏南敌后的抗日斗争。这个时期创作的格调比较轻松,明快,反映了作者艺术风格的转变。1941年在苏北反“扫荡”战斗中牺牲。

☚ 白塔   冯至 ☛
丘东平

丘东平1910~1941

现代小说家,革命战士。原名丘席珍。广东海丰人。1927年参加海陆丰起义。后加人十九路军,参与了上海“一· 二八”和热河的抗战。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翌年参加新四军。1941年在反“扫荡”中光荣牺牲。其文学创作始于三十年代初。1932年发表处女作短篇小说《通讯员》。1935年出版了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沉郁的梅岭城》。写于1937年的短篇小说《第七连》,以“八·一三”抗战为题材,塑造了第七连连长丘俊率领战士浴血奋战的光辉形象。此后至牺牲前的主要作品还有《长夏城之战》、《水兵》、《一个连长的战斗遭遇》等。另有长篇小说《茅山下》等未完稿。他的作品产生于抗日战斗中,充满了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的精神。

☚ 曹禺   叶紫 ☛
0000639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0:4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