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专利制度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专利制度zhuān lì zhì dùпатéнтная систéма专利制度依据专利法对申请专利的发明,经过审查和批准授予专利权,同时把申请专利的发明内容公诸于世,以便进行发明创造、信息交流和有偿技术转让的法律制度。国际上通行的一种利用法律和经济的手段推动技术进步的管理制度。这一制度的建立在于确认和保护发明人的智力成果,公开和利用最新发明成果,从而鼓励发明创造,推广和及早运用技术成果,促进国际技术交流,推进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专利制度的内容主要表现在专利法中。参见 “专利法”。 专利制度规定和保障发明创造人或持有发明创造的人对其发明创造享有专用权或独占权的法律制度。我国的专利制度建立于1985年。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 专利制度国家用法律形式保护发明创造所有权的制度。国家准许专利证书持有人在法定年限内(一般是15—20年)享有发明独占权,即只能允许专利特有人生产、使用和销售此项发明,其他人使用必须征得其同意并付给使用费,否则,以侵犯专利权论处。参见“法学”中的“专利“、“专利法”。 专利制度利用法律、经济和行政的手段鼓励发明创造活动,保护和管理发明创造成果,促进技术进步的制度。 专利制度 专利制度在法律保护下,信息交流与价值交换相结合的管理制度。专利制度主要根据国家制定的专利法,对申请专利的发明进行审查和批准,授予发明人专利权。同时,把申请专利发明的内容公诸于世,以利于技术情况交流和技术有偿转让。专利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在西欧各国,对发明人的专用权保护已有几百年历史。威尼斯共和国于1474年颁布了第一部具有专利性质的法规,是世界上最早建立专利制度的国家。具有现代特征的专利法,是十七、十八世纪以来一些西方国家陆续颁布的。英国在1624年颁布的《垄断法》是世界上第一部近代意义的专利法。目前,世界上已有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专利制度。旧中国曾于1911年颁布过有关专利发明的暂行条例,1944年又公布了正式的专利法。新中国成立后,陆续颁布了奖励发明、技术改进等条例。1980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局。《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 已于1984年3月12日经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通过并正式公布,并于1985年4月1日起实施。专利法的实施细则也已于1985年1月19日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国专利局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的公布和实施,标志着中国专利制度的建立。专利制度的产生和发展,保护了发明人的利益,鼓励和促进了发明活动的开展,从而促进了社会的科技进步。 ☚ 专利技术 专利说明书 ☛ 专利制度 专利制度国际上通行的一种利用法律和经济的手段,保护发明创造者的发明专有权,推动技术进步的管理制度。基本内容是依据专利法,对申请专利的发明,经过审查和批准,授予专利权;同时把申请专利的发明内容公诸于世。最原始的一项专利是公元1236年英王亨利三世给波尔多一市民制做各色布15年的专利。第一个建立专利制度的国家是威尼斯,它的第一次有记载的专利是公元1416年2月20日批准的。具有现代特点的专利制度是在17世纪末和18世纪初逐渐形成的,它以西方各国相继颁布的专利法为标志。颁布专利法较早的国家有英、美、法、荷兰、印度、日本等国。为了避免因各国专利制度不统一而造成的种种问题,加强各国之间的合作,从19世纪后期开始,陆续缔结了多种专利条约和协定,并建立了相应的国际组织。较著名的有: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和巴黎联盟(1883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1967年),国际专利协作条约和专利协作联盟(1970年)等等。这是专利制度发展到国际合作阶段的重要标志。我国于1980年1月14日经国务院正式批准建立了专利制度,并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局。1985年4月1日,中国开始实行专利法。 ☚ 专利文献 专科文献指南 ☛ 专利制度 专利制度以专利法为中心而形成的保障发明人的利益,促进发明成果推广应用的制度。 ☚ 专利权 专利实施许可合同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