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权zhuānlìquán〈名〉指发明人或其权利受让人对发明成果在规定年限内依法享有的独占权或专用权。 ◇ 取得专利权的发明或创造人,在《专利法》规定的期限内,独享权益,不准他人抄袭、仿效。(工人.1985.3) ◇ 在会场的一个角落里,记者看到一位来自徐州郊区的农民展示出一块无尘黑板样品,他三年前就已取得专利权但一直无力推广。(人民日报.2000.12.14) 专利权zhuānlìquán〈名〉指发明人或其权利受让人对发明成果在规定年限内依法享有的独占权或专用权。 专利权zhuān lì quánпатéнтное пр во на патéнт专利权 专利权产权的一种,即精神成果权。它是一种财产权,具有排他性。专利权还具有时间性。专利权只在专利法规定的一定期限内有效,超出这一期限,便成为失效专利。中国专利法规定,发明专利权的期限自申请日起15年,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期限为5年。 ☚ 专利 硅谷 ☛ 专利权 专利权zhuānlìquán专利权利人依法在规定的期限内对其发明创造享有独占权。专利权是知识产权的一种。 ❍ 凡取得~的发明或创造人,在专利法规定的期限内,独享权益,不准他人抄袭、仿效。 ☚ 专控商品 专卖店 ☛ 专利权专利权人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独占使用、收益、处分其发明创造,并排除他人干涉的权利。专利权具有时间性、地域性及法律确认性。此外,专利权还具有如下法律特征: (1) 专利权是两权一体的权利,既有人身权,又有财产权。(2) 专利权的取得须经专利局授予。(3) 专利权的发生以公开发明成果为前提。(4) 专利权具有利用性,专利权人如不实施或不许可他人实施其专利,有关部门将采取强制许可措施,使专利得到充分利用。 专利权patent right工业产权的一种。依法批准的发明人或其权利受让人对其发明成果在一定年限内享有的独占权或专用权。在此期间,任何人要利用该项专利发明都必须取得专利权人的同意并付给报酬。否则,专利权人可向有关当局提出诉讼,要求予以制止,并可要求赔偿损失。专利期限届满,专利权即行消失,任何人都可无偿使用。专利制度一方面保护发明人的权益,另一方面将其发明公布于众,有利于促进科学的发展。世界各国对专利权的规定有所不同,但多数国家规定:申请专利权的发明必须具备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授予专利权的范围主要是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材料;专利权的期限,一般为15年至20年之间,最短的5年;在一国获得的专利权只在该国境内有效,如要在别国得到保护,必须向有关国家办理专利申请。 专利权国家专利机构确认的发明创造人或持有发明创造的人在规定期限内对某项发明创造所享有的专用权或独占权。 专利权 专利权国家专利机关依法确认和保护发明创造人在一定年限内对其发明成果享有的独占权或专用权。专利权是一项排他性的权利。专利人享有实施其发明的权利,除法律有特别规定者外,任何人未经权利人许可,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使用或者销售其专利产品,或使用其专利方法。专利人对侵害其权利的人有妨害排除请求权,损害赔偿请求权和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专利权的取得,须由发明人向国家主管专利的机关申请,经专利机关审查公告后、如无人提出异议,授予专利权,发给专利证书。有些国家规定,某些发明,如饮食品、医药品,化学方法制成的物质等不能取得专利权。专利的有效期限,一般为十年到二十年。专利人有实施或许可他人实施该专利的义务,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未实施的,许多国家法律规定主管机关可颁发强制许可证,准许他人支付报酬而使用其专利。 ☚ 不追究刑事责任 专利法 ☛ 专利权 专利权专利权是指依照专利法的规定,发明人或者专利权人在一定期限内对其发明创造享有使用、制造、销售的专有权利。一般而言,专利权可简称为专利,但专利也可以指依专利法获得专利权的标的,即发明创造。 (1) 专利权的主体。它是指可以依法申请并取得专利权的单位和个人,即专利权人。包括: ❶发明人、设计人。专利的发明人、设计人所完成的非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申请被批准后,专利权归申请的发明人或者设计人所有。所谓非职务发明创造,是指发明人或者设计人在工作时间以外,自由完成的职务发明以外的发明创造。 ❷共同发明人、设计人。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都对同一项发明或设计共同构思,并都作出过创造性贡献的人。我国《专利法》 规定,两个以上单位协作或者一个单位接受其他单位委托的研究、设计任务所完成的发明创造,除另有协议的以外,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完成或共同完成的单位,申请批准后,专利权归申请的单位所有或者持有。但是,非职务共同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和申请被批准后的专利权,归共同发明人或共同设计人。 ❸发明人、设计人所在单位。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所完成的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该单位; 申请被批准后,全民所有制单位申请的,专利权归单位持有,集体所有制单位申请的,专利权归该单位所有。其中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所完成的职务发明创造的指: 在本职工作中作出的发明创造; 履行本单位交付的本职工作之外的任务所作出的发明创造; 退职、退休或者调动工作后一年内作出的,与其在原单位承担的本职工作或者原单位分配的任务有关的发明创造。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条件,是指利用本单位的资金、设备、零部件、原材料或者对外公开的技术资料等。 ❹外国人、外国企业或者外国其他组织。外国人、外国企业或者外国其他组织作出的发明创造在中国申请专利,在中国有经常居所和 营业场所的,可以享受国民待遇; 在中国没有经常居所和营业场所的,可依照其所属国同中国签订的协议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或者依照互惠的原则,给予国民待遇。 (2) 专利权的客体。是指依法可取得专利权的发明创造。我国专利法所称的发明创造,是指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 ❶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 ❷实用新型。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 ❸外观设计。是指对产品的形状、色彩或者其结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上应用的新设计。 (3) 专利权的内容。是指专利权人所享有的权利和应当承担的义务。我国 《专利法》 规定,专利权的所有人和持有人统称专利权人,专利权人享有以下权利: ❶独占权。专利权人享有自己制造、使用和销售其专利产品,或者使用其专利方法并排除他人侵犯的权利。 ❷转让权。专利权人享有依法将其专利权转让给他人的权利。我国 《专利法》 规定,全民所有制单位转让专利权的,必须经上级主管机关批准; 中国单位或者个人向外国人转让专利权的,必须经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批准;转让专利权,当事人必须订立书面合同,经专利局登记和公告后生效。 ❸许可权。专利权人享有许可他人实施其专利并获得专利使用费的权利。《专利法》 规定,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实施他人专利的,都必须与专利权人订立书面实施许可合同,向专利权人支付专利使用费,被许可人无权允许合同规定以外的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实施该专利。但是,法律规定对专利的实施采取强制许可的除外。主要有: 自专利权被授予之日起满三年后,具备实施条件的单位以合理的条件请求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权人许可实施其专利,而未能在合理长的时间内获得这种许可时,专利局根据该单位的申请,可以给予实施该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的强制许可; 在国家出现紧急状态或者非常情况时,或者为了公共利益的目的,专利局可以给予实施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的强制许可; 一项取得专利权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比前已取得专利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技术上先进,其实施又有赖于前一发明或实用新型的实施的,专利局根据后一专利权人的申请,可以给予实施前一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强制许可。 ❹进口权。专利权人有权阻止他人未经许可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使用、销售和进口其专利产品或者依照其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 ❺标识权。专利权人享有在其专利产品或者该产品的包装上标明专利标识和专利号的权利。与此同时,专利权人还应承担以下义务: ❶实施专利的义务。 ❷缴纳年费的义务。专利权人应当自被授予专利权的当年开始缴纳年费,没有按照规定缴纳年费的,专利权终止。 ❸职务发明创造的专利权的所有单位或者持有单位,有向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给予报酬奖励的义务。 我国 《专利法》 规定对专利权的保护期限为: 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20年,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期限为10年,均自申请日起计算。此外,专利权人不按规定缴纳年费或者书面声明放弃其专利权的,专利权终止。 ☚ 专利法 专利申请 ☛ 专利权 ☚ 专利申请说明书 专利权的无效 ☛ 专利权Patent政府管理机关依法授予发明者(个人或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对其发明享有的制造、使用和出售的独占权。专利权是工业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属于知识产权的范围,为了获得专利权,发明人应向政府提出申请。经批准后,专利权便受法律保护。申请专利的发明应具备三个条件: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专利的保护范围也很广,包括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产品。因此,形成多种专利,如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等等。法律对专利权的保护也是有期限的,各国规定不一,少则5年,多则20年,一般为15~20年。它也有地区性,要使专利在他国得到保护,则应向该国政府提出申请,经批准后生效。关于专利的重要经济意义,国际社会早在100多年前就有相当认识。1883年签订的巴黎公约就包含着保护专利的内容。后来,随着经济生活国际化的加强,其意义日益突出。为了加强对专利权的维护,国际社会又于1970年专门签订了专利合作条约,1973年又签订了欧共体专利公约。 专利权依法批准的发明人或其权利受让人对其发明成果在一定年限内享有独占权或专用权。未经专利权人同意,他人不得使用该项发明成果,有些国家规定,某些发明,如饮食品、医药品、化学方法制成的物质等不能取得专利权; 另一些国家(如联邦德国、日本)则在修订的专利法中取消了这些限制。专利权的有效期,一般为10年(如墨西哥)到20年(如英、法、联邦德国)。有些国家(如苏联、捷克、墨西哥)规定发明人可选择申请专利证书或发明证书。取得发明证书的发明人,可获得奖金或报偿,但对其发明成果不再具有独占权。专利制度一方面保护专利权人的独占权,另一方面将发明公布于众,对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积极作用。专利权人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未实施其发明的,许多国家的法律都规定主管机关可颁发强制许可证,准许他人支付报酬而使用其专利。有关专利权的国际公约,最重要的有1883年签订的《保护工业产权的巴黎公约》,后经多次修订,至1978年止,有88个国家参加; 1970年在华盛顿签订的《专利合作条约》(简称P.C.T),至1978年底止有20个国家参加;1973年的《欧洲共同体专利公约》,欧洲共同体的成员国都参加了。 [参] 工业产权 专利权国家专利机关依照有关法律,授予某项技术的发明人或其权利受让人在一定期限内对其发明创造所享有的一种专门权利,包括发明专利权、实用新型专利权和外观设计专利权等。其他人如果要利用该项专利进行产品生产,或出售使用该项专利生产的产品,必须事先征得专利权所有人的同意,并付给报酬。专利权的所有权和使用权都可以转让。专利权作为技术成果是既有价值又有使用价值的商品。专利权是持有者独家使用或控制的特权,但它并不保证一定能给持有者带来经济效益。有的专利可能没有经济价值或只有很小的经济价值,有的专利会被另外更有经济价值的专利所淘汰。企业并非将其所拥有的一切专利权都予以资本金化,而只是将那些能够给企业带来较大的经济利益,并且企业为其支出了费用的专利列入企业的无形资产。被企业视为无形资产的专利应具备以下特点:(1) 可降低制造成本;(2) 可确立独占优势,从而在与对手竞争中取得售价、销量、市场份额等方面的优势;(3) 转让出去可获得转让收入,允许同业使用时可按照特许合同获得使用收入。专利权的成本构成,因取得方式不同而有所不同。购入的专利权,其成本为实际支付价款,包括购买价格和有关部门收取的相关费用;自创的专利权,其成本包括设计费、试验费、申请专利时的各项费用和其他费用等。 专利权指一国政府给予技术发明者在法定期限内享有使用该新技术的独占权或专用权。它受到法律保护,未经专利人同意别人不得仿效抄袭。专利权属于民法上的特殊财产权。各国专利立法都规定专利权的有效期,在这期限之内,非经专利权人同意,其他人不得制造、使用和销售专利产品,或使用专利方法。专利权在国内和国际上可以转让,受转让者对专利权人给予经济报偿(我国国内为使用费),在国际经济交往中,即是专利使用权的买卖。我国专利法规定,专利保护的对象有三种,即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和实用新型,应当具备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 授予专利权的外观设计,应当同申请日以前在国内外出版物上公开发表过或者国内公开使用过的外观设计不相同或者不相近似。 我国实行专利制度的主要目的不仅是为了鼓励全国人民为迅速发展我国科学技术事业做出贡献,而且也为了便于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和鼓励外国人来我国投资。 专利权依法批准的发明人或其权利受让人对其发明成果在一定年限内享有的独占权或专用权。他人未得专利权人同意不能使用该项发明成果。不经许可使用均为侵权行为,应受法律制裁。取得专利权的条件是: ❶必须是一项发明,而且限定在一定的范围; 科学发现、科学理论、计算公式和管理方案均不能取得专利权; 有些国家规定,饮食品、医药、化学物质、动植物新品种、计算机程序 (软件) 、原子能裂变物质等也不授予专利权; ❷必须由发明人提出申请,由专利局批准; ❸有一定的期限,过期这项发明即为公共财产,任何人均可无偿使用; ❹必须具备一定条件(即新颖性、先进性和实用性) 。有关专利权的国际公约,最重要的有1883年签定的《保护工业产权的巴黎公约》,后经多次修订,至1978年底止有八十八个国家参加; 1970年在华盛顿签订的《专利合作条约》(简称P.C.T),至1978年底止有二十个国家参加;1973年的《欧洲共同体专利公约》 ,欧洲共同体的成员国都参加。 专利权 专利权是发明人、设计人或其权利受让人依据法律,对其发明成果在一定期限内所取得的独占权或专用权。专利权人享有制造、使用和销售该项专利产品或专有使用该项专利方法的权利。专利权人以外的自然人和法人通常只有得到专利权人的许可,才能利用该项发明成果。对专利保护的时间限制,一般为15~20年,我国专利法规定为15年。各国专利法大都规定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新颖性、先进性 (创造性)和实用性。专利权的主要特点是: (1) 专利权是一国或代表几个国家的地区机构授予的权利,是所有权的一种;(2)专利权是一种不完全的所有权;(3) 专利权是一种排他性的权利;(4) 专利权是一种有严格时间和地域范围限制的权利。 ☚ 专利 商标 ☛ 专利权 专利权Patent由政府机关给予发明者的一种法定权益,以确保他在一定期限内(一般为15~20年)享有使用该项新技术的特权。能享受专利权的发明,必需具有新颖性、独创性和工业实用性,并能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产品质量,改进工艺流程和降低生产成本。该项新技术的发明者可向政府申请专利,公布“专利说明书”,若无人对说明书提出异议,并通过政府对申请项目的审查,政府机关使批准该项技术为专利,给予证明,编上一个专利号,此项技术就成为专利登记人的财产,别人不得侵犯,他人要使用此技术,必需向产权的所有者购买许可证。由此专利技术的买卖逐构成技术贸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许可证贸易 商标 ☛ 专利权 专利权Patent Right专利申请人(发明人本人、发明人的受让人以及有权申请专利的人)依法可以享有的各种权利总称。专利权的内容包括:(1)独占实施权。这是专利权人最主要的权利,他有权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使用、销售专利产品或使用专利方法。(2)许可权。专利权人有权许可他人实施其专利,许可时一般通过订立书面许可合同,并向专利权人支付使用费。(3)转让权。是指专利权人依法将其专利所有权转让给他人。专利权转让后,原专利权人不再享有专利权,受让人成为专利权人,行使专利权。(4)标记权。专利权人有权在其生产的专利产品上或产品的包装上标明专利标记和专利号。专利标记的目的是使公众知道该项产品属专利产品,起到警告他人不得侵犯其专利权的作用,同时也能提高产品信誉,增加产品和销售量。(5)放弃权。由于他人对专利权的有效性提出异议,或者专利发明本身已失去技术价值,专利权人认为没有必要维持专利权的有效性时,通过书面形式声明放弃或停止缴纳年费自动放弃。(6)请求保护权。在专利权受到侵犯时,专利权人有权向专利管理机构、法院提出处理,请求排除侵害,并要求侵权者赔偿经济损失。专利权的特点:(1)专利权是国家或代表几个国家的地区机构授予的权利,只有发明人提出申请,并经审查,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才能取得专利权,如未办理法律规定的手续,即使是发明本身完全符合专利条件,其发明人也不能获得专利权。(2)专利权是一种排他性的权利,即同一内容的发明创造国家只授予一个专利权,其他人即使做出同样的成果也不可能获得同样的权利。(3)专利权是一种不完全的所有权,由于取得专利权的一项重要条件是公开发明创造的详细内容,能够使同行业技术人员凭以实施。因此,专利权人享有的专利权是一种公共占有权,在没有专利制度的国家,或未获得法律保护的国家,他人可以无偿地使用,而不必得到其允许,亦不能进行法律追究。(4)专利权是一种有地域范围的权利,由于授予专利权的机构只在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领土范围内有管辖权,地域之外则无管辖权。因此其授予的专利权也只能在其有管辖权的地域内有效。(5)专利权是有时间性的权利,因为各国专利法均规定了专利权的保护期限,一般为15年至20年。我国新修改的专利法将发明专利权的保护期限规定为20年,规定的期限届满,专利技术即进入公有领域。如果在有效期内,专利权人停止履行缴费义务,即丧失专利权。 ☚ 专利 职务发明 ☛ 专利权 专利权专利权人在法定期限内对其发明创造成果享有独占权或专有权。 ☚ 专利 专利制度 ☛ 专利权 专利权专利主管机关依法授予专利申请人或其权利继受人对其发明创造的科学技术享有的专有权。它是一种财产权,具有排它性。按照专利法规定,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实施其专利,即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使用或者销售其专利产品,或者使用其专利方法。但这种权利要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一个国家或地区批准的专利,仅在那个国家或地区有效。专利的有效期限一般自提出申请或被批准之日起5—20年。在专利保护的国家或地区以外,或者在专利期满之后,其他人则可不受约束地使用该项技术或发明。专利权不是在完成发明创造时自动产生的,需要发明人按照法律规定向专利主管机关提出申请。专利主管机关经过审查后,对符合专利法规定的申请,才授予专利权。 ☚ 港口科学与技术 水运软科学研究 ☛ 专利权 专利权按照专利法的规定,专利权人在法定期限内对其发明创造成果享有的独占权或专有权。其权利内容主要包括: 对发明创造成果享有制造、使用和销售的独占实施权; 放弃专利权的权利: 许可他人使用专利发明的权利; 转让专利发明所有权的权利;使用专利标记的权利和请求法院保护自己专利权不受非法侵害的权利等等。从专利法律制度产生以后,专利权经历了三个不同的阶段。最先,法律将专利权视为一种封建特权,是由封建君主自由裁决恩赐给发明人或经营者的一种经营独占权。如英王亨利三世颁发专利权给波尔市市民制作色布的经营权; 光绪皇帝批准郑观应机器织布10年“专利”。资产阶级掌握政权以后,通过制订专利法,抛弃专利权中的封建因素,承认专利权是一种财产权,与所有权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权利来源于发明人的自主意志,权利的取得无须经过国家审查批准。1791年的法国专利法就贯彻了这种立法精神。随着专利法律制度的发展,各国专利法开始注意到专利权的特殊法律性质。1883年通过的 《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则认为专利权是一种无形财产权,属于工业产权的范畴。权利人要想按照自己意愿行使独占专有权,必须依靠国家法律的特别保护,即通过国家主管机关授予专利权。在我国,依照 《民法通则》的规定,专利权是一种民事权利,但具有与其他民事权利所不同的法律特征: (1) 专利权是独占性的实施权,权利人通过独家制造、使用和销售产品发明或方法发明来获取物质利益,满足自己的需要; (2) 专利权是一种具有相对排他性的民事权利,权利人只有在中国国境内实施了专利发明,才能完全或完整地行使其权利,才能排斥他人实施该项专利发明; (3) 专利权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权利人只能在中国国境内行使权利,并且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行使权利。我国专利法规定,发明专利权的有效期限为15年。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权有效期限为5年,可申请续展3年。期限届满,专利权就自行失效,发明成果即可以由社会上任何人自由使用。 ☚ 专利合作条约 发明权 ☛ 专利权patent
专利权patent
专利权patent 专利权patent right;patent ~人patentee/~证literae patentes (letters patent)/~的征用或撤销expropriation (or revocation) of a patent right 相关词汇 发明 invention 实用新型 utility model 外观设计 design 版权 copyright 商标 trademark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layout design of in tegrated circuits 地理标志 geographical indication 受理专利申请流程: 专利申请 file an application;filing 受理申请 receiving;accepting 初步审查 preliminary examination 需要修改 require amendment 申请人补正(修改) amendments 补正合格 amendments acceptable 授予专利 grant a patent 实质审查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撤回审查 withdrawal 无效宣告请求 request for invalidation 驳回 rejection 专利证书 issue patent certificate 复审re-examination 撤销revoke;invalidate 申请之日 filing date 专利拥有者proprietor;owner;holder 商标注册/续展registration/renewal 检索search 公告publish;publication 申请专利需提交的文件: 请求书request 权利要求书claims 说明书description 说明书附图description with accompanied drawings 说明书摘要及摘要附图abstract and drawing accompany abstract 国内法和国际条约: 专利法patent law 实施细则rules of implementation 审查指南guidelines for examination 《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Paris Convention for the Protection of Industrial Property 《专利合作条约》Patent Cooperation Treaty(PTC) 通过专利合作条约提出国际申请,指定某国为保护国(对其专利进行保护)file an international application through PTC and designate XX as a country where protection is sought 《国际承认用于专利程序的微生物保存布达佩斯条约》Budapest Treaty on the International Recognition of the Deposit of Microorganisms for the Purposes of Patent Procedure 《建立工业品外观设计国际分类洛迦诺协定》Locarno Agreement Establishing an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for Industrial Designs 《国际专利分类斯特拉斯堡协定》 Strasbourg Agreement Concerning the International Patent Classification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Agreement on Trade-related Aspects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TRIPS) 《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 Berne Convention for the Protection of Literary and Artistic Works 《世界版权公约》 Universal Copyright Convention 《保护表演者、录音制品制作者及广播组织国际公约》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for the Protection of Performers,Producers of Phonograms and Broadcasting 《马德里协议》Madrid Protocol 有关单位: 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State Intellectural Property Office/Director-General 新闻出版总署General Administration of Press and Publication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State Administration for Industry and Commerce 海关总署General Administration of Customs 商标局Trademark Office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Organization(WIPO) 其他相关词汇: 可以注册的registrable 可申请专利的发明patentable inventions 设计新颖novelty 商标有特色distinctive 商标的侵权和假冒infringement and counterfeit 侵权货物infringing goods 商标印刷的模具和印版printing moulds and plates 集体商标collective mark 保证商标certification mark 商标专用权exclusive right of registered trademark 抢先注册pre-emptive registration 终止(商标)act of passing off 著作权集体管理(行使集体管理的协会)collective management(collective society) 版权交易copyright trade 引进版权books copyright import 保护期限term of protection 谎称设计已注册falsely representing designs as registered 注册专利代理registered patent agent 识别知识产权harvesting IP 中介服务agency service 转让assignment 赔偿remedies(measures of relief) 知识产权组合管理IP portfolio management 仲裁的裁决 (具有强制执行力)arbitral award (is enforceable) 机构仲裁/临时仲裁institution/ad hoc arbitration 仲裁的两方: 申诉人claimant,应诉人respondent 仲裁庭tribunal 在册仲裁员 panel arbitrator 禁令 injunction 刑事责任criminal liability 民事责任civil remedies 负…责be liable to a fine or imprisonment for a term of… 费用保证金(在外国提起诉讼的)security for cost 合同中的调解条款mediation clause in contrac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