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Chǒu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天津之武清,辽宁之清原,山西之太原、运城、长治、阳泉,湖北之武昌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续通志·氏族略》收载,未详其源。 周代有丑父; 南齐有丑千,荥阳人; 元代有丑闾; 明代有丑成,永乐举人; 又有丑慈,邵武通判;又,郁林、三山、武陵等处皆有此姓。 又,古时丑、醜不同姓。今“醜”简化为“丑”,故今之丑姓,或有为醜姓所改者。 丑chǒu等于说朴拙,常用为自谦之辞,不含贬义。杜甫《遭田父泥饮美严中丞》诗:“指挥过无礼,未觉村野~。”《杜少陵集详注》卷一一引《杜臆》云:“其写出村人口角,朴野气象,俨然如画。”“朴野”二字,正可为“丑”字之注脚。孟郊《送郑仆射出节山南》诗:“国老出为将,红旗满青山。再招门下生,结束余病孱。自笑骑马~,强从驰驱间。”意谓拙于骑马也。姚合《拾得古研》诗:“波澜所激触,背面生罅隙。质状朴且~,今人作不得。”“丑”与“朴”并举,其不含贬义反含褒义,于下句可见。陈与义《将赴陈留寄心老》诗:“世路九折多,游子百事~。”意亦言事事拙于应付。皎然《诗式·取境》:“诗不假修饰,任其~朴,但风韵正,天真全,即名上等。”“丑”“朴”亦连言,其义更加明显。又《景德传灯录》卷一四“药山惟俨禅师”:“我跛跛挈挈,百~千拙,且恁么过。”“丑”与“拙”互文见义,并可参证。 丑 丑传统戏曲主要行当之一。因面部化妆用白粉在鼻梁眼窝间勾画脸谱而俗称“小花脸”, 又与大花脸、二花脸并列俗称“三花脸”。其名初见于宋元南戏,多为插科打诨人物或次要人物;在明清传奇中成为喜剧人物的扮演者,性格化程度逐渐提高。近代戏曲各剧种多有丑行,且根据所扮演人物的身分、性格和表演特点而划分为文丑、武丑两行,文丑中又有袍带丑、方巾丑、褶子丑、茶衣丑和老丑等若干分支。扮演女性人物时称彩旦或丑旦、摇旦。 ☚ 外 务头 ☛ 丑 丑戏曲脚色行当。自宋元南戏到近、现代各戏曲剧种中都有丑行脚色,专门扮演喜剧性人物。南戏中又称为中净、小净,昆曲“江湖十二脚色”称为三面,俗称“小花脸”、“三花脸”。丑行扮演的角色种类繁夥,因而分支亦多。以京剧为例,大别为文丑和武丑两分支。武丑又叫“开口跳”,扮演武艺精熟、性格机敏、语言幽默的武士,着重翻打跌扑,如《三岔口》的刘利华、《盗甲》的时迁等。文丑又分为:扮演身为官宦的“袍带丑”(官丑),如《瓦岗寨》的程咬金;头戴方巾的“方巾丑”(大丑),如《群英会》的蒋干;扮演下层人物的“茶衣丑”,如《狮子楼》的酒保;扮演花花公子的“鞋皮丑”(一说应为“邪僻丑”),如《凤还巢》的朱千岁;扮演诙谐幽默老人的“老丑”,如《女起解》的崇公道。丑行中演妇女脚色的称为彩旦或丑婆子,多为行为乖戾、长相丑陋的青年女子或性格诙谐的中老年妇女,如《凤还巢》的程雪雁、《拾玉镯》的刘妈妈。 ☚ 武生 硬里子 ☛ 丑 丑与诗学有关的古代美学概念。《国语·周语上》载康公之母语:“夫粲,美之物也。众以美物归女,而何德以堪之? 王犹不堪,况尔小丑乎?”《说文解字》释“丑”为“可恶也”。《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叔游引《郑书》云:“恶直丑正。”可证先秦时“丑”有“恶”义。故《荀子·非相篇》以“恶”代“丑”,曰:“美恶形相。”丑在审美活动中是作为美的对立面存在的。《庄子》中称与西施之美相反的人为“丑人”(《天运》)。艺术中的丑是生活中丑的集中反映,对美起着补充、衬托作用,通过对丑的否定突出地表现美。《抱朴子·广譬》:“不睹琼琨之熠烁,则不觉瓦砾之可贱;不觌虎豹之文蔚,则不知犬羊之质漫;聆《白雪》之九成,然后悟《巴人》之极鄙。”指出了美与丑的对立关系,以及通过对丑的否定达到突出美的效果。清贺裳在谈到对唐诗的欣赏时说:“不读全唐诗,不见盛唐之妙;不遍读盛唐诸家,不见李、杜之妙。”(《载酒园诗话又编》)只有通过比较,才能突出美。美与丑的关系是辩证的统一,古代文艺理论家特别注意美丑的相对性。《淮南子·说山训》:“嫫母有所美,西施有所丑。”指出绝对的美和丑是没有的,即使像嫫母和西施那样著名的丑妇和美人,也有其相反的地方。从创作的实践来看不存在绝对完美的作家作品,例如杜甫诗,备受后人推崇,也有其缺点。清汪师韩说:“诗至少陵,谓之集大成,然不必一字一句之可议也。”(《诗学纂闻》)清潘德舆更指出杜诗中“好丑杂陈”(《养一斋诗话》)。美和丑的另一个特点是,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又可相互转化。清人刘熙载说:“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艺概》)如韩愈、卢同之诗,常有化丑为美的形象描绘。刘熙载又云:“昌黎诗往往以丑为美。”(同上)不仅如此,古代文艺理论家又注意到对美丑的鉴赏还受到审美主体的制约。《庄子》:“其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其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指出了审美主体对美丑判别的重要意义。后世文学批评中常援此发论,清潘涣龙引黄庭坚云:“文章大概亦如女色,好恶止系于人。”总之,古代文艺理论家对丑的特点的认识,尤其对美丑辩证关系的认识,在文学批评实践中起了重要作用。 ☚ 逸 远 ☛ 当前位置:主页 > 词语大全 > 同义词反义词 > 丑,丑恶,丑陋 【同】 都是形容词;都可以指不美;都是贬义词。 【异】 “丑”侧重在外表的不美观,可以引申指见不得人的坏事;适用范围甚广,可用于人或事物;用于口语。[例]如此美女,怎么偏偏嫁个~男人?“丑恶”着重指思想行为的卑鄙可耻;既可用于人,又可用于抽象事物;用于书面语。[例]毛泽东《论鲁迅》:“他用那支又泼辣、又幽默、又有力的笔,画出了黑暗势力的鬼脸,画出了~的帝国主义的鬼脸……”“丑陋”着重指相貌、模样等外形的不堪入目;经常用于人,偶尔用于具体事物;用于书面语;[例]冯德英《苦菜花》:“她的身体过早地和年龄不相称地发胖起来……变得~难看了。” 【反义】 丑—美 俊/ 丑恶—美好/ 丑陋—标致 美丽 漂亮 英俊 俊俏 丑 丑chǒu(醜)❶丑恶。《鄘风·墙有茨》一章:“所可道也,言之丑也。”毛《传》:“言之丑,于君丑也。”郑《笺》:“谓宫中所冓成顽与夫人淫昏之语。”《小雅·十月之交》一章:“日有食之,亦孔之丑。”毛《传》:“丑,恶也。月,臣道; 日,君道。”郑《笺》:“周之十月,夏之八月也。八月朔日,日月交会而日食,阴侵阳,臣侵君之象,故甚恶也。”《大雅·民劳》四章:“无纵诡随,以谨丑厉。”郑《笺》:“厉,恶也。”马瑞辰《通释》:“丑、厉二字同义,丑,亦恶也。”诡随,指诡诈欺诳之人;丑厉,指丑恶之人。 ❷众。《小雅·出车》六章:“执讯获丑,薄言还归。”郑《笺》:“讯,言;丑,众也。执其可言,问所获之众以归者,当献之也。”《大雅·绵》七章:“迺立冢土,戎丑攸行。”毛《传》:“冢,大;戎,大;丑,众也。冢土,大社也。起大事,动大众,必先有事乎社而后动,谓之宜。”冢土,祭祀土神的社壇。《说文》:“社,地主也。”段玉裁注:“五土之总神即为社也。”《大雅·常武》四章:“铺敦淮濆,仍执丑虏。”《韩诗》:“铺”作“敷”,云:“大也。”“敦,迫。”毛《传》:“虏,服也。”郑《笺》:“丑,众也。(王)陈屯其兵于淮水大防之上以临敌,就执其众之降服者也。” ☚ 尹 予 ☛ 丑读音ch·ou(ˇ),为ou韵目,属ou—iu韵部。敕久切,上,有韵。 ❶地支的第二位。 ❷丑时,指夜里一点到三点。 ❸可恶;丑恶。 ❹相貌难看;样子难看。 ❺厌恶;憎恶。 ❻玷污;侮辱。 ❼耻辱;羞耻。 ❽惭愧。 ❾污秽。 ❿愤怒。(11)指动物肛门处。 上一条: "> 下一条: 醜 丑chòu污秽;肛门。例:~抹了祖先。 ❍ ~窟窿嘴胡呔,胡噘乱骂人! 《释名》:“丑,臭也,如物臭秽也。”《广韵》:“丑,窍也。” 丑〔chou〕jad yangs. 丑时 〔chou shi〕 xib xibniex. 丑醜ㄔㄡˇchǒu一0965①形坏;差。⑴江淮官话。江苏东台〖tsߵγ213〗。他的脾家~呐。江苏盐城〖tsߵγ53〗。你这个青菜~。江苏淮阴〖 〗。字写得不~‖一房家具打得不~。湖北广济〖 〗。脾气~‖态度~。◇ 《史记・项羽本纪》:「今尽王故王于~地,而王其群臣诸将善地。」⑵西南官话。云南昆明〖 〗。这几年我呢身体太~了下下经常生病。⑶吴语。江苏苏州。李洲芳《苏州的传说・石公石婆》:「最~的是这水怪,不爱吃鱼腥,偏要吃人。」⑷赣语。江西。于宝玉《两亲家》:「哦,那就好嘞,请吸烟,第一~的,请,请…」⑸闽语。福建将乐〖 〗。②形羞。⑴江淮官话。江苏盐城〖tsߵγ53〗。七岁了还要人抱,~啊?江苏东台〖tsߵγ213〗。怕~。⑵粤语。广东广州〖 〗。唔知~不知羞。广东阳江〖 〗。无识~。③形顽皮。赣语。江西高安老屋周家〖 〗。这个细人子好~。④动怕难为情;使难为情。⑴吴语。浙江诸暨王家井、湖州双林。⑵粤语。广东广州〖 〗。~下佢羞他一下。⑤动索还。吴语。浙江金华岩下〖 〗。~账‖这本书去~归来。⑥数二。中原官话。青海西宁〖 〗。   丑根深不怕风摇动。〔旦〕树正何愁月影移。” 明·袁于令 《楚江情》十九折:“根深不怕风摇动,树正何愁月影斜。这歹贼赚我来家,被我要死要活,不得戏狎。”
丑自古‘官不离印,货不离身’。”
丑自古道: ‘腰间有货不愁穷。’”
丑哥,你不晓得: ‘一夜五更,当不得一个早晨。’” 丑❶〈隐〉清末以来粮食行指数目十。参“席、林木、各、甲、为时、文、眼上、言尖、贺路、丑”。 ❷〈隐〉旧时四川什邡烟贩指数目五。参“兹、初、天、长、丑、下、财、孬、俏”。 丑;丑恶;丑陋chǒu chǒu’è chǒulòu【同】 都是形容词;都可以指不美;都是贬义词。 【异】 “丑”侧重在外表的不美观,可以引申指见不得人的坏事;适用范围甚广,可用于人或事物;用于口语。[例]如此美女,怎么偏偏嫁个~男人?“丑恶”着重指思想行为的卑鄙可耻;既可用于人,又可用于抽象事物;用于书面语。[例]毛泽东《论鲁迅》:“他用那支又泼辣、又幽默、又有力的笔,画出了黑暗势力的鬼脸,画出了~的帝国主义的鬼脸……”“丑陋”着重指相貌、模样等外形的不堪入目;经常用于人,偶尔用于具体事物;用于书面语;[例]冯德英《苦菜花》:“她的身体过早地和年龄不相称地发胖起来……变得~难看了。” 【反义】 丑—美 俊/ 丑恶—美好/ 丑陋—标致 美丽 漂亮 英俊 俊俏 丑醜 ❷ ❸chǒu❶地支的第二位。参见171页“地支”。 ❷相貌难看 △ 长得不~。 ❸(令人)讨厌的;可耻的 △ ~行|~恶。 ❹戏曲里的滑稽角色 △ 小~。 ❺姓。 【注意】笔顺为: 。 丑chǒu
丑醜 ❸ ❹❶地支的第二位。也用作次序第二。 ❷丑时,指夜里一点到三点。 ❸相貌难看:~陋︱~八怪。 ❹可耻或可厌恶的事物:~类︱~态︱~化︱~闻︱~诋(di)丨出~︱丢~︱献~︱遮~︱家~︱~态百出︱小~跳梁︱出乖弄~。 ❺在戏曲里扮演滑稽人物的角色,鼻上涂白粉:~角(jue)︱小~。
丑去声chòu丑chǒu❶ 模样难看,不漂亮:丑陋│丑八怪。 ❷ 令人厌恶的,不光彩的:丑闻│丑恶│丑态。 ❸ 令人厌恶的行为:出丑│遮丑│家丑。 ❹ 戏曲中扮演滑稽人物的角色:丑角│女丑│文丑。 ❺ 地支的第二位。 ❻ 姓。 丑chǒu不好看,泛指令人厌恶的。 【词汇】丑态︱丑陋︱丑事︱出丑︱献丑︱丢丑 【组词】丑态百出︱丑陋的人性︱当场出丑 【例句】原来我不是丑小鸭,而是一只漂亮的天鹅呀! ❍ 以相貌的丑和俊来区分好人与坏人,是不正确的。 【近义】恶︱坏 【反义】俊︱美︱好 丑chǒu1.难看。用于相貌、模样、样子。例如: ❶ 赵司晨的妹子真丑。(鲁迅《阿Q正传》) ❷ 男人再丑,还是自己的男人…… (古华《芙蓉镇》) ❸ 那人不过二十岁左右,模样儿不丑。 ❹ 大的八九岁,小的四五岁,手脸和衣服都很脏,而且丑得可以。(鲁迅《孤独者》) ❺ 做这种菜的全是聪敏漂亮的女人,连丑丫头都不许帮道,那做工细得像绣花似的。(陆文夫《美食家》) ❻ 我不愿意看你那丑样子。 ❼ 虽然他自觉的是那么丑的一朵小野菊! 他至少也得开口,不管说什么话! (老舍《赵子曰》) ❽ 中间那个塑丑了。 ❾ 不嫌丑,你就娶她! 2.叫人厌恶或瞧不起的。一般用于事情。例如: ❿ 不要进步了对小孩时的丑事就不愿正视了。 ⓫ 家丑外扬,固然大煞风景,可是家丑如果永远丑下去,或者越来越丑,岂不是实际上大糟其糕?(叶圣陶《暴露的效果》) ⓬ 你既同意不可外扬,同时必须赶紧消除那个丑,才是正理。(同上) ⓭ 这次的丑丢得太厉害了,…… (丁玲《给孩子们》) 丑醜chǒu❶样子难看。《玉篇·酉部》:“丑,貌恶。”《七谏·怨世》:“讼谓闾娵为丑恶。” ❷通“俦”,同类,等类。《橘颂》:“姱而不丑兮。”金开诚校注曰:“丑,通‘俦’。不丑,不群,与众不同。” 丑chou丑旦 丑底 丑恶 丑怪 丑鬼 丑化 丑话 丑剧 丑角丑类 丑陋 丑奴儿 丑时 丑史 丑事 丑态 丑文 丑闻 丑相丑行 丑星 出丑 丢丑 家丑 露丑 文丑 武丑 献丑 小丑 遮丑 丑八怪 丑婆子 丑脾气 丑媳妇 丑态百出 出乖露丑 跳梁小丑 丑媳妇总得见公婆 丑chǒu❶戏曲中扮演滑稽人物和某些反面人物等的角色:这女孩子面生,不是个侍儿,到像是那十二个学戏的女孩子之内的,却辨不出他是生、旦、净、~那一个角色来。(三十·697) ❷十二时辰计时法,丑,相当于凌晨一时至三时;丑正,凌晨二时:执事太监启道,“时已~正三刻,请驾回銮。”(十七—十八·401) 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上) > 草部 > 全草 > 薇銜 > 醜 醜 chǒu
古代名物 > 地物類 > 土部 > 方地 > 丑 丑 chǒu 亦稱“丑地”、“丑角”。東北偏北方向。古陰陽五行家將地支與四方相配,子配北,卯配東,丑在子、卯之間,與東北偏北方相配。《淮南子·天文訓》:“子午、卯酉爲二繩,丑寅、辰巳、未申、戌亥爲四钩。”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洧水》:“沼在丑地,皆蟾蜍吐水,石隍承溜。”宋·莊季裕《鷄肋 》卷上:“季冬之月,立土牛六頭於國都郡縣城外丑地,以送大寒。”明·楊慎《燕歌行柬程以道》:“青樓月對庚方出,紫塞風從丑角來。” 丑chǒu❶清代四川成都烟行谓数目五。参“思、初、天、长、丑、夏、才、拍、梢”条。 ❷旧时粮食行业谓数目十。参“席、林木、各、甲、为时、文、眼上、言尖、贺路、丑”条。 丑 丑中国传统戏曲脚色行当之一。属喜剧扮色,扮演喜剧人物。既扮心地善良、大智若愚、行动滑稽,语言幽默、诙谐的正面喜剧形象; 又扮悭吝卑鄙、奸诈刁恶、愚蠢污秽的反面喜剧人物。前者如《起解》 中的崇公道,《七品芝麻品官》的唐知县; 后者如 《一捧雪》 中的汤勤,《鸣凤记》 中的赵文华等。因面部鼻梁上用白粉勾勒脸谱,与大花脸相对而称小花脸;又与大花脸、二花脸并称为三花脸。 丑角在中国传统戏曲中历史很久,扮演的人物种类繁多,又有着深刻的美学内容。其来源说法不一。宋元南戏初见名目,元杂剧、明清传奇和地方戏都有丰富和发展。根据所扮人物身分、性格,大致分有文丑与武丑两大分支和若干小分支。文丑又称方巾丑,多扮谋士 、书吏或儒生。又有袍带丑、褶子丑、茶衣丑和老丑等分行。袍带丑,扮演帝王将相、公卿大夫中的喜剧人物,因穿蟒袍、腰围玉带而得名,有些剧种又叫官衣丑; 褶子丑,川剧行当,扮花花公子、纨袴子弟; 茶衣丑,京剧行当,扮普通劳动者; 老丑,多扮性格诙谐、心地善良的老人。秦腔又把这种丑叫大丑。武丑扮演性格机警、语言幽默、擅长武艺的男性,京剧称之为开口跳或武三花脸。此外还有扮矮子侏儒的小丑,亦称脏丑或三花脸。 古典戏曲中的副也属丑行。 ☚ 净 末 ☛ 碜、丑;俊、美○碜chěn(形)丑;难看:看你的样子多~|单是脸上的~样就够受了。 ○丑chǒu(形)(相貌)丑陋;不好看:~八怪|这个人长得真~|~小鸭。 ●俊jùn(形)(相貌)好看而清秀:~美|~俏|~模样儿|~姑娘也要巧打扮|这孩子长得非常~。 ●美měi(形)美丽;好看:~人|~景|风景~如画|爱~之心人皆有之。 美←→丑měi ← → chǒu美:好看;漂亮。 丑:不好看;丑陋。 【例】 他在大街上蹓跶的时候,看见前面走着一美一丑两个姑娘。([法]左拉:《陪衬人》)
丑←→俊美chǒu ← → jùn měi丑:不好看。 俊:相貌清秀。 美:好看,美丽。 【例】 他在大街上蹓跶的时候,看见前面走着一美一丑两个姑娘。([法] 左拉: 《陪衬人》) 端详着庞耳俊,思量着口儿甜,怎肯教意儿差。(元·乔梦符(吉):《杨州梦》) 丑chǒu〖动词〗 憎恶,认为……可耻(3)。《游侠列传序》:故伯夷丑周,饿死首阳山。——所以伯夷憎恶周朝,饿死在首阳山下。《游侠列传序》:游侠亦丑之。——游侠也憎恶这样做。《驳复仇议》:将天丑其德,莫之顾邪? ——也许天老爷认为他们的德行是可耻的,不肯照顾他们吧?
丑chǒu〖形容词〗 丑恶(1)。《报任安书》:行莫丑于辱先。——行为没有比污辱祖先更丑恶的了。 丑2醜chǒu❶ 相貌难看。《史记·滑稽列传》:“呼河伯妇来,视其好~。” ❷ 丑恶,不好。《诗经·鄘风·墙有茨》:“所可道也,言之~也。”《汉书·项籍传》:“今尽王故王于~地。” ❸ 耻辱。司马迁《报任安书》:“行莫~于辱先。”
丑1chǒu❶ 地支的第二位。与天干相配,用来纪日、纪年。《左传·隐公元年》:“五月辛~,大叔出奔共。”又为十二时辰之一,相当于凌晨一时至三时。 ❷ 十二生肖之一,丑属牛。《论衡·物势》:“~,牛也。” 丑训诂术语。丑即类。用于指明被释词所表事物的类属。作用同“属”。例如《尔鸦·释鸟》: “凫, 雁丑。……乌,鹊丑。”意即“凫”是大雁一类的鸟,“乌”是喜鹊一类的鸟。 丑*醜 ❸chouB3F3 ❶地支的第二位:子~寅卯/~时。 ❷相貌难看:这人长得并不~/美~/~恶。 ❸叫人厌恶或瞧不起的:~态/~闻/出~。 ❹丑角,传统戏曲或马戏团中的角色,扮演滑稽人物。 ❺姓。 憎恶 憎恶惎 畏恶 憎恶的心:疾心 憎恶不合理的事物:疾非 憎恶时世:疾时 嫉世 憎恶世俗:疾世 疾俗 憎恶世俗固塞鄙陋:疾固 憎恶命运:憎命 个人间的憎恶:私憎 厌恶,憎恶:丑(恶直~正) 讨厌,憎恶:厌恶 怨恨憎恶:怨憎 怨恶 仇忌 极为人所怨恶:大憝 愤怒憎恶:忿嫉 忿疾 愤疾 愤嫉 龂龂 极端憎恶:痛憎 憎恶之甚的样子:疾疾 (憎恨,厌恶:憎恶) ☚ 憎恨 痛恨 ☛
用年月日计时的方法 用年月日计时的方法历(历法;历序;历律;历术;历算;历数;~术;~书;月~;台~;天历;政~;纪历;黄历) 宪 象 皇帝颁发的历法:龙躔 中国的历法:阴历 农历 夏历 旧历废历 斗历 古历 华历 夏数 太阴历 外国的历法:阳历 公历 西历 新历洋历 太阳历 伊斯兰教历:回历 计算年代的方法:纪年 开始新的纪元:开元 中国古代纪年法:干支 中国古称十二年:纪(一纪) 中国古称三十年:世(一世) 十年:年代(二十世纪九十~) 一百年:稘 世纪(二十~) 古代测时法:土圭 日晷 滴漏 天干纪月:月雄 月阳 地支纪月:月雌 月阴 天干次序符号: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地支次序符号:甲 乙 丙 丁 戍 己 庚 辛 壬 癸
另见:计算 报告 用时间 计时器 ☚ 计时法 D 社会 ☛
角色 角色角(主~;配~;正~;反~) 脚 内行角色:行角 戏曲角色:旦角 古代戏曲中的角色名:杂色 传统戏剧里扮演男子的角色:生(小~;老~;武~) 传统戏剧角色名,一般扮演中年以上男子:末(正~;副~) 在戏曲中扮演刚烈或粗暴的角色:净(净角;武~;黑~;红~;大~;正~) 黑头 偏重唱功的花脸脚色:铜锤(~~花脸) 传统戏剧里扮演女子的角色:旦(老~;小~;花~;粉~;正~;丑~) 戏曲中旦角的一种:花衫 扮演滑稽人物的角色:丑(~角;小~;官~;文~;武~) (戏剧、影视剧中演员扮演的剧中人物:角色) ☚ 演员 歌手 ☛
坏人 坏人恶(恶徒;恶类) 丑(丑族) 狗(狗子;~男女) 低人 低物 歹人 歹徒 非人 毒人 莠民 孽障 魑魅 蠹虫 蚊虫 蚊蚁 稗士 狐兔 修蛇 宵小 宵人 宵匪 孬种 谬种 坏种 坏蛋 坏包 凶徒 凶类 泼物 泼贼 泼男女 泼鬼头 泼东西 陋面贼坏家伙 坏东西 坏分子 泼男泼女 坏种,坏家伙:孬种 小人,坏人:狐鼠 恶人,坏人:丑类 孽类 残余的丑类:余丑 坏人坏事:瑕蠹 秕蠹 各种各样的坏人:魑魅罔两 魑魅魍魉 魍魉魑魅 诸精百怪 螭魅罔两 螭魅魍魉 枭蛇鬼怪 各种坏人和恶势力:妖魔鬼怪 鬼怪妖魔邪魔外祟 各种恶人歹徒:豺虫虎豹 形形色色的坏人:牛鬼蛇神 蛇神牛鬼 牛神蛇鬼 龙鬼蛇神 君主身边的坏人和小人:君侧之恶 微不足道的坏人:幺幺(~小丑) 当权的坏人:当道豹狼 残存的歹徒或敌人:残丑 残存未尽的坏分子:余孽 残存下来的坏人:残渣余孽 品质恶劣对社会起坏作用的人:渣滓 社会的渣滓:人渣 失势的坏人:落水狗 狡黠的坏家伙:鬼精 奸佞狡猾的坏人:狐狸 极为奸诈狡猾的坏人:老奸宿贼 老盗宿奸 邪恶的坏人:孽竖 都是一样的坏人:一丘之貉 一邱之貉 一路货色 坏人极多:豺狼满道 豺狼载道 (品质恶劣的人:坏人)
另见:小人 无赖 骗子 做坏事 ☚ 坏人 骗子 ☛
丑陋1 丑陋1丑(丑诧;丑顇;僛丑) 疢 秽恶 陋 寝侻 鬼酉 赖歹 寒碜寒尘 寒伧 难看(样子难看) 猥獕 外形丑陋:儖儳 丑样子:碜款 丑模样 恶相仪 丑陋,不美:难看赖歹 粗糙丑陋:粗丑 粗笨丑陋:蠢陋 怪异丑陋:诡丑 奇异丑陋:怪陋 灰暗难看:黯恶 污黑丑陋:黔丑 样子令人厌恶:龌龊 丑陋恶劣:丑恶 非常难看:丑陋不堪 非常丑陋:百拙千丑 (样子不好看:丑陋) ☚ 外貌1 形状 ☛
夜间的时刻 夜间的时刻夜刻 夜漏 夜筹 夜时 夜间时间单位:更 鼓 漏 夜间的一个更时:更次 二十至二十四点:上半夜 前半夜 二十、二十一点:戌(戌时) 甲夜 初夜 初宵 初更 一更 一鼓 每晚八点左右打鼓报告初更开始:定更 初更之半:半更 二十二、二十三点:亥(亥时) 乙夜乙更 二更 二鼓 夜间二十四点:零点 零时 二十四点左右:夜半 半夜 二十四点至五点:后夜 下半夜 后半夜 二十四点、一点:子(子时) 三更 三鼓 丙夜 景夜 二十三点至三点:子夜 午夜 中夜 平夜 夜分 夜午 夜中 午时 良宵 宵分 宵中 中宵 中宿 中夕 当午 月午 夜半三更 半夜时分:鬼宿渡河 鬼宿度河 半夜以后:深夜 深更(半夜深更) 夜深 深宵 碍夜 夤夜 更深(更深夜静;夜阑更深) 潜夜 漏夜漏夕 漏分 半夜三更 夜深之时:高深 漏尽更阑 漏尽更残漏尽更深 更阑漏尽 更深夜阑 夜静更阑 夜深人静时:人定(人定时分) 夜定钟定 夜阑人静 到了深夜:烛尽 二三点:丑(丑时;丑刻) 丁夜 四更四鼓 鸡鸣时 四五点:寅(寅时) 戊夜 五更 五鼓五夜 五旦 残更 五点十分左右:五更三点 ☚ 计算夜 时距 ☛
牛 牛牛(~群;菜~;奶~;乳~;野~)丑 觳觫 大武(一元大武) 大牢土畜 蝘鼠 补化 瞿摩帝 黄毛菩萨 公牛:特(特牛) 犅 刚 牤牛 牡牛 官牛 未阉割过的公牛:骚牛 骚牯 阉割过的牛:犍(犍牛;乌~) 牯(牯牛) 犗 阉牛 宦牛 交配期的公牛:累牛 配种的公牛:脚牛 母牛:牸(牸牛) 牝牛 奶牛:乳牛 大牛:丘牛 朴牛 水牛:沉牛 吴牛 周留 黑牡丹 黄牛:沙牛 用于耕田的牛:耕牛 田牛 犁牛 驯养日久听人役使的耕牛:露牛 露地白牛 露白地牛 套了驾具的牛:鞅牛 没有鞍具的牛:骣牛 七尺牛:犉 西藏高原的牛:牦(牦牛) 犛(犛牛)氂(氂牛) 斄牛 髦牛 旄牛 偏牛 童牛 毛犀 猫牛 猪声牛高原之舟 母牦牛和公黄牛杂交的牛:犏牛 一种野牛:犎(犎牛) 无角的牛:童牛 负重的牛:负牛 奔走的牛:逸牛 劲健的牛:快牛(鞭打~) 行走迅速的牛:驶牛 衰老的牛:老牛 罢牛 铁铸的牛:铁牛 笨牛:驽牛 形容牛老:垂胡
另见:家畜 放牧 耕种 乳汁 ☚ 牛 小牛 ☛
不好 不好坏(~人;~事;~处) 黑(~心) 孬(~种) 歹(~徒;~意)低(~级) 丑 差 难(~听;~看) 窳(~劣) 恶(~果;~习;~念) 劣(~等;~质;~迹) 离 秕(~政) 弊(~帚自珍) 莠(~言) 损 错(不~) 赖(~活着) 碜(~样儿) 惫(~赖) 粃 悭 瞎 痞 歉 逊 呰(~劣) 疢 孬 瞎(~籽;~谷) 糟 不济(眼力~) 不善 不妙(情况~) 不中 不美 不行 不佳 非奇 颓萎 不善,不好:无良 丑和美:丑美 嗤妍 质量、结局等不好:玍古 不够好:欠佳 不算好:不怎么样 不美好:黯淡 很坏:恶劣 事情或情况坏得很:鬼(~脾气) 糟糕 极差:滥劣 居中者最差:蜂腰 越掩饰或解释澄清,事情变得越糟糕:越描越黑 非常糟糕:一塌糊涂 一榻糊涂 一蹋糊涂 事物坏到极点,不可收拾:河决鱼烂 坏得没法说:不像话 不像样子,不像话:不成名器 没有一点儿可以肯定的地方:一无可取 不能预料事情会发展到很坏的地步:不堪设想不堪想象 不堪置想 讵堪设想 岂堪设想
另见:样子 质量 丑陋 欠缺 不合意 ☚ 不好 低劣 ☛
惭愧 ☚ 惭愧 有愧 ☛ 丑地支第二位;戏曲角色之一:~角/辛~/武~/小~(戏曲角色)/文~/子~寅卯。又姓,南齐有丑千。 丑 丑美的对立面。确定和评价那些畸形的、片面的事物和现象的审美范畴。自然界中的丑一般表露于形式,社会生活中的丑更主要在它的内容,有时与伦理道德中的恶相联系。丑作为社会观念,具有时代、阶级、民族等特性。艺术中的丑是生活中的丑的反映和典型化的结果。现实生活中的丑,经过艺术家的审美评价和典型概括,集中表现在艺术作品中,就能动地转化为艺术美,使丑具有了审美价值,使人对丑产生由衷的反感,获得美的享受。一般说来,丑的审美价值来自于美的比较,艺术家就是通过对丑的否定和现实揭露,来达到对美的肯定和美的理想的追求与展望。 ☚ 美 审美主体 ☛ 丑 丑chou美学范畴之一,审美对象的否定性价值。它引起审美主体的否定性情感和否定性态度,常常与伦理学中的“恶”相联系,也与现实中的畸形、病态、怪异等现象和事物相联系。因此,丑常常是作为美的反衬和否定的面貌出现,而与美相对立。但美并不完全一概排斥丑,美学也把丑纳入美学范畴,并使丑成为悲剧性、崇高、滑稽等范畴的必要组成因素,这使审美对象呈现出千姿百态。人们对丑很早就开始认识了,如亚里士多德就曾讨论过丑的问题,但对美与丑的辩证关系认识不够。中世纪的A.奥古斯丁由于把丑视为美的绝对对立面,因此否定丑的真实存在。1797年F.von施累格尔提出了丑的理论,推动了对丑的深入研究。后来,人们逐步认识到,丑也可作为人的审美对象,它是美的一种。当客观对象以其形式状貌来否定主体的实践效果时,它就会唤起主体的否定性情感和否定性态度,主体就会把它看作是丑的对象。因此,丑并不就是畸形事物或病态现象。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人总会犯错误,人的实践活动也会多次背离客观规律,历史发展过程是复杂的,这就使丑的产生和存在有着广泛的客观基础。美与丑是相比较而存在的,现实中的丑可以转化为艺术中的美,这种转化不是把丑与美相等同,而是让丑变成艺术美的构成因素。 ☚ 优美 崇高 ☛ 丑 丑chou丑的存在是客观事实,现实生活就是美丑并存、善恶相间的。现实生活中的丑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与形式美相悖,其外表不漂亮不好看,但在不漂亮不好看的外表中却有一种内在的精神美; 而且在这种不漂亮不好看的外表中, 那内在的精神美反而表现得更强烈更崇高。这一类的丑就具有审美价值,人们不但不觉其丑,相反却认为很美。古代广泛流传于民间的钟馗、济公虽然面貌丑陋,却一身正气,除暴安良;当今身残志坚、为人民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都是如此。江南盛产的太湖石偏以其奇形怪状博得人们的喜爱,所以清代刘熙载说:“怪石以丑为美,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另一类丑却与此相反,它引起人们的是厌恶、不快、难受。如嗡嗡的苍蝇使人反胃欲吐,凶杀的现场使人毛骨悚然, 但这类丑也常被艺术家表现在自己的作品中。艺术中丑的作用有: ❶以丑衬美。通过美与丑的对照、映衬,使美更突出、更感人。昆曲《十五贯》中,无锡县官过于执,是作为苏州知府况钟的陪衬出现的。正因为有枉断案情的过于执,“为民请命”的况钟的人格在映衬中就显得更高大。 ❷化丑为美。艺术中的丑不同于一般的生活丑,如《奥赛罗》中的埃古、《十五贯》中的娄阿鼠等,由于艺术家们活灵活现地揭露了他们的丑恶灵魂, 这些丑的人物在艺术家笔下便成为有性格的典型形象,从而具有了审美价值。人们在欣赏这些现象时,也能得到一种审美的满足。儿童对美丑的分辨一般是根据外表, 所以要引导他们从内在分辨、认识美和丑。 ☚ 比例 笑 ☛ 丑 丑Chou美学中的基本概念,与美相对,关于与假恶相一致的具有与美相反的内涵性质的客观事物或现象的本质属性的最一般概括。是事物的否定性的审美价值,主要指现实世界中那些僵死的、病态的、片面的、消极的却又有一定审美意义的现象形态。畸形、污秽、凶残、狠恶、反常、腐朽、堕落等是它的表现形式。美学中的“丑”与日常生活中所指的“丑”有着根本的区别。现实生活中的大部分的丑,如剥削阶级的残酷本性、违背大众利益的恶劣言行、违背道德规范的卑鄙行为等,本质上是恶的,没有任何审美意义。美学中的丑则是从一个特定的方面反映现实的审美属性,具有重要的审美价值的。它与美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丑不仅从反面的角度映衬和修饰美,成为突出美给人留下难忘印象的背景,而且对于某种美来说,成为其直接实现自身的条件,美通过与丑抗争、伸张正义来实现其力量,获得人们的热爱。绝对纯粹的美是不存在的,各种各样的美都或多或少地把丑作为自身的构成要素包含在内,使美更富有生气和真实感。艺术美是对现实审美特性的反映,现实中的丑经过艺术家正确的审美评价和艺术加工,转变为艺术中的美,与人结成一种特殊的审美关系,人们通过审美评价,在艺术活动中培养正确鉴别和反映现实美丑的能力,激发起憎丑爱美的情感体验,更加热爱美的东西。 ☚ 优美 崇高 ☛ 丑 丑又称小花脸或三花脸,所扮演的人物多为滑稽可笑之辈,其中有风趣幽默但心地善良的下层民众,也有狡猾阴险的奸邪小人。在化妆上,丑角多在鼻梁及眼窝处勾一小块白色,其形状也有豆腐块、枣核形、腰子形、蟹爪形、蝙蝠形等多种。丑行可分为两大类,文丑和武丑。 文丑,又有以下几种分类:袍带丑,扮演的是官僚但不庄重的角色、如《夺帅印》中的程咬金、《审头·刺汤》中的汤勤、《六月雪》中的山阳县等。方巾丑,扮演的是文人,但表面文质彬彬实则遇腐气十足,一般头戴方巾,道白用韵白,如《群英会》中的蒋干、《乌龙院》中的张文远等。老丑,多扮演那些上了年纪,但心地善良、性格诙谐的人物,如《苏三起解》中的崇公道、《乌盆纪》中的张别古等,念白用京白。茶衣丑,多扮演普通的下层劳动人民,扮相上通常头戴毡帽,身穿茶衣,腰系围裙,道白用京白。如《打店》中的酒保、《游街》中的武大郎等。褶子丑,通常扮演的是花花公子、纨子弟一类的角色,如《铁弓缘》中的石文、《野猪林》的高衙内等。 武丑,又叫开口跳,通常扮演身怀武功又机智而幽默的人物。这个行当除了要求有翻扑跳跃的功夫外,还要能胜任繁重的念白,吐字要清晰、口齿要流利。所演人物如《三岔口》中的刘利华、《三盗九龙杯》中的杨香武、《盗甲》中的时迁等。 ☚ 净 戏曲表演程式 ☛ 丑戏曲表演主要行当之一。喜剧角色。因在鼻梁上抹一块白粉而俗称。小花脸”。又与净脚的大花脸、二花脸并列而俗称“三花脸”。宋元南戏已有丑脚。可表现幽默、机智的人物,也可表现灵魂丑恶、奸诈卑鄙的人物。按扮演人物身份、性格和技术特点,分为文丑和武丑两大支系。
丑美学范畴之一。美的对立面。对与美内涵相反的事物审美特性的概括。同美一样,丑的表现也各式各样,其本质则抽象而难于定论,尚待进一步探索。一般认为现实中的丑经过艺术的加工创造,可以转化为艺术美。西方还有人以丑为专门的研究对象,或故意在实践上追求艺术内容与形式怪异的丑。 丑 丑俗称“小花脸”、“三花脸”。传统戏曲角色行当的一种。表演一般滑稽而幽默。化妆仅在鼻部周围勾抹一小块白粉,有别于净角的大花脸、二花脸,并列为“三花脸”,又俗称“小花脸”。在传统剧目中,由丑角扮演的人物种类繁多,由于扮演人物的穿戴、念白、年龄、动作、身份等不同,一般又分为文丑,包括袍带丑、方巾丑、邪僻丑、苏丑、老丑、茶衣丑、丑婆子和武丑两大类型,表演上各有特色。有的是心地善良、语言幽默、行动滑稽的人物,如京剧《女起解》的崇公道;也有奸诈刁恶、邪僻卑鄙的人物,如京剧《审头刺汤》的汤勤。又如《铁弓缘》中的花花公子石文、《野猪林》中的高衙内等邪僻丑。扮演女性人物时称“丑婆子”或“彩旦”。 ☚ 毛净 小花脸 ☛ 丑醜chǒu❶地支的第二位。 ❷戏曲里扮演滑稽人物的角色。如:文丑,武丑。 ❸相貌难看。跟“美”相对。如:长得丑,丑八怪。 ❹叫人厌恶或瞧不起的。如:丑态毕露,出丑。 丑(Ⅰ、Ⅱ醜)chǒuⅠ ❶ (相貌或样子难看) ugly;unsightly;hideous: ~ 小鸭 ugly duckling; 长得不 ~ not bad-looking ❷ (叫人厌恶或瞧不起的) disgraceful;shameful;scandalous: 出 ~ make a fool of oneself ❸ [书] (凶) fierce;ferocious ❹ [书] (邪恶) evil;wicked;vicious Ⅱ [书](羞耻;惭愧) be ashamed Ⅲ ❶(戏曲中的丑角) clown in Beijing opera,etc. ❷ (地支的第二位) the second of the twelve Earthly Branches ❸ (姓氏) a surname: ~ 父 Chou Fu ◆丑八怪 [口] a very ugly person;an uncomely ugly fellow;ugly monster;horrible-looking person;freak of nature; 丑表功 brag shamelessly about one's deeds;claim an undeserved merit;blow one's own trumpet shamelessly; 丑诋 abuse;curse;swear;slander; 丑恶 ugly;repulsive;hideous; 丑化 defame;smear;uglify;vilify; 丑话 scandal;scandalous gossip; 丑剧 farce; 丑角儿 (丑角) clown;buffoon;comic character;(不光彩的角色) the inglorious part one plays in a matter; 丑类 evil person;vile creature;villain; 丑陋 ugly; 丑名 notoriety;infamy;notorious [bad] reputation; 丑婆子 a woman clown on stage; 丑时 the period of the day from 1 a.m. to 3 a.m.; 丑事 scandal; 丑态 ugly performance;clownism;disgusting [unseemly] manner;ludicrous performance;buffoonery; 丑态百出 show all sorts of ugly behaviours;act like a buffoon;behave in a revolting manner;cut a contemptible figure;extremely nauseating;show oneself up as utterly ridiculous;utterly ridiculous; 丑闻 scandal; 丑媳妇总要见公婆 People may hide the worst side of their nature from casual friends,but they cannot hide it from those with whom they live.; 丑行 ignominy;notorious conduct;indecencies; 丑样子 grisly appearance 丑ugliness
丑the second of the twelve Earthly Branches 丑闽越王无诸之孙。建元六年(前135),闽越王郢乘南越王赵陀死,发兵攻南越,武帝受南越王赵胡求救,出兵往讨,郢被其弟余善及族人所杀。因其恪守与汉约,独不与郢谋乱,被汉武帝遣使立为粤繇王,奉闽越祭祀。 丑chǒu❶丑态百出|丑声远播|丑态毕露|
❷子丑寅卯
❹出乖露丑|饰非掩丑|跳梁小丑|嫌好道丑 丑丑,甲骨文作 ,金文作  ,小篆作 。 初文象手形而突出指甲, 隸定作 “㕚” (zhǎo),實爲古“爪” 字。 作爲漢字構形部件多寫作 “爫”。金文後期寫作“丑” 形,故後世隸定作 “丑”。卜辭、銘文用作地支名。文獻或與 “醜” “儔” 同用。鳧鳥屬於雁鴨科禽類,《爾雅·釋鳥》 “鳧雁醜”,“雁醜” 者,猶言雁屬。解者不知 “丑” 與“仇” “儔” “讎” “疇” “醜” “逑” 諸字音近多通用作儔類義,而誤解爲鳧乃雁之醜陋者。拘於形則義隔難通,乾嘉學者對此多有發明,學人若留意及此,於識讀古文字、閱讀古文獻不僅大有裨益,更能廣開通途。 楚簡帛文作  ,沿襲古體。秦簡牘文作 ,古隸典型。 丑chǒu (甲) (金) (篆) 本为象形字,甲骨文像留着长指甲的手,许慎说:“像手之形。”后被借为天干序数,现又为“醜”的简化字。作声符生成的字有: chǒu 杻(古代的一种刑具) niu 阴平:妞(小女孩) 上声:扭(扭曲) 纽(纽带) 忸(忸怩作态) 钮(钮扣) 狃(因袭,拘泥。狃于习俗,狃于成见) 杻(古书上说的一种树。“山有栲,隰有杻。”——《诗·山有枢》) xiū 羞(羞耻) 相关链接 羞,甲骨文,左为“羊”,右为“又”(手),手撕羊肉,本义为进献美味。《楚辞·招魂》:“肴羞未通,女乐罗些。”“馐”之本字,可作会意字理解。假借为“羞耻”的“羞”。后,以“羞”为声,另造一“馐”。
26.趣談“丑”字丑,初文像扭物的手,因聲借爲地支第二位,代表動物爲牛。
丑 甲骨文; 金文; 篆chǒu[獨體象形,《説文》:“丑,紐也。十二月。萬物動,用事。象手之形。時加丑。亦舉手時也。凡丑之屬皆從丑。”不確。丑,初文像彎了指頭的手在做扭物之狀。擬爲扭本字。借爲地支的第二位,十二時辰之一,相當於一時至三時。丑年屬牛。乙丑、丁丑、己丑、辛丑、癸丑都是牛年。丑角,即小花臉或三花臉。] 郭沫若《洪波曲·第八章》:“楚劇班的隊長我記得是王若愚,本來是演丑角的。” 丑(chǒu)“ ,纽也。十二月,万物动,用事。象手之形。时加丑,亦举手时也。凡丑之属皆从丑。”(敕九切) 许慎这里用“纽”来解释“丑”,为声训。古以十二地支纪月,“丑”表示夏历十二月。此时阴气渐解,阳气开始上腾,将用农事,必用手去操持。 甲骨文有 、 等,金文有 、 、 等形,郭沫若说是古爪字。春秋金文或加“手”,作 ;战国楚简亦有类似写法,作 。太炎先生云:“杻,手梏也。丑象手梏。”徐复说:“丑为纽手,字亦作杽。木部:‘杽,械也。从木,从手。手亦声。敕九切’《广雅·释言》:‘杽谓之梏。’今谓手铐。”[1]姚孝遂说:“‘丑’本象手有甲形,为 之本字。《说文》训‘ ’为‘手足甲’。徐灏《段注笺》云: 字‘本象手甲,故从又,引申而兼足甲也’。卜辞均假作干支字。”[2]陆宗达、王宁两位先生说“丑”象手之形,可以从“丑”的同源字来证明。如:“ ,食肉也。”“羞,进献也。”“狃”为猿属,亦善用爪攀缘。[3] 丑部有两个属字。如“羞”字下云:“进献也。从羊,羊,所进也。” 丑 chǒu(4画)
 【提示】在汉字简化前,表示“难看” “讨厌” 等意思时,“丑” 的繁体是 “醜”; 表示 “地支的第二位” “传统戏曲里的角色行当” 以及作姓氏时,“丑” 没有繁体。中间是一横,不要错写成一点; 横与右边的横折相接、不出头,旧字形横与右边的横折相交、出头。 *丑1chǒu4画 乛部 (1) 地支的第二位: 丁~年。 (2) 戏曲角色,扮演滑稽人物: ~角|小~。
*丑2(醜)chǒu (1) 模样难看: 美~不分。 (2) 让人厌恶或瞧不起的: ~恶|~态百出。 (3) 丑态;丑事: 现~|家~。
丑 ☚ 丑部 羞 ☛ 丑1 丑2醜chǒu丑1 从甲骨文到小篆均象手爪之形,也是“爪”的本字。用为地支的第二位。《说文》说象手形。子,甲骨文和西周金文象小孩子初生时头发很多之形,是地支第一位。丑字表示用手做事,是第二位。干支顺序常和字义有关。后用于一天中的时间,丑时指夜里一点到三点。丑2是醜的同音代替字。明代作词曲已用丑2代醜,指旧戏里的滑稽角色。其后刻书常如此。现用丑2为规范简化字。醜字在商末周初的族徽字里是妻字或淄字初文。后又用来表示醉鬼的醜态。酉本是酒坛子,代表酒。引申指可厌恶的,可耻的,不光荣的。如:丑态|丑名|出丑。又引申为相貌难看。如:长得丑。 丑醜★繁◎常★常◎常
chǒu丑,象形,甲骨文、金文、小篆1象手指而突出指甲之形,本义为指甲,假借为地支的第二位、传统戏曲角色。醜,形声,从鬼,酉声,古人认为鬼的相貌最难看,本义为可恶,面容可憎,引申为难看、丑陋等。明代俗字、《简化字表》把“醜”简作“丑”,采用同音代替。 【辨析】 ❶“丑”与“醜”不是等义繁简字。 ❷以“丑”作音符构成的形声字一般韵母为iu,但声调和声母不同。niǔ:扭、钮、纽、狃∣niū:妞∣xiū:羞。 ❸丑(醜)/恶 这两个字都有相貌难看义,先秦多用“恶”,汉代以后多用“丑(醜)”。 ❹在台湾,“丑”的中间一横,左右都出头。 【构词】 丑角(丑角)∣丑时(丑時)∣小丑(小丑)∣丑恶(醜惡)∣丑陋(醜陋)∣丑闻(醜聞)∣出丑(出醜)∣现丑(現醜)∣献丑(獻醜)∣遮丑(遮醜)丑 (chǒu)紐也。竊謂此字即“杽”之古文,“桎梏”之“梏”也。从又,手也。“丨”束其指。此以會意定象形字也。 丑 醜; 篆 隶chǒu【析形】形声字。古文字形从鬼酉声。今简化字作“丑”,与作为地支第二位的“丑”同形。 【释义】《说文》:“可恶也。”本义是可恶,邪恶。引申为样子难看,与美相对。[家丑不可外扬]家庭内部不体面的事情不应向外人传扬。[小丑跳梁]指微不足道的坏人上蹿下跳,兴风作浪。 【shape analysis】It is the pictophonetic character.In ancient character the meaningful part is鬼(guǐ,ghost)and the phonetic component is酉(yǒu). 【original meaning】Evil. 丑 ☚ 𠤏 羞 ☛ 00000525 |