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世界现代史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世界现代史/苏联现代史/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布尔什维克党/社会革命党/四月提纲/七月事件/布尔什维克党第六次代表大会/科尔尼洛夫叛乱/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全俄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布列斯特和约/苏维埃国内战争/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喀琅施塔得叛乱/新经济政策/布尔什维克党第十次代表大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苏联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苏联1936年宪法/大清洗/斯大林经济体制/苏共二十大/赫鲁晓夫经济改革/新经济体制/列宁/斯大林/托洛茨基/布哈林/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德国十一月革命/斯巴达克团/基尔港水兵起义/柏林一月战斗/巴伐利亚苏维埃共和国/魏玛共和国/纳粹党/啤酒店暴动/我的奋斗/国会纵火案/授权法/德国的分裂/社会市场经济/新东方政策/台尔曼/希特勒/戈林/阿登纳/法西斯党/向罗马进军/墨索里尼/英国现代史/1926年英国总罢工/英联邦/艾德礼民主社会主义改革/张伯伦/丘吉尔/法国现代史/法国人民阵线运动/法兰西第四共和国/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法兰西共同体/法国五月风暴/达拉第/戴高乐/西班牙人民阵线/西班牙民族革命战争/国际纵队/佛朗哥/东欧现代史/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匈牙利事件/匈牙利经济体制改革/库恩·贝拉/纳吉·伊姆雷/卡达尔/南斯拉夫自治社会主义制度/铁托/波兹南事件/哥穆尔卡/捷克斯洛伐克二月事件/布拉格之春/季米特洛夫/亚洲现代史/日本现代史/米骚动/东方会议/军部/五·一五事件/二·二六事件/日本战后改革/日美安保条约/国民收入倍增计划/东条英机/吉田茂/三·一起义/光州学生运动/祖国光复会/朝鲜的分裂/义安河静苏维埃运动/越南八月革命/越南抗法战争/奠边府战役/印度支那三国抗美战争/胡志明/印度尼西亚反荷民族起义/印度尼西亚八月革命/九·三○事件/苏加诺/阿姆利则惨案/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印巴分治/甘地/尼赫鲁/凯末尔革命/国民公约/凯末尔改革/凯末尔/伊拉克革命/伊朗“伊斯兰革命”/美国现代史/柯立芝繁荣/罗斯福新政/工业复兴法/公平施政/麦卡锡主义/美国黑人民权运动/尼克松主义/尼克松的新经济政策/水门事件/里根“复兴经济计划”/富兰克林·罗斯福/杜鲁门/马丁·路德·金/拉丁美洲现代史/尼加拉瓜抗美游击战争/桑地诺/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古巴革命/吉隆滩战役/智利阿连德改革/非洲现代史/1919—1921年埃及反英独立运动/埃及七月革命/苏伊士运河事件/柴鲁尔/纳赛尔/摩洛哥里夫人民起义/埃塞俄比亚抗意卫国战争/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战争/南非种族隔离制度/现代国际关系史/十四点/巴黎和会/凡尔赛和约/共产国际/国际联盟/华盛顿会议/热那亚会议/拉巴洛条约/道威斯计划/洛迦诺公约/非战公约/杨格计划/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法西斯主义/国际裁军会议/共产国际七大/绥靖政策/中立法/不干涉政策/反共产国际协定/德奥合并/苏台德事件/慕尼黑会议/英法苏三国谈判/苏德条约/联合国/富尔顿演说/冷战/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欧洲共产党九国情报局/苏南冲突/巴勒斯坦问题/中东战争/柏林危机/经互会/北约组织/朝鲜战争/社会党国际/旧金山和约/亚非会议/华约组织/欧洲共同体/戴维营会谈/南南合作/石油输出国组织/不结盟运动/古巴导弹危机/南北对话/东南亚国家联盟/1968年苏联侵捷事件/欧安会/1973年世界经济危机/欧洲共产主义/越南侵柬战争/苏联人侵阿富汗/两伊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轴心国/同盟国/德国入侵波兰/东方战线/苏芬战争/马奇诺防线/敦刻尔克撤退/不列颠空战/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租借法案/苏日中立条约/苏德战争/大西洋宪章/莫斯科会战/大东亚共荣圈/太平洋战争/珍珠港事件/联合国家宣言/中途岛战役/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瓜岛战役/阿拉曼战役/西西里战役/开罗宣言/德黑兰会议/苏军的十次打击/诺曼底登陆/欧洲人民大起义/雅尔塔会议/攻克柏林/波茨坦会议/波茨坦公告/日本无条件投降

☚ 索姆河战役   世界现代史 ☛

世界现代史

世界现代史shijie xiandaishi

资本主义进入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和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世界历史。以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为开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帝国主义与殖民地附属国的矛盾以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矛盾、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构成现代世界历史的基本社会矛盾。以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划分为两个时期。具有明显的新特点: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 社会生产力取得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各国发展不平衡,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霸权主义的斗争交织在一起, 形成主要的历史潮流; 世界经济的最终形成,各国之间既相互竞争又相互依存,世界历史真正成为世界性的整体历史。
20世纪初,帝国主义内外矛盾空前尖锐,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高涨。1917年俄国人民在布尔什维克党和列宁领导下, 取得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时代。1918年1月,芬兰发生工人革命。同年德国爆发11月革命。1919年匈牙利建立苏维埃共和国。英、法、意、日等国工人运动高涨。许多国家诞生了无产阶级革命政党——共产党, 共产国际成立。苏维埃俄国在击退外国武装干涉、平定国内反革命叛乱后, 进入和平建设时期。实行新经济政策, 通过工业化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取得巨大成就。至30年代中期,社会主义经济成份在国民经济中占统治地位, 实现了由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1937年苏联成为世界第二工业强国。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进入一个新阶段, 成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世界革命的一部分。除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封建王公或部落酋长领导的民族解放斗争外,出现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反帝反封建革命。民族解放运动持续不断高涨, 冲击着帝国主义殖民体系。斗争主要集中在亚洲、北非和拉丁美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经历了大战后初期革命高潮的冲击和经济动荡后, 进入相对稳定时期。利用科学技术使经济获得较快的恢复和发展, 资产阶级民主范围扩大, 政局比较稳定, 内在矛盾暂时得到缓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欧洲相继诞生一系列民族独立国家。帝国主义建立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作为维持其统治和调整内部关系的世界秩序。在武装干涉苏俄失败后,资本主义大国不得不与苏联建立外交关系, 出现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和平共处的局面。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依然存在, 争夺霸权的斗争激烈, 各国经济发展极不平衡,1929年德国工业产量再次居于资本主义世界第二位。
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继续前进的同时,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陷入动荡之中。为摆脱困境, 美英法在维持资产阶级民主制的范围内采取反危机措施, 出现大力加强国家干预经济的罗斯福新政。德日建立法西斯专政,推行国民经济军事化, 企图重新瓜分世界, 不断对外扩张。法西斯侵略成为世界人民的主要危险。包括苏联在内的各国人民采取各种形式与法西斯进行斗争, 英法等国拒绝建立有效防止侵略的集体安全体系, 采取绥靖政策。法西斯国家在1939年全面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全世界4/5的人口、60多个国家卷入战争。美、苏、英、中等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结成反法西斯同盟,终于在1945年打败德日,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标志着世界现代史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帝国主义体系受到严重削弱, 欧洲丧失了世界中心地位, 欧亚两洲相继诞生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民族解放运动不断走向胜利,殖民主义衰落,新技术革命的兴起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引起深刻的社会变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成为世界大国,短期内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欧亚一些国家在建立人民民主政权后,普遍实行了民主改革,按照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开展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运动。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建设中取得了巨大成就,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同时也暴露出经济政治体制上的弊端。50年代初, 南斯拉夫率先进行社会主义改革的探索。50年代中期、60年代中期和70年代末期社会主义国家先后出现三次改革高潮, 社会主义制度在自我完善中不断发展, 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广大亚非拉地区的民族民主运动持续高涨, 至1984年90余个国家通过武装斗争或政治斗争获得独立, 旧的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基本瓦解。新兴独立国家在摆脱殖民枷锁后致力于发展民族经济, 推进政治民主化进程。拉丁美洲和亚洲一些国家经济已经相当发达, 进入新兴工业化国家的行列。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推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扩大资产阶级民主, 实行福利国家政策,缓和阶级矛盾。50、60年代,经济发展迅速。1973年世界经济危机后,出现经济滞胀。1979年再次爆发经济危机。1983年陆续回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推行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美、苏关系由战时的合作转入冷战,在欧洲形成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50年代中期以后,世界政治格局逐渐由两极走向多极化。第三世界作为一支不容忽视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舞台,开展联合反帝反殖反霸的斗争,要求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维护世界和平,进行南南合作和南北对话。中国在国际政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由于欧洲共同体的建立和日本成为经济大国,出现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美苏差距缩小,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仍在继续,世界大战的危险依然存在,但冷战逐渐转为对话,紧张逐渐转为缓和。
世界现代史体现出这一历史时期人类的进步和社会发展。当前争取世界和平和经济发展日益成为时代的主潮流。

☚ 世界现代史   苏联现代史 ☛

世界现代史/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四月提纲/布尔什维克党第六次代表大会/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布列斯特和约/苏维埃国内战争/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苏联的成立/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苏共二十大/赫鲁晓夫经济改革/新经济体制/德国十一月革命/纳粹党/国会纵火案/德国的分裂/法西斯党/向罗马进军/英联邦/西班牙民族革命战争/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匈牙利事件/南斯拉夫自治社会主义制度/米骚动/东方会议/军部/二·二六事件/日本战后改革/日本成为经济大国/三·一起义/朝鲜的分裂/越南抗法战争/印度支那三国抗美战争/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印巴分立/凯末尔革命/罗斯福新政/麦卡锡主义/美国黑人民权运动/水门事件/尼加拉瓜抗美游击战争/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古巴革命/埃及七月革命/埃塞俄比亚抗意卫国战争/巴黎和会/凡尔赛和约/共产国际/国际联盟/华盛顿会议/道威斯计划/洛加诺公约/法西斯主义/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共产国际七大/绥靖政策/反共产国际协定/慕尼黑会议/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第二次世界大战/轴心国/同盟国/德国入侵波兰/马奇诺防线/敦刻尔克撤退/不列颠空战/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租借法案/苏德战争/莫斯科会战/大东亚共荣圈/太平洋战争/珍珠港事件/联合国家宣言/中途岛战役/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瓜岛战役/阿拉曼战役/开罗宣言/德黑兰会议/诺曼底登陆/雅尔塔会议/攻克柏林/波茨坦会议/波茨坦公告/日本投降/联合国/第三次科技革命/冷战/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苏南冲突/巴勒斯坦问题/中东战争/柏林危机/经互会/北约组织/朝鲜战争/华约组织/亚非会议/欧洲共同体/戴维营会谈/南南合作/石油输出国组织/不结盟运动/古巴导弹危机/南北对话/东南亚国家联盟/1968年苏联侵捷事件/欧安会/1973年世界经济危机/越南侵柬战争/苏联入侵阿富汗

☚ 索姆河战役   世界现代史 ☛

世界现代史

世界现代史Shijie xiandaishi

资本主义进入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世界历史,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世界历史。一般以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为开端。另有20世纪初起点说和第一次世界大战起点说。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帝国主义与殖民地附属国的矛盾以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矛盾、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的矛盾构成世界现代史的基本矛盾。具有明显的新特点: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空前迅速;各国发展不平衡,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霸权主义的斗争交织在一起,形成主要的历史潮流;世界经济最终形成,各国之间既相互竞争又相互依存,世界历史真正成为世界性的整体历史。以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划分为两个时期。
20世界初,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内外矛盾空前尖锐,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出现高潮。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时代。芬兰、德国、匈牙利等国相继爆发革命、英、法、意、日等国工人运动高涨,许多国家诞生了无产阶级革命政党——共产党,共产国际成立。苏维埃俄国在击退外国武装干涉、平定国内反革命叛乱后,进入和平建设时期。实行新经济政策,通过工业化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巨大成就。1937年苏联成为世界第二工业强国。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民主运动进入一个新阶段,成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世界革命的一部分。除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封建王公或部落酋长领导的民族解放斗争外,出现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人民民主革命。民族解放运动持续不断高涨,冲击着帝国主义殖民体系。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经历了大战后初期革命高潮的冲击和经济动荡后,利用科学技术使经济获得较快的恢复和发展,资产阶级民主范围扩大,政局比较稳定,内在矛盾暂时得到缓和。在国际关系方面,帝国主义建立起维持其统治和调整关系的世界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这一体系十分脆弱,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仍然激烈。在扼杀苏俄的武装干涉失败后,资本主义大国不得不与苏联建立外交关系,形成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和平共处的局面。
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经济危机。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继续前进的同时,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却陷入空前严重的动荡之中。为摆脱困境,美、英、法在维持资产阶级民主制的范围内采取反危机措施,出现大力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实行社会改良的罗斯罗新政。德日法西斯上台,建立恐怖独裁统治,推行国民经济军事化,发动对外侵略战争,企图重新瓜分世界。法西斯侵略成为世界人民的主要危险。苏联以及世界各国人民展开各种形式的反法西斯斗争,英法等国拒绝建立有效防止侵略的集体安全体系,采取绥靖政策。
在英法等国的纵容下,法西斯国家于1939年全面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全世界五分之四的人口、60多个国家先后卷入。战争初期,法西斯国家暂时取胜。随着战争的扩大,美、苏、英、中等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结成反法西斯同盟,扭转了战局,终于在1945年打败德日、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标志着世界现代史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帝国主义体系受到严重削弱,欧洲丧失了世界中心地位,欧亚两洲相继诞生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民族解放运动不断走向胜利,殖民主义衰落,新技术革命的兴起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并引起深刻的社会变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成为世界大国,受到战争破坏的国民经济迅速得到恢复和发展。欧亚一些国家建立了人民民主政权,按照苏联社会主义的模式进行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同时也暴露出经济政治体制上的弊端。50年代初,南斯拉夫率先进行社会主义改革的探索。50年代中期、60年代中期和70年代末期社会主义国家出现三次改革高潮,社会主义制度在自我完善中不断发展,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亚非拉国家的民族民主运动持续高涨,取得历史性的胜利,通过武装斗争或政治斗争基本获得独立,旧的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瓦解。新兴独立国家在摆脱殖民枷锁后致力于发展民族经济和推进政治民主化。拉丁美洲及亚洲一些国家经济已经比较发达,进入新兴工业化国家的行列。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普遍推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局部调整生产关系,扩大资产阶级民主,实行福利国家政策,缓和阶级矛盾。50—60年代,经济发展异常迅速。1973年世界经济危机后,出现经济滞胀。1979年再次爆发经济危机。1983年继续回升。在国际关系方面,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企图称霸世界,推行冷战政策。分别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形成全面对峙。50年代中期以后,世界政治格局逐渐由两极走向多极化。美苏两个超级大国激烈争夺世界霸权。第三世界作为一支不容忽视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舞台,联合反帝、反殖、反霸,要求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维护世界和平,进行南南合作和南北对话,中国在国际政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由于欧洲共同体的建立和日本成为经济大国,出现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80年代末苏联东欧形势发生巨变,苏联解体。旧的国际关系格局已经被打破,新的国际关系格局尚未形成。世界局势并不安宁,但争取世界和平和经济发展日益成为时代的主潮流。

☚ 世界现代史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

世界现代史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5: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